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分歧(1 / 1)

“你算個什麼?如果不是我父王的話,你還不知道在哪兒牽牛牧馬呢,居然將我們和庶民混為一談!”   子蘭心裡嘀咕個不停,他承認,薑諾言有幾分才華,可是自傲的子蘭卻不認為他教的是對的。   子蘭惡狠狠地想著,要給父王說,勸父王給自己換個少師。   “可是,他對我還挺好的,教我時很是上心。”子蘭雖然早慧,但畢竟還是個十歲的孩子,想到薑諾言對他很好時不禁心軟,停下了匆忙的腳步,氣鼓鼓地蹲了下來。   子蘭心裡麵十分委屈,從小時候開始,別人就告訴他:你是楚王的後代,生來就有領導庶民的使命。   他一直夢想著成為像楚王那樣號令天下的王,夢想著在自己努力下創造出一個帝國,萬民俯首,共尊一主。   可是今天,薑諾言卻告訴他他的貴族身份是能夠消失不見的,他感到自己的腦海中衡量事物的標準受到了沖擊,薑諾言對他說:“如果你不夠努力的話,你就稱不上貴族。”   可是,之前的少師不是告訴他,就算我們什麼都不做,那些庶民一樣會尊重我們嗎?   “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子蘭前後接受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在他心中掀起軒然大波,心智尚淺的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即便子蘭從小到大養尊處優,此時的他也難免因為看不到未來的路而難受。   忽然,他感到自己的肩頭被人拍了拍。   “小公子,怎麼了,怎麼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子蘭轉過頭,向上一看,昭雎左伊正俯著身子微笑著看著他。   子蘭見自己的醜樣被人看到了,小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撒謊道:“我沒事,在看地上的螞蟻。”   昭雎笑了笑,也蹲了下來,用手指著地麵:“公子說笑了,冬天螞蟻都在窩裡麵待著呢,哪會出來跟公子玩呢?”   見到自己的小謊被人拆穿,子蘭的臉更紅了,尷尬地蹲在地上前後搖晃,小聲的說道:“左伊先生,我能向你請教一件事嗎。”   “公子但說無妨。”昭雎撿起一塊石頭,畫出小象小虎,想要逗子蘭笑。   子蘭沒有被地上的畫像吸引了注意力,盯著昭雎,問道:“薑先生說所謂王侯將相的身份,其實是可以和庶民轉化的,昭先生,你覺得薑先生說得對嗎。”   昭雎驚訝,沒想到一個十歲的孩子能想到這麼多,一時來了興趣,要和這位聞名朝野的薑大師一較高下:“確實有幾分道理。”   “還望先生明示。”子蘭迫切地盯著昭雎。   昭雎見機會難得,耐心地向子蘭解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如果失去了民心,那麼君王也就失去了意義,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最後身死國衰,周室江山最後被諸侯蠶食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我們不可能每個當官的都能做出一番大事業,有時候我們隻是起一個標誌性的作用,引導民眾做事。”   子蘭回味著薑諾言教他的所有課程和今天說的話,似懂非懂地說道:“我明白了,薑先生的意思是我們的身份來源於先祖的蔭蔽,如果我們沒有作為的話這種蔭蔽可能就會消失。”   “可是我看到有很多貴族都不做事啊,為什麼他們一樣過得很好?”   昭雎嘆氣,不置可否。畢竟哪個家族不出一些敗家子呢,他這些做長輩的不能不管吧。   子蘭想明白後,心裡麵對薑諾言的埋怨煙消雲散,畢竟他還是想為民眾做事的。   他搖了搖昭雎的手,好奇地說道:“昭先生,你跟薑先生誰更厲害啊,現在父王施行的變法,真的能讓我楚國百姓過得更好嗎?”   昭雎聞言,頷首陷入了沉思:“薑先生的變法確實新穎特別,不過卻是隱藏著削弱王威的禍患,若是可以的話,老夫會阻止。”   昭雎這些天一直在變法第一線,雖然親眼目睹了百姓得知新法後的喜悅,但是也在擔心家族的威嚴被削弱。   至於王威被削弱,他還巴不得呢,他隻是想為自己的家族多爭些利益,不然他的家族可能真的會像薑諾言說的那些變為庶民。   想到此處,昭雎心頭一跳,腦海中湧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讓子蘭向大王詆毀薑諾言,大王會停止變法嗎?”   要說沒有私心,那是不可能的,昭雎雖然希望楚國能變強,但前提是楚國大權始終在自己家族掌控之中,不容他人染指!   “好機會,說不定我族能借此扳倒薑諾言一派!”昭雎看了看旁邊深受楚王喜愛的稚子子蘭,心海中慢慢浮起一個計劃。   ……   屈原並沒有去管子蘭,而是好奇地聽著薑諾言接著說。   “薑兄,到底有什麼東西能打破這種循環呢?”   薑諾言無奈地笑了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說:“其實就是‘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屈原疑惑道。   “對,有一句話叫做非理性的生產關係決定理性的法。”薑諾言說道。   “屈兄,你想想,如果一個國家有多人都擁有奴隸,那麼這些人該如何讓奴隸屈服呢?”   “他們會製訂出法律,用來保障自己的權力,同時這些法律會說明“這是某某神,某某王”說的。”   “於是整個國家都相信擁有奴隸是天經地義,法律規定的,奴隸們也會相信真正有這樣一個神做出了規定。”   “但隨著奴隸們漸漸意識到這種神不存在了,那會怎麼樣呢?”   屈原喝了口酒,說道:“他們會反抗,會不甘心當奴隸,可是反抗之後呢?總得有人領導,總得有人低下,薑兄,你不能否認這個事實。”   薑諾言點頭認可了屈原的智慧:“確實是如此,所以上位者會想出新的理由在下位者的思想上烙下印記。”   “有一種新的製度,就是上位者對有才能的人分發官職,通過法律確保有官職的人對沒官職的人有統領的權力。”   屈原聽完,像是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也就是說,如果能有一套完整的選拔製度,就能讓這個國家都是有才者居上,而不是貴族居上?”   薑諾言點了點頭:“理論上是這樣,但你要知道,群眾之中可是有壞人的,有才不一定有德。要是統治民眾的官員心眼壞的話,民眾還是過不好。”   屈原聽完後,緩緩起身,像是在思考著什麼,喃喃道:“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