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七 為吳王殿下賀(1 / 1)

走出奉先殿,朱允熥又往奉安殿守靈。   來至靈前,朱允熞已經不見蹤影,他稍稍問了一嘴,是哭著回東宮了。   朱允熥並不在意,這小子年紀不大,心腸倒是歹毒,敢往奪嫡的事情裡麵摻和。   朱允炆和他爭,那是前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孝道爭奪人心。   這不到七歲的朱允熞也不知死活往裡麵湊,想著替朱允炆出頭,朱允熥自然不會客氣。   一個巴掌,三個響頭,就是他的警告!   呂氏雖然不是很聰明,但也應該能夠聽懂,往後大概不會讓朱允熞摻和進來。   至於朱允炆……   朱允熥瞧了眼旁邊無人的蒲團,眉頭一挑。   自家二哥雖說耳根子軟沒什麼太多主見,加之經驗不豐富涉世未深,但也並非是個蠢人。   想來在呂氏的攛掇下,又是想到了什麼法子,暗戳戳的努力呢。   可惜,一步慢步步慢,他明日受封吳王,這奪嫡的進展,已經超過朱允炆了。   ……   劉三吾回到翰林院,內心中震撼久久不能平靜。   吳王,如此尊貴的封號,今夜被陛下給出。   這其中含義,已經十分清晰。   在儲君候選人的決定中,陛下心中的天平,逐漸的傾斜向了皇三孫殿下。   回想皇三孫殿下這幾日的表現,劉三吾也是驚訝不已。   昔日楚莊王繼位之後,不聲不響持續三年之久。   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最終成就霸業!   如今皇三孫殿下,似乎也有此征兆。   短短幾日時間,就能夠扭轉在陛下眼中的印象,皇三孫殿下真乃神人也。   他心中感慨,但擬旨的事情也不敢有絲毫耽擱。   封王的旨意早有定製,難度不高。   可皇三孫殿下被封的是吳王,這含義大為不同,劉三吾雖說不擅長揣摩上意,時常頭鐵,可這麼大的事情,還是知道些聖心。   陛下如此濃重,這旨意自然不能太過於寒酸,得大書特書,文辭優美!   ……   第二日,金雞啼曉,東方既白。   奉天殿內,群臣早早就來了,文武兩班分列。   殿內安靜的可怕,無人喧嘩,旁邊有鴻臚寺的負責監督,看有沒有朝臣有不雅舉動。   群臣等候多時,朱元璋才來,往龍椅上一坐,年雖老邁,但眼神依舊銳利。   目光所及之處,沒有哪一個臣子敢與之對視,哪怕是驕縱如藍玉,也得低下頭顱。   群臣行跪拜之禮,山呼萬歲,老朱淡淡的回了句起來,隨即叫劉三吾宣旨。   洪武時期,太監宣旨不可能存在,頂天了就是個門童,就承擔個通報的工作。   畢竟老朱對太監很是厭惡,也不許他們讀書識字,故此宮中的太監基本都是些文盲。   再加之很多太監都是高麗送來的朝貢品,連漢話都說不熟練,隻會幾句問安的話,宣讀聖旨實在是難為他們。   老朱對旨意什麼的要求不大,基本都是口頭宣旨,話也是大白話,怎麼簡單怎麼來。   可對朱允熥封王,老朱難得鄭重一次,早朝第一件事情都不是國事,而是先將封王的事情確定下來。   封王之事,需要朱允熥在場,有太監宣召,朱允熥自殿外走來。   群臣不明所以,側著頭看向步伐堅定的朱允熥,腦海中不免閃過幾分思緒。   如此鄭重其事,莫非是要冊立皇太孫?   不少人心中冒出這個想法來,尤其是武勛,更是兩眼放光,若不是顧及在朝堂之上,此刻已經嘰嘰喳喳的吵鬧起來。   文官們則是平靜許多,很多人對朱允熥的印象並不深刻,隻是知道不如朱允炆,今日上朝來,叫他們心裡有幾分驚訝。   人群中,黃子澄和齊泰皺著眉頭看著,心中不解,這正兒八經的朝會,朱允熥來作甚?   麵對百官緊密的注視,朱允熥沒有絲毫的懼怕,內心無比平靜。   他身著大紅袞龍袍,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蟠龍,玉帶皮靴,挺拔如鬆。   原本還有些瘦弱的身體,被一團自信從容的氣場所包裹,看上去英姿挺拔,卓爾不凡。   狹長雙目溫和如玉,掃過群臣時,讓臣子心頭一緊,眼前仿佛浮現出太子殿下的儀容。   老朱穩坐龍椅,看著朱允熥大步而來,眼中滿懷欣慰,別看熥兒年幼,但這份氣度,就是很多皇子都遠遠不如。   “臣朱允熥叩見皇祖父陛下,皇祖父陛下聖體安康,萬歲躬安!”   老朱嘴角噙著幾分笑意,聲音鄭重:“朱允熥領旨!”   “臣領旨!”   劉三吾上前兩步,站在禦階之上,明黃色聖旨展開,隨即大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秉承天命,開國立廟,兢業治世,天下安寧,守疆治民,分王諸子,匪直榮茅,土於一方,實欲寄屏翰於萬世。   谘爾皇三孫朱允熥,睿質夙成,英姿特立,稟資奇偉,賦質端凝。   挺峻綽於金枝,挹英風於瓊握,應禎祥於震夙,昭俊偉於孩提。   亢茲磐石之宗,浚發天潢之派。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今特封爾為吳王,錫之冊寶,大啟爾家。   永欽予時命,以克有令譽。欽哉!”   朱允熥雙手高舉,接過聖旨,隨即行叩拜大禮:“臣朱允熥,領旨謝恩。”   “起來吧。”   老朱內心更為喜悅,上上下下打量著朱允熥,越發滿意。   朱允熥領旨謝恩後,轉過身來,麵向群臣,聖旨握在手中,舉至肩平。   藍雨首先反應過來,眼中有藏不住的喜色,跪拜在地:“陛下聖明,臣叩見大明吳王殿下!”   隨之是其他勛貴,也立刻跪了下來,山呼:“陛下聖明,臣等叩見大明吳王殿下!”   而後才是文臣,原本反應極快的他們似乎還沒有回過神來,聽到勛貴們聲音,頓時一驚。   六部尚書、五寺卿、翰林學士等紛紛跪拜:“陛下聖明!臣等叩見大明吳王殿下!”   朱允熥神色鄭重,道:“諸位平身!”   群臣齊呼:“謝陛下,謝吳王殿下。”   老朱滿意點頭,道:“為吳王朱允熥賀!”   群臣猛然一驚,連帶著朱允熥也是神色一愣。   皇帝為臣賀,這是多麼大的殊榮,即便朱允熥是皇三孫,但現在是朝堂,他也是臣子。   朱允熥當即跪拜在地:“臣萬死不敢承皇祖父陛下賀!”   老朱一笑:“咱說賀,那就賀,還愣著乾嘛?”   文物臣子再次跪拜在地,齊呼:“臣吏部尚書(涼國公……)……”   少許停頓後,群臣再度齊呼:“……為吳王殿下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