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生產隊上工(1 / 1)

重生在八零年代 林茂 4089 字 2024-03-17

在嶽父家待了兩天,張廣拒絕了嶽父一家的挽留,自己回了家,林彩英帶著孩子還要住幾天。   正月裡,村子裡不少打撲克、打牌九的,張廣連熱鬧都不去看了,而是在家做老酵子,做發酵飼料沒有原始曲種,就隻能用老酵子替代。   白麵、白酒、酵母粉按照順序和比例放好,攪拌均勻後放在炕頭,後續再加入玉米麵繼續發酵。   初七,林彩英帶著孩子從娘家回來了。   張廣拉著媳婦的手,說:“可算回來了,想死我了。”   是的,這幾天張廣非常想念老婆孩子。   林彩英一向委婉含蓄,戀愛的時候就很少甜言蜜語,結婚後就更少了。這次卻微微低下頭說:“我也想你了,很想。”   張廣一把摟過林彩英,林彩英依偎在丈夫懷裡,閉著眼睛,很希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   小棉襖的哭聲打破了夫妻倆的情意綿綿。   林彩英急忙從悠車裡抱起閨女哄著,張廣點了點閨女的額頭,“你個鬧人的小壞蛋。”   “媳婦,我明天去縣城接著收骨頭。”   “怪冷的,別去了吧。”林彩英說,“爸給你從文化站挑了幾本書,你在家看看書吧。”   “哦?爸上班了?”   “沒呢,特意去了一趟。”   “還得是我老丈人,對我就是好。”   “德行!”   張廣打開包,裡麵不僅有葉弘海寫的,還有許振英教授寫的,林彩英囑咐張廣別弄丟弄壞,看完了還要還回去。   看到張廣製作的老酵子,林彩英並沒有舍不得,反而鼓勵張廣大膽去嘗試,張廣樂的抱著媳婦親了又親,卻被林彩英紅著臉推開。   轉天,張廣又開始到縣城收骨頭。幾個環衛工都和張廣熟悉了,這讓他不必再騎著自行車到處轉悠,省時省力。   到正月二十,張廣收了六百多斤,此時生產隊上工了,人們又重新忙碌起來。   張廣早早到了生產隊,今天的任務是刨糞送糞。雖然節氣到了雨水,東北依然寒風凜冽。   凍了一個冬天的糞堆堅硬的如石頭一般,刨一會兒,眾人就渾身是汗,胳膊酸疼,隻好抽袋煙歇歇。   刨好的糞裝上馬車,根據田地的等級、種植的作物開始送糞。   中午回到家,林彩英已經做好了飯。二米飯,也就是小米和大米摻雜在一起,菜是豬肉燉土豆,這是張廣很喜歡的一道菜,尤其喜歡帶著土豆泥和肉渣的湯汁,澆在米飯上拌著吃。還有一個菜是蒜泥皮凍,營養且美味。   “累了吧,少喝點酒解解乏?”林彩英問。   張廣搓了搓手,“好,那就來點,你呢,來一杯?”   “我可不喝。”林彩英給張廣倒了杯酒,大約一兩多點。   吃完飯喝完酒,張廣躺在熱乎乎的炕上打盹。   下午,接著上工。   晚上回來,張廣開始製作中曲。粗康、麥麩、豆餅粉按比例放入,再加入老酵子和熱水充分攪拌,水量要控製在以原料成團不滴水為宜。   隨後,再把拌好的原料以兩寸左右的厚度,裝在曲盒裡,然後一盤盤的擺在炕上。   三天後,曲種製好,張廣開始製作發酵飼料。把大缸搬進西屋,粗飼料每百斤加入五斤“中曲”,水按照1:1的量加入,攪拌均勻,然後插上溫度計,待到溫度升到四十五度,再用塑料布密封。   一周後,發酵飼料終於製作完成,張廣用手仔細摸了摸,柔軟、疏鬆不紮手,且有粘手的感覺,顏色也比乾的粗飼料深了許多,用鼻子聞了聞,酸味中帶著一點淡淡的酒味,比較成功。   三月初,天氣逐漸變暖,凜冽的寒風漸漸被和煦的春風趕走。   林彩英開學了,張廣還要上工,孩子隻能放在母親那裡。大嫂李秋芳特意囑咐張廣晌午回來吃飯。張廣也沒客氣,於是,中午的時候,兩口子都在母親那裡吃飯。   生產隊送完了糞,張廣開始給自家的飼料地送糞,雖然今年打算養兩頭豬,但張廣隻接了一頭派購任務。沒有牛馬,飼料地多了也種不了。   送完了飼料地還有自留地。自留地是農業合作化後,為照顧農民種植蔬菜的需求,由生產隊分配給社員長期使用的少量土地。其所有權屬於集體,使用權由農民以戶為單位行使。   自留地的分配以各個生產隊土地的多少,按人頭兒,按比例進行分配。自留地不用向國家繳納公糧,社員可以在自留地上根據自家的需要和喜好自由種植農作物。   張廣家分了有兩畝半,每年都會種些土豆和地瓜。   沒有大牲口沒有馬車,隻能靠人力一筐一筐的送。林彩英讓張廣等到周末她放假了一起送,張廣怕了拍媳婦的手,說:“不用,我自己就可以。”   忙碌了四天,張廣才把自己的兩塊地折騰完   折騰完了飼料地和自留地,張廣也沒閑著,把餷豬食的大鍋搬到院子裡給骨頭去脂。   經過一個冬天的冷凍和風吹,骨頭又乾又脆,用斧頭很容易敲碎。   敲碎後再放到大鍋裡熬煮,這種土法去脂需要連續煮沸七個小時,小院裡香味四溢,引得村民來看熱鬧,待得知是要用骨頭做成粉喂豬,都感到有些新奇,頓時議論紛紛,張廣聽了也隻是笑笑,沒有過多解釋。   去了油脂的骨頭渣晾乾,到生產隊用小磨磨一遍,用細籮篩過,再磨。張廣父親和兩個哥哥有空也過來幫忙,七百多斤的骨頭,收獲了三百多斤的骨粉。   轉眼間到了驚蟄。生產隊從縣城養豬場買回來一批豬仔,張廣和林彩英挑了兩頭,一頭是黑的,另一頭也是黑的。   將兩頭小黑豬趕進豬圈,張廣開始和豬食。加骨粉的時候,林彩英驚訝的問:“要這麼精確嗎,還要稱一下?”   張廣點了點頭說:“嗯,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骨粉不能亂加,要根據豬的重量、豬食的結構調整骨粉的比例。”   加了骨粉,再加入少量的土黴素,這是預防豬的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攪拌均勻端到豬圈。   看著兩隻小豬悶頭狂吃,張廣說:“目前看是成功了,不過還要再觀察一下。”   “還要觀察?怎麼觀察?會吃死嗎?”林彩英連珠炮一般發問,顯然有些擔心。   張廣耐心的解釋道:“不會吃死的。我說觀察是觀察豬的糞便。”   “豬糞呈黑色微微發亮且分量較輕,就說明豬的蛋白質攝入量很合適,豬仔在斷奶前,蛋白質的攝入最高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現在這個階段不能超過百分之二十,五十公斤的時候不超過百分之十七,到六十公斤的時候,就要控製在百分之十五。”   “一旦蛋白質攝入過高,就會導致豬的腎臟負擔加重,影響豬的健康,同時也會增加成本,造成浪費。”   “咱們也沒什麼儀器,所以就要經常觀察豬的糞便,判斷它是否健康,喂的是否合理。”   “原來如此。”林彩英恍然大悟,笑嗬嗬的拍了怕張廣,“行啊,書沒白看啊!”   “那你看看。”張廣得意的沖著林彩英挑了挑眉,卻收貨了一雙白眼。   喂完了豬,喂雞、喂鴨子,打掃院子。   林彩英說:“他爸,你歇會兒吧。”   張廣笑著說道:“不累,你快回屋吧。”   放下掃帚,張廣又開始清理菜園子,他並不覺得累,反而有些享受這種踏踏實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