我們兩個成為了旅行吃貨,第二天早餐依然餐廳吃飯,我非常喜歡Momo和手工酸奶,伊森每天早餐必吃白煮雞蛋,大約是健身男生必吃的乏味的食物吧。 我們今天參觀了白色大圓頂的博達哈佛塔,傍晚時分去猴廟(斯瓦揚布納特寺)參觀。它坐落在加德滿都西部的一座山頂之上,關於它有許多的神話傳說,據說朝拜非常靈驗,沿途隨處可見的猴子,因此也被稱之為“猴廟”。整體寺廟風格也和藏傳佛教差不多,爬上猴廟山頂就可以俯瞰加德滿都城市的容貌。 美好的落日餘暉下,灰蒙蒙的加德滿都盡收眼底,夕陽落入對麵山脊,我們才下山,打車去一家當地出名的,位於日本大使館旁邊的“Le夏爾巴餐廳”,他們供應精致的西餐,牛肉豆類蘿卜土豆製成的夏爾巴湯非常美味,我們又點了甘泥(Gundruk),一種尼泊爾傳統的醃製蔬菜,通常用蓮藕或芥菜葉製成,吃起來獨特的口味,配白米飯很好吃。 我們兩個吃完,徒步回酒店,天天美食吃得我感覺自己長肉了,需要運動運動,我們帶著買的一紅一綠圍巾圍住口鼻,在塵土飛揚的加德滿都的街道上回酒店。 到酒店房間,感覺衣服上一層塵土,特別是鞋子上厚厚的灰塵。感覺脫掉衣服,去淋浴間沖洗乾凈。 逛了一天,兩個人都又累又心滿意足,看著電視裡BBC新聞,準備睡覺。 第二天起得很晚放棄早餐,中午在酒店簡單吃了午餐喝了咖啡,打車位於加德滿都以東5公裡的印度教神廟——帕斯帕提納廟,這裡也是尼泊爾最著名的一座焚屍廟,是當地印度教徒去世後火葬的地方。 門票隻針對外國人,每人500尼泊爾盧比。它也是尼泊爾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裡祭祀的是印度教的毀滅之神濕神“林伽”就是印度教崇拜的男性生殖器。 帕斯帕提納廟建在河畔,寺廟的左邊就是尼泊爾最大的火葬場—阿裡雅火葬臺(Arya Ghat),據說已有1000多年歷史。這裡非印度教徒一般不允許進入,但可以在河的對岸觀看和拍照。 伊森帶我坐在河對岸,當時已經有很多西方人安靜地坐在臺階上。不一會,有人抬著用兩根竹竿做成的擔架走進了火葬場。擔架上死者的遺體用黃色的絹布包裹著,上麵覆蓋著橙色的花串。 死者被安放在焚屍臺上,身下疊放著事先準備的木柴。幾個身披白布、頭戴白巾的人應該是直係親屬,圍在旁邊,有人圍著死者緩緩地繞行了好幾圈,作最後的告別,一切都在肅穆沉靜中有序地進行著。 最後,死者身上被蓋上了一層稻草,開始有人點火焚燒,一股青煙陡然在空中升起。尼泊爾有86.2%的人信奉印度教,他們相信,死後燃燒軀體,骨灰撒入聖河隨河水流淌而去,能洗掉生前所有的罪孽,靈魂由此變得聖潔,即能脫離軀殼得到解脫。他們認為死是另一個生的開端,人生就是不斷輪回的過程。 我們看見河對岸有人在不停地焚燒屍體,然後人們把燒剩的骨灰和未燒盡的殘骸都推入河中,打水上來沖洗平臺,這條河的骯臟可想而知。但卻看見焚屍臺旁邊就有不少人在洗衣服,還有小孩站在河中嬉水。 我有點看得觸目驚心,又好奇又害怕還感覺惡心,我躲在伊森的懷抱裡,把他一隻白皙的大手捂住我的臉,通過他的指縫往對岸看。 我們待了大概兩個小時,開始往回走,路上有塗著白粉的臉披著雜亂長發的修行的人在路邊打坐,有人過去施舍,我們也過去放了些零錢。 回到酒店,我快速沖擊淋浴間洗澡,出來換上乾凈的衣服坐在沙發上發呆,伊森洗漱完畢過來沙發上抱著我,我們倆都沒有說話,就這麼安靜地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