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淩菲過了東正門沿著街道一直走,直到醉月閣,才停下腳步,特意對醉月閣外環繞的水塘細致的觀察了一番。 這水塘名曰“浣月”,於醉月閣門前青石板廊橋下穿過,將整個醉月閣環抱其間,廊橋右側兩側牡丹架下小流成溪,似是水源來處,可細看之下卻隻見那活水,自沿街石板下涓涓湧入。卻並未得見所謂的暗渠。 停滯片刻,喬淩菲便往大理寺走了回去。 大理寺,正堂。 程檀睿將喬淩菲午後所作試驗之事詳陳於林笑愚。 林笑愚聞言眉頭微微一皺,目光陰沉了下去“如此說來,盧翁並非於龍首渠上端那處斜坡不慎失足。” “正是如此”裴童卿道“不止如此,以時間看來,那盧翁的屍體自小坡處,漂浮至東正門外覓得屍體之處,也僅耗時不足兩個時辰,依辰海推斷,尋得盧翁屍體時,盧翁已亡故十二時辰有餘。” “不錯,據盧翁屍首狀況看來,的確如此”白辰海附和。 “檀睿,你與牟羽昨日尋訪調查可有其他線索?” “並未有其餘線索,我與牟羽二人分頭行事,自東市誅酒肆問詢,未有人見過盧翁買酒。”程檀睿看向藥羅葛牟羽。 “我也問詢諸多酒家,並無線索。”藥羅葛牟羽補充道。 “林小魚,方才我撞見尉遲了”門外傳來喬淩菲的聲音打斷眾人談話“他說下班來找你喝酒。”喬淩菲跨過門檻,踏進大堂行至裴童卿身旁坐下。 “還有前幾日,東正門內石板路麵有水溢出,城衛當是小童頑皮故意堵塞所至,誰料第二天又恢復如常了。”喬淩菲一邊說著,一邊從陌腹中取出方才折回時買的蜜餞。 眾人見喬淩菲取出牛皮紙包,皆以為她有新線索要陳,故而緊盯她手中動作。 喬淩菲見眾人模樣,甚是有趣,便將手中紙包打開,遞於眾人道“都知道我買蜜餞了?” 眾人汗顏。 林笑愚隨手捏起一顆蜜餞放入口中道“淩菲,你認為,那日暗渠堵塞與盧翁一案有關?” “隻是有那麼個想法,誒,落衡”喬淩菲話說一半突然轉向蘇落衡說道“方才我經過醉月閣,見那水塘卻有暗流湧入,但未見暗渠,是何緣故。” “未見暗渠?”蘇落衡疑惑“怎會如此?既有暗流湧入當是有暗渠,許是水草雜亂掩蓋了入口。” 喬淩菲一邊吃著蜜餞一邊點頭道“當是如此。” 林笑愚正吃著蜜餞,卻吃得一顆海棠果,便隨口問道“淩菲,這楸子蜜餞,當屬蜜餞中最為昂貴,你倒是大方啊。” 喬淩菲聞言,從腰間囊袋中取出林笑愚的錢袋擲了過去道“我哪來的錢,謝謝林少卿慷慨贊助。” 林笑愚一臉黑線接過錢袋“你,何時偷拿我的錢袋。” 喬淩菲差點沒讓一顆蜜餞噎著,硬咽下去,趕忙端起裴童卿麵前的茶盞,順了幾口道“一包蜜餞而已,哥哥,我出門辦差不要活動經費啊,再說了這叫竊,竊錢袋不能算偷……竊錢袋!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 林笑愚黑線拉長!眾人嗤笑。 “還有那盧翁失足之處,似是那偽裝盧老夫人之人有意將我們引到那裡。”喬淩菲突然頓住,看向林笑愚道“我現在越看這件事,越覺得我們被利用了。” 眾人聞言登時瞠目。 “你且說來聽聽。”林笑愚急忙說道。 “第一,從楊情懷的案子開始,為何會交由北鑒司,幕後何人又是始作俑者?第二......” “我聽消息說是狄閣老一力將此事攬下交予我等。”方鶴臨連忙插嘴道。自楊清懷案發時,眾衙門皆不予理會,坊間便傳聞由狄閣老將此案攬下後交由北鑒司查辦。 喬淩菲恨不得一個白眼兒飛死方鶴臨道“聽誰的消息?閣老親自告訴你的?還是坊間傳聞?” 方鶴臨閉嘴不言,的確是坊間傳聞,傳聞沸沸揚揚,自然他是聽的到。 “其二便是青煙一案,至今成謎,而所有的線索一來由那支步搖引起,二來便是線索又集中在醉月閣,似是又牽扯到司丞李珩。而那日我去地牢,見過李珩,他對這胡姬之事似是知曉” 喬淩菲這一連串的分析是驚得眾人目瞪口呆,喬淩菲環視一周,真想將眾人的下巴挨個合上。“其三便是盧翁一案,又牽扯到步搖之事,而且還遷出了許王之墓。” 喬淩菲拍拍手,將裴童卿茶盞中的茶水一飲而盡。“而那墓碑之上,新舊刻痕極好分辨,立碑之人名諱璟,想必便是許王長子,歷史上是記載過許王十三子,九子皆死,四子流放。而這李璟既是已死之人,為何又會立碑?” “淩菲!”林笑愚輕喝一聲打斷喬淩菲說道“休要胡言。”隨即林笑愚似乎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有些過激便道“許是有心之人故意為之。擾亂我等思路。” 喬淩菲是個聰明的姑娘,聯想到李珩與那胡姬的聯係,又想七年前之案明明漏洞百出,李珩卻要自告,而如今林笑愚的這般反應幾乎肯定了他的想法——李珩便是李璟。 隻是不知這李珩是如何偷天換日,於七年前就料到這些,還將自己囚禁於大理寺獄中。而如今似是有人要借眾人之手,將李珩的真實身份昭告於天下。 “許是如此”喬淩菲附和道“還有一個奇怪的問題,毀了那墓碑之人又是何人?” “眼下之事,當是那盧翁一案。”林笑愚的思路被喬淩菲這一番話點了個通透。而他並不想追查墓碑之事,若是因此便將李珩的身份暴露,再者,那毀碑之人無論出於何種目的,眼下看來,無異於保護李珩的身份。他內心何安。於是便將話題又引到盧翁一案之上。 “淩菲,依你所言,那盧翁並非於城外龍首渠上遊遇難,那你可有其他見地。”蘇落衡道。 話題終於又回到盧翁一案。 “暫時沒有太多線索,也隻是懷疑那盧翁一案似是與那暗渠有關。但依然有幾處矛盾,”隨即喬淩菲看向白辰海說道“一來,則是那盧翁身患腿疾,行走不便,若是短程出走,不使手杖便可以理解,可若出得城去仍然徒步,你們覺得可能性大不大。” 眾人聞言紛紛陷入思考。 “若是拄杖出城,那手杖又在何處?”喬淩菲繼續問道“其二則是盧翁的死亡時間,依老白推斷,那盧翁死亡超過二十四小時,若是溺斃於河道之中,則依今日試驗來看,盧翁至少在發現屍首處30裡之外。” 喬淩菲詳細與眾人講著自己的推斷,眾人皆仔細聆聽,分析案件線索。 “老白,”喬淩菲突然又看向白辰海說道“那盧翁的屍體死亡時間會不會出錯。” “自然不會,”白辰海說道“依盧翁屍首狀況分析斷然不會出錯。” 二人正對話間,門外傳來尉遲耶羅的聲音:“敢問林少卿可在衙內?” 林笑愚聞聲連忙起身出堂相迎道“尉遲兄,許久未見,別來無恙。” “林兄客氣,尉遲安好。”尉遲耶羅見林笑愚並未因升遷而疏離,隨即又換了稱呼說道“林兄,今日巧遇喬姑娘,問詢那暗渠之時,尉遲便想到那盧翁一案。”說著二人便一同步入堂內。 尉遲耶羅與眾人打過招呼後繼續說道:“此為案發前後兩日出城過所造冊登記,希望與林兄有所幫助。”隨即尉遲耶羅從腰間拿出一本登記冊,遞與林笑愚。 林笑愚接過登記冊隨即道“林某謝過尉遲兄,不知這私拿登記冊是否......” “林兄不必在意,我隻說需查些可疑行蹤,況且晚些,尉遲還是要將這登記冊送還。並無大礙。” “那林某便不做推辭了。”言罷,便仔細翻查起前日出入城門人員過所登記信息。 “尉遲,那暗渠之事你可有詳細了解。”喬淩菲悄聲問道。 “喬姑娘可是說今日那東正門與醉月閣連通暗渠?”尉遲耶羅看向喬淩菲。 “正是正是。”喬淩菲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不知蘇司直對那暗渠可有了解。”尉遲耶羅看向所落衡問道。 “知之甚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還望尉遲兄不吝賜教。”蘇落衡聞言行禮道。 “不敢,”尉遲耶羅擺手,隨即嘆息道“哎,時年聖人稱製,恰逢駱觀光一紙《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號召天下,令徐敬業擁兵超十萬,起兵謀亂。而朝內局勢亦是動蕩難安。故而長安城內木石乏匱,然李侍郎之子溺斃於渠道之中,聖人為穩朝政,便著令工部將那水渠填埋。” 尉遲耶羅看著喬淩菲說道:“工部尚書以為,此渠一來可緩解東市水源匱乏,二來若遇洪澇,此渠便可用作疏水之用,故而上疏將那水渠以青石覆蓋,與街道相連,形成暗渠,既可避免溺亡之事再發,又可保留水渠之功效。聖人亦以為然。” “此事前些時日,落衡便已說明”喬淩菲說道。 “哦?那想必蘇司直將那暗渠構造之事一並告知喬姑娘了。”尉遲耶羅笑道。 “構造?”喬淩菲與蘇落衡同時疑問道。 “怎麼?蘇司直並未言明?”尉遲耶羅似有疑問的看向蘇落衡。 “尉遲兄見笑,那暗渠構造一事,落衡屬實不知。”蘇落衡連忙解釋道。 “哦,原始如此”尉遲耶羅笑道“彼時長安城內木石匱乏,為省木石,工部當中有一小吏便參詳先例,巧妙構思以木樁左右依次斜插入渠底,再將木樁頂端相連,如此,官倉中殘損石材皆可利用,故而,那暗渠之上青石,皆為左右各一大一小兩塊青石拚湊。也因此那暗渠底部寬敞,並未堵塞過。” 喬淩菲忽然意識到,為何昨日於城外見那小童從暗渠中探出頭來。原來如此!
第48章 暗渠之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