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昌滿心歡喜地將一家老小都叫到院落,與林果、王丹妮見麵。他鄭重地介紹著這兩位救命恩人,王丹妮和林果謙遜地與大家打招呼。隨後,劉家特意安排了一場全家宴會,以表達對林果和王丹妮的感激之情。在這場宴會上,兩人感受到了劉家的熱情款待,他們非常高興,因為能夠與劉家一家老小同時見麵,這說明劉世昌確實把他們當作自己人。劉家上下紛紛敬酒感謝,場麵溫馨而熱鬧。 第二天,林果用過早餐後,打算去找一下自己的表哥。劉世昌特意準備了兩輛黃包車,送林果和王丹妮一同前往。到了表哥家門口,林果敲門後,一位老仆人前來應門。林果說明來意後,老仆人卻告知他,田納少爺目前做了記者,行蹤不定,可能在上海,也可能在杭州,家裡隻留下了幾個下人看家。林果聽到這個消息,心中有些失落,悻悻地回到了劉世昌家,並向他說明了情況。 劉世昌安慰道:“既然如此,我們出去轉轉吧,也許會有新的發現。”王丹妮提議道:“不如我們直接去葫蘆廟吧。”劉世昌表示贊同。吃過午飯後,他們在劉安的陪同下,步行前往朱天廟。 剛到門口,小沙彌便看到劉世昌來了,趕忙進去稟報。林果抬頭看匾額上四個字“朱天禪院”,劉世昌說:“這就是我說的朱天廟了”。不一會兒,主持走出來,親自迎接劉世昌。在主持的引領下,四人來到寺廟的跨院。沙彌倒上茶水,主持感激地說:“多虧劉老板的布施,今年寺裡又為菩薩塑了金身,真是功德無量啊。” 劉世昌謙遜地說道:“這是我應該做的。此次前來,我還有兩位朋友,他們都是出身名門的專家,對歷史古建築很有研究。他們想畫些圖樣,描些碑刻,還望主持行個方便。” 主持欣然答應:“既是朋友,又對本寺感興趣,實在是榮幸之至。我讓徒弟帶兩位隨便看看吧。”於是,主持叫過一名沙彌,帶著林果和王丹妮出去參觀。 沙彌帶著他們逛遍了前後殿,寺廟雖然不大,但兩人看得很仔細。然而,他們真正想找的是鋪在地上的石鼓。王丹妮忍不住問:“大殿後麵是什麼地方呢?”小沙彌回答道:“後麵是一處過道,平時隻是用來走路的,沒什麼可看的,所以就沒帶你們去。”王丹妮心中暗喜,她猜測石鼓可能就藏在那裡。 於是,她故作鎮定地說:“那就帶我們去看看吧,也許會有新的發現。”林果也附和著。三人來到大殿後麵,林果和王丹妮開始在地上尋找。終於,他們發現了一個圓形的鋪路石,表麵雖然已經被踩踏得光滑,但還是能看出上麵的字跡。林果心中一喜,連忙叫來王丹妮:“你看,在這裡!”王丹妮興奮得差點喊出來,但她看到林果使了個眼色,便會意地克製住了自己的情緒。 他們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這塊石鼓,仿佛在探索一個隱藏著巨大秘密的寶藏。王丹妮輕聲說:“我們得想辦法把它帶回去研究。”林果點點頭,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最後,他們決定先回到跨院,再從長計議。 回到主持的待客廳,林果向劉世昌微微點頭,劉世昌立刻心領神會。他轉頭問林果:“林先生對這座寺廟有什麼發現嗎?” 林果若有所思地回答:“這座寺廟的確歷史悠久,隻可惜很多古跡都已經被毀了。”主持好奇地問道:“二位此次前來可有什麼收獲?” 林果輕撫著下巴,若無其事地說:“我留意到鋪地的石板上有些有字,不知是何緣故?”主持淡然地回答:“這寺廟上次被毀重建已有百年之久,那些石料的來源也無從知曉,或許是廢物利用吧。” 看到主持對石鼓漠不關心的態度,林果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故作惋惜地說:“這些碑刻雖然不一定有很高的價值,但畢竟是有文字的東西,拿來鋪地實在有些糟蹋了。” 劉世昌趕緊接過話頭:“林先生如果對寺裡的鋪地石頭感興趣,這樣吧,我來做個順水人情。我出錢把寺裡的鋪路石全部換成樣式一致的石板,這樣林先生就可以對原來鋪路的碑刻進行拓印研究了。”他轉過頭來,詢問主持的意見,“師傅覺得如何?” 主持露出驚喜的神情,連忙答道:“那真是太感謝劉施主了!” 此時,林果心中暗喜,他原本還在擔心如何將石鼓安全帶出寺廟,劉世昌的這個提議簡直是雪中送炭。他感激地看了劉世昌一眼,兩人用眼神交流著心中的喜悅。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等待合適的時機,將這些珍貴的碑刻安全帶回去。 回到劉世昌家後,三人圍坐在一起商量著下一步的計劃。王丹妮一臉焦急地說:“事不宜遲,遲則生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咱們得趕緊把石鼓運回來,以免夜長夢多。”劉世昌點了點頭,回應道:“好,那我們明天就行動。” 第二天,劉世昌帶著家人,將用紅紙包好的五百塊大洋送到了朱天廟。見到主持,他誠懇地說:“師傅,這些布施是給廟裡換鋪路石的。”主持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劉施主真是一言九鼎,不用這麼著急的。”劉世昌趕忙解釋道:“師傅有所不知,昨天來的那二位是我的救命恩人。他們出身名門世家,什麼都不缺。我無以為報,他們說感興趣的事,我一定要盡快做到。” 主持感慨地說:“施主知恩圖報,功德無量。既然如此,布施我就收下了。今天我就去找石匠把原來的石頭起出來,有字的送到府上。”劉世昌連忙擺手,說:“不用麻煩,我帶了府上的工匠過來,您廟裡有字的鋪路石不足十塊,我們自己把這些石頭裝上車就運回去了。” 主持回答道:“既然您著急,就自便吧。” 劉世昌帶領著工匠們,先是小心翼翼地把石鼓從地裡挖出來。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懷疑,他們又將其他有字的碑刻也一同挖了出來,一起裝到了車上。車輛緩緩駛回劉世昌家,林果和王丹妮早已在門口焦急地等待著。看到車子進了院子,王丹妮迫不及待地問道:“石鼓呢?”劉世昌指了指車上,回答道:“在那兒呢。”王丹妮驚訝地說:“怎麼運回來這麼多石頭?”還沒等劉世昌回答,林果插嘴道:“劉老板這叫魚目混珠,掩人耳目。”劉世昌聽了,也笑了起來。三人齊心協力,把石鼓抬進了林果他們住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