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霹靂霹靂(1 / 1)

王亦真說完之後,這節目還是繼續了下去。   後麵更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國內練習生組合,他們拿出了自己的絕活。   那些練習生的表現可以說是完美,無論是韓國男團類的演出、或是個人練習生的獨秀,都比起第一集有了巨大的進步。   而最後的壓軸節目是一個穿著國風傳統類服飾的組合,他們更是選擇的是中國風的歌曲和舞蹈。   那長袖是在臺上不斷地飛揚,那身姿是一輪又一輪地回轉。   驚艷,這個壓軸的演出在這集的最後簡直是完美。   完美過後,那舞蹈冠軍的霓虹練習生選擇了加入,兩人的即興表演直接將整個舞臺燃爆。   這最後的表演也讓偶像養成節目的受眾體會到了一種更高層度的表演。   就從練習生的演出而言,這一集十分的完美。   但是在這集結束後,除了核心受眾,還有很多其他的路人觀眾。   他他們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為了看王亦真樂子而來的。   其中有人看了王亦真那組合演出和單人表演之後覺得還行,王亦真的表演是出乎他們意料的完美。   有的人卻十分不爽王亦真的那首歌。   霹靂霹靂而來的觀眾大多是不滿的,因為王亦真那歌和《火影》的歌確實很像,而他們大多又是所謂的“二次元”。   霹站本來就是一個二次元網站,在這個用戶還不是很多,還沒有進行上市的年代裡,它的受眾就是那些核心的“二次元”宅。   王亦真前世也是老阿宅一個,他也玩霹站,但在智能手機開始普及的年代裡,霹站是還沒有放開用戶限製的。   這使得成為霹站用戶是需要做題的,而能做完題的都是些對“二次元”文化相當了解的人們,而他們因為自身本就是“二次元”受眾而排斥其他的人,並且喜歡霓虹“二次元”作品中所展露的一切。   《青鳥》本就是《火影》的開頭曲之一,在王亦真印象中,這些“高貴”二次元是看不上所謂的“民工漫”的,然而對於王亦真的行為,他們是更加的不喜歡。   實際上,在王亦真的原世界,最初二次元文化對於霓虹來說隻是小眾文化,甚至是非主流文化的。   而霹站所追求的“宅”文化也是甚至讓廣義的霓虹社會有些看不上的。   但當二次元傳入華夏,那又不一樣了。   在某種意義上,二次元文化在華夏一開始確實是一個小的圈子。   一般大眾最開始都是通過電視臺的引進才接觸到的,而比起內地,廣府和港地這地區因為港地的開放而接觸得更多些。   而在那個華夏還沒有互聯網還沒有靠手機普及的年代裡,電腦說不上是奢侈品,但也是很稀少的。   電腦的用戶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區域的,非城市區域的人們購買的電腦也是當作“學習工作”來看待的,有的甚至不會給自己的電腦聯網,而能被當作娛樂工具是十分罕見的。   而那些城市區域的青少年們,麵對著外來的、更加新穎和多樣的娛樂形式,他們是完全抵禦不住的。   在城裡那還沒有被拆去的小街小巷的角落中,各種遊戲機廳和黑吧是深深紮根。   那些遊戲、那些電腦、那些遊戲機們都會讓他們癡迷。   那些娛樂形式給他們帶來了快樂,同時也讓他們覺得國內的一切都太過無趣了。   二次元文化更是如此,它們在其中構造的美好、奇幻、幽默、暴力是完完全全要超過當時華夏的文娛產品的。   而這也讓二次元們感覺到了一種特殊感。   他們會自顧自的認為身邊的其他的人不懂什麼叫‘愛情’、不懂什麼叫‘熱血’、不懂什麼叫‘感動’、不懂什麼叫‘搞笑’。   他們甚至以自己能時常看這些內容,了解二次元文化而感到自豪。   這在當時本來就是家裡有一定經濟水平的人能夠長時間接觸到的,而這使得“二次元”在那時甚至有些“小資”的味道。   在這一基調下,許多的二次元會看不起國內的文娛作品,特別是動畫。   他們死死的將動畫這一形式分成了“動漫”和“動畫”兩種,並且固執的認為“動漫”就是比“動畫”要更加的高級。   而麵對國內的動畫,那可真就是各種抱怨了,以至於當時霹站上當時的主流態度就是:“我的童年不是XXX、XXX真是太好了”和“還好我從小看的是XXX”。   這XXX中,前一句一般是指國內的“幼兒向”的動畫,而後者指的就是霓虹的“動漫”了。   那算是比較早的時代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霹站用戶對國內的文娛的歧視十分嚴重。   但他們是不會想到,往後隨著用戶的增加、年齡的增長、時代的變化,那些曾經的話會像回旋鏢一樣擊中自己和霹站。   “別二(次元)了,真不熟”   “霹站早就變味了”   “hentai多多少少沾點惡心了”   “這些後宮漫是不是太男凝了?”   “這也能打碼?”   而那些曾被他們歧視的國內的“動畫”,真的有那麼的不堪嗎?   當然不是,從一開始,它們和“動漫”在很大程度上所服務的受眾本來就是不同的。   而那些被“二次元”看不起的動畫們,反而是為國內動畫方麵的發展提供了進步和支持。   甚至有很多當初看“動漫”的、那些高喊著“我喜歡動漫”的、那些切實的朝動漫投入精力的,他們最終能有工作,是基於國內的動畫的發展。   最終霹站的後期,大部分的用戶是能夠分清楚“子供向”動畫和“動漫”的區別了,也是知道“動漫”是一個生造的詞匯了。   當然,霹站用戶還是造了一個詞來區分:“番劇”。   不過,無論任何那都是王亦真的原世界的事了,王亦真創越前的兒時、那些青少年的時光裡,又何嘗不是帶著‘中二’和高傲呢。   而現在的這個世界當然還沒有到那個地步的,麵對著“民工漫”的開頭曲《青鳥》和王亦真說的老歌《青鳥》,那些霹靂霹靂的用戶們毫無疑問的支持後者。   【王亦真就是在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