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言簡意賅,“勾股定理早在華夏一族的周朝,就由一個叫商高的數學家提出過。”
林院長在心裡算了算時間,“周朝和埃及是不是有什麼關係?”
南音眼睛驟然瞪大,臥槽,老院長這麼敏銳的嗎?
“真有關係?”
看見她這個表情的林院長比她還震驚,忍不住拉出她幾年前導入的世界地圖看了又看,“這兩地相隔挺遠的呀,以當時的交通水平,他們到底是怎麼扯上關係的。”
南音咽了咽口水,“據傳夏朝就古埃及。”
“啊?!”
“隻是傳說,傳承記憶有關於這部分資料的記載。”
“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5000年前開始誕生,行為經濟文化中心在公元4000年到3500年……這段時期的埃及歷史和夏禹時期的華夏你是非常相似,相傳大禹治水,治的是尼羅河……”
“等等,這個結論哪裡來的?”
“《孟子·告子下》中的記載’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
南音言簡意賅,“《呂氏春秋·應同》中也有過相關記載,說是‘及禹之時,天先見草,秋冬不殺’,您看過原版世界地圖,對母星原先的地理環境有一定的了解,您在好好對比一下這兩句話。”
林院長想了想,恍然大悟,“受限於地理的原因,黃河是西高東低,由西向東注入大海,這也意味著它不可能出現洪水倒灌的情況。”
“但以尼羅河當時的情況,地中海的水位卻是一直在變化。”
“另外,黃河流域的冬天很冷,草木都會乾枯,而應同則說天先見草,秋冬不殺。”
“這也意味著符合秋冬不殺的環境和地中海附近的尼羅河對上了……”
要不怎麼說是專業人員呢,本來腦子就轉得快,這一鉆研轉得更快了。
舉一反三算什麼,按林院長他們的思維,舉一反十也不足為奇。
南音朝他比了個大拇指,“您可真是太棒了!”
被誇的林院長咧著嘴笑,“那也得有你提供的世界地圖,和相關環境氣候的資料。”
不然他想深入的研究,也沒辦法研究,更不可能想到這些。
商業互誇,林院長是認真的。
南音被他老人家誇的頭皮發麻,總感覺下一秒他老人家就會來一句——
“小南啊,你看能者多勞,要不你翻翻傳承記憶,看看能不能把母星當時所有國家的人文地理風俗這些都搞出來算了!”
一想到這點,她就不寒而栗,恨不得為自己的腦袋瓜子默哀。
萬幸的是林院長這次沒如她所想的一樣給她加擔子,而是大發慈悲也有可能是壓根沒想到這點的,和她嚴肅又認真的討論起古埃及到底是不是夏朝這件事。
南音可不敢確定,這種沒有實質性證據,隻憑一個山海經金字塔就認定古埃及是夏朝這種事,太過不可信。
所以,最後的最後,她隻能在林院長飽含期待的目光中,平靜道,“甭管是不是,都是過去的歷史,作為後人,我們該做的不是糾結這點,而是告訴大家,在母星上,有xxx等幾個古文明。”
“至於大家夥要如何解讀,那是他們的事。”
這話也對,作為後人的他們確實沒糾結的必要。
畢竟他們不在那個時代,歷史究竟是何種模樣,不在其中隻能用客觀又理智的態度來觀看。
研究!
念及此處,他點了點頭,“你說的對。”
“古埃及文明你之前的記錄不算太詳細,趁著現在有空把它補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