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助農基金(1 / 1)

逆熵而生 常妧媛 6813 字 2024-03-17

燕平大學返聘已經退休的人員做圖書館管理員十分常見,在工作日安排上晚班,從下午2點半工作到晚上9點半。平時就是在負責的借閱室裡做借閱收發,打掃衛生,工作簡單且清閑。   艾媛也順利地成為了附屬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   在這座大學城裡,宿舍、食堂、教室也就步行穿過幾個操場的距離。所以,在別人家還在為孩子上學接送,為每天的夥食絞盡腦汁的時候,苗小翠已經能輕鬆應對了。   她會每天早晨和艾媛一起走到小學校門口,然後繞道去菜市場買一些菜,回家做好一頓豐盛可口的午飯等艾媛回來。   午睡後再將艾媛送回學校,自己就來到圖書館開始工作。下午放學,艾媛會先去食堂吃飯,然後背著小書包來到借閱室自習。等到下班之後,母女倆再一起回家。   生活平淡而有規律地運行著。   校園裡那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麵龐,會讓苗小翠不禁想起自信多變的波裡查,想起嚴屹,想起往昔的自己,暗自感嘆。如果自己也能在一個正常的家庭中長大,那麼現在的自己也應該會像他們一樣,坐在借閱室的某個角落,享受著窗外的暖陽,與自己的同學和導師關係融洽……   一天,在安靜的借閱室裡,苗小翠正坐在工位上出神,一個捐款箱驀地遞到她麵前。   “老師,請為我們的豆農助一份力吧!”眼前的大男孩脖子上挎著一個大耳機,那不是之前在楊教授家遇見的那個大男孩嗎?   “你是……楊教授的孫子嗎?”苗小翠脫口而出問道。   “哦,是你呀。楊教授是我祖爺爺,我叫楊嘉琪,那天我的確見過你。”楊嘉琪也認出了苗小翠。   “你們這是在做什麼呢?”苗小翠好奇地問。   “在募捐啊。米國實在太可惡了!自從我國加入WTO後,兌現了向米國開放大豆市場的承諾。自那之後米國以其碾壓性的低價,向我國傾銷大豆,在巨大的價差麵前,豆農們種豆就是虧本,所以就不願意種大豆了。而到了2003年,米國農業部突然發布聲明,說他們旱災導致大豆減產,於是全球大豆價格一夜暴漲,翻了一倍。開始我國豆企是拒絕接受如此高價的,用庫存大豆強撐了大半年。到了2004年初,米國農業部又宣布不會對大豆增產,此消息一出,讓大豆價又迅速暴漲,價格逼近原來的3倍。庫存耗盡,豆企當時真的慌了,紛紛和米國糧商簽署了巨額的大豆長期采購合同,那采購金額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啊!但是,在我國豆企全簽下高價大豆采購合同之後,米國農業部突然發出公告,說之前的大豆庫存數據統計有誤,而且會大力鼓勵大豆生產。還假惺惺地一邊安撫民生,一邊給予統計失職人員警告處罰。好啊,一這騷操作讓大豆價格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從天價又跌回到起點。套傻了我國97%的豆企,如果不按合同采購,不僅剛支付的保證金沒了,還要支付天價的違約金。但要是按合同采購,那隻會虧得一塌糊塗,而且比付出的違約金還要多。權衡利弊之下,大量豆企隻能選擇違約。很快,米國的四大糧商就聯手起訴我國豆企,要求向他們支付近500億元人民幣的賠款。如不支付,那就要斷了我們的豆糧,並在WTO起訴我國。500億元啊!那是多少國人的血汗錢,就這麼被米國輕輕鬆鬆卷走了?豆農們2004年初4月份開始散種種豆,到了6月份離收獲還有2個月,就得知自己種的大豆要虧得血本無歸,如果把種了一半的大豆挖出來,因為農季已過,種不了其他作物,隻會虧得更慘。不難想像,豆農麵對著滿地豐收的大豆,竟然欲哭無淚,那是何種悲哀啊!”   這個事件其實在校園裡激起了師生們的熱烈討論,所有聽到這個故事的人都在為受害者也為自己的國家感到憤憤不平。   大家都看得清楚,米國的糧商說自己隻是個普通人,簽合同辦事沒有乾涉價格的能力,是無辜的。米國的農業部也說他是按規發布公告而已,合法合規,他們都是老實人和好人。無奈那些被坑害得傾家蕩產的農民和企業隻能啞巴吃黃蓮,有苦也隻能往肚子裡咽。而背後就是有隻無形的黑手,把所有老實人吃乾抹凈,還滿嘴仁義。   在表麵看似文明的當今人類社會裡,掠奪和欺壓依然不停地在發生,隻是他們的形式更為隱蔽罷了。   “那現在豆價又要開始上漲了嗎?”苗小翠問。   “沒錯,前段時間米國又以遭災、大豆減產為由,不斷收窄大豆出口,推升大豆價格。我們一買他的大豆他就喊遭災,可真夠巧啊!同樣的伎倆還想再來第二次?那是把我們當驢往死裡宰嗎?!所以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必須團結起來,支持我們的豆農,讓他們放心生產,保家衛國!”楊嘉琪義憤填膺地說。   苗小翠看了看那募款箱還很空,從側麵可見,裡麵隻鋪了小半層散碎錢幣。   為了不打擊眼前人的救國熱情,她認真地在兜裡翻找了一下,隻湊出上午買菜找回的一些零錢,全都塞進了募款箱裡。   ……   夜晚的校園也分外歡鬧,下了課的學生們加入了豐富的課餘活動,隻有圖書館總是寧靜淡泊之地。   閉館鈴聲響起,苗小翠開始收拾,然後待人都散盡,確認門鎖好之後,才帶著艾媛離開。   剛走出借閱室,就看見走廊拐角處還聚著幾個同學,苗小翠上前提醒道:“同學,該回去休息了,圖書館已經關門了。”   湊近一看,楊嘉琪正和幾個同學蹲在地上數零錢呢。   “馬上就好,這就走!”楊嘉琪匆匆忙忙地把錢塞進背包,拎起箱子,在幾個同學的護送下往外走,眼神左顧右盼,好像生怕一出門就要被打劫似的。   “嘿,你們這慌慌張張的是要去哪裡?”苗小翠被眼前這一幕勾起了好奇,隨即叫住他們。   “老師,是您呀!我們正要把今天募到的捐款拿去存銀行呢。”楊嘉琪解釋道。   “你們這樣的確危險,不然我送你們一起去吧。”苗小翠主動提議。   經過一番詢問,苗小翠才弄清楚這個募捐是楊嘉琪私下找了幾個誌同道合的同學發起的活動,僅憑一腔熱情,卻沒注意到那其中布滿的雷和坑。   “你是我祖爺爺的朋友,一定不是壞人,不然你也加入我們的救助行動吧!”楊嘉琪不但沒拒絕,還發出了邀請。   “好啊,不過我得知道你們這募集到的資金打算怎麼使用呀。”苗小翠說。   “我們打算用這些錢幫農民買種子買化肥,幫助農民擴產增收。如果大豆收獲的時候價格太低,擊穿成本的話,我們會高於市場價格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為農戶兜底。然後把采購的糧食送到中央儲備糧倉去。”楊嘉琪說。   “要做到這些事情得籌集不少錢哦。你們現在收到多少捐款了呢?”苗小翠邊走邊問。   “嗬嗬,今天也就籌到兩百多元吧。”楊嘉琪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身邊幾個同學也盡力憋著笑,但那快繃不住的表情早就出賣了他們。   “誰說二百塊就不能救國?隻是我們得換個方法。你們想不想試試?”苗小翠故意賣起關子來。   “是什麼方法?快說來聽聽。”楊嘉琪迫不及待地問。   “這個嘛需要一係列的操作,一句兩句可說不清楚,如果你們明天上午有空,就10點來找我吧。”苗小翠說。   “沒問題,咱們可說好咯,明天見!”楊嘉琪欣喜萬分,存完錢便和幾個同伴蹦蹦跳跳地回去了。   晨光中的大學城裡綠蔭蔥蔥,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芬芳,學子們奔忙穿梭在各個教學樓宇間,各地的遊客也紛紛慕名而來。隻要走進這裡,總能感覺到一股向上升騰的蓬勃朝氣。   苗小翠像往常一樣從菜市回來後,在家裡準備中午的飯菜。   忽然,一陣有節奏的敲門聲響起,開門一看,昨晚護送楊嘉琪存錢的那幾個同學已經站在門口,有禮貌地向苗小翠問好:“老師早!”   “你們快來搭把手,別把門堵著。”隻見楊嘉琪提著幾盆花草和一袋文具跑過來。   “嘉琪你沒毛病吧,送盆韭菜做什麼?”一個女同學笑道。   “你說你什麼眼神啊,這是蘭花,開花的時候可美了,別小瞧了人家。”楊嘉琪嘟著嘴回答,引來一陣歡笑。   於是幾個同學紛紛幫忙把他手上的東西一同搬進家裡。   “你這是……”苗小翠頭一次被送禮,有些懵。   “苗老師,給您帶些綠植凈化家裡的空氣,長春藤、長壽花、還有蘭花都很好打理的。您要是懶得打理,我可以常來幫您看管,種不活就給您撤走,不用您操心。還有這些是給您孫女準備的文具,都是我以前小時候的私藏,現在長大了,也用不上,給您孫女用正好。”楊嘉琪幾句話說得名正言順,讓收禮的人感覺不到一點兒心理負擔。   苗小翠心想:這家夥口才真不錯,還會拿捏長輩,要是開了竅更是不得了,得千萬讓他走正道才行啊。   “那真是太謝謝你了,我很喜歡,你們快進來坐吧。”苗小翠笑著把同學們迎進來,親手把花擺到客廳向陽的窗臺上,然後給大家倒上水,也給綠植澆了些淘米水潤潤土。   同學們圍著苗小翠坐在茶幾旁,楊嘉琪有些按捺不住地問道:“苗老師,您昨天說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盡快籌到救糧款?快說來聽聽。”   “先別著急,我還沒和你的夥伴們認識呢,你們不打算自我介紹一下嗎?”苗小翠說。   “那我先來吧,我叫沈碧,是法學院大二學生,我的理想就是能懲惡揚善,維護公平正義。”剛剛笑楊嘉琪送韭菜的女生留著一頭乾練的齊耳短發,白襯衫牛仔褲,她最先發言。   “我也是法學院的,和沈碧一個班,我叫孟思瑤。”坐在沈碧身邊的一個女生,梳著麻花辮,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有些羞澀的說。   “我叫孫誌澤,是會計學院大三學生,主修會計專業。”一個男生接著說。隻見他穿著胸前有口袋的牛仔外套,搭著休閑褲,臉上架著一副銀框眼鏡。   “我叫劉正豪,學國際經貿專業,家裡做點小生意,我吧就是想跟著琪哥見見世麵,不想回去繼承家業,嗬嗬。”一個打扮時尚,渾身名牌的男生,說起話來有些害羞,他最後一個鼓起勇氣自我介紹道。   看著他遮住前額紅著臉的樣子,又引來大家一陣笑聲。   楊嘉琪拍了拍劉正豪,好讓他放鬆一些,然後說:“苗老師,咱們早就見過,就不用再介紹了吧,我現在是計算機科學專業大三學生。現在能說說您的高招了嗎?我們都等不及了。”   大家的目光都匯聚到了苗小翠身上,隻見她拿出一份大學城的采購招標通知書放在桌上,說:“你們看看這個,能找到機會嗎?”   “這不是學校在計劃采購一批觀光代步車的通知書嗎?”楊嘉琪拿起來仔細地閱讀了一遍,幾個同學也傳閱了一遍,都搖著頭,疑惑地看著苗小翠。   “這和募捐有什麼關係?”楊嘉琪問道。   “這幾天你們一共募集到多少錢?”苗小翠沒有直接回答楊嘉琪,又拋出了新問題。   “一共是596元4角1分”孫誌澤從前衣口袋裡拿出一個小本子,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答道。   “這都什麼年頭了,還有人用1分錢?”劉正豪驚道。   “那一分錢估計是路邊撿的,要是沒有募捐,都不會有人想到撿起來丟進募捐箱。”孟思瑤跟著說。   “還不到六百塊,都不夠給農民買兩包肥料的錢呢。”沈碧苦笑道。   “對呀,你們都分析過這背後的原因嗎?”苗小翠接著問。   “難道是我們宣傳得不夠?”楊嘉琪撓了撓後腦勺自言自語道。   “並不是,這個事件在大學城裡造成了不小的反響,不用去宣傳大家都能理解。”苗小翠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是因為學生都比較窮,財力有限,自己都喂不飽,能省吃儉用捐出些零錢已經很不錯了。”沈碧說。   “而且我們是個人組織發起的,很難獲得大家信任。”孫誌澤也提出見解。   “光靠我們幾張嘴,就算磨破嘴皮也難有進展。”孟思瑤小聲地說。   “看來大家都已經找到問題的癥結了。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先織一張能開源節流的網。”苗小翠說。   “織網?”同學們異口同聲。   “沒錯!但是行動之前我們必須師出有名,得到校方、廣大同學和社會大眾的認可和支持,這樣我們的‘網’才能鋪得開,事情才能順利進行,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苗小翠說。   “那我們該怎麼做?”楊嘉琪問。   “突破口就在這張采購通知單上。”苗小翠並沒有把答案一股腦兒地全盤托出,她想拋磚引玉,引導同學們通過自主思考找到答案,也許他們的解決方案比預想的更精彩。   “大學城要采購300輛電動觀光代步車,那是花錢的事,難道要賺差價?吃回扣?苗老師,您就別逗我們了,我都快急死了。”楊嘉琪困惑地哀求道。   “哈哈,按常規的思維這件事可輪不到我們,而且那樣做也不能財源廣進呀。我的建議是找到校長,告訴他這300輛代步車不用花學校的一分錢,我們就能幫置辦了。”   “不花錢能買車?”孫誌澤壓了壓鼻梁上的眼鏡,瞪圓了雙眼驚奇道。   其他同學也張大嘴巴,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