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真人笑了笑,沖著下方院落喊道 “o..i” 葉明聞聲四處尋找 “嚄..咦”,更加響亮的一聲怪叫響起 “這荒山野嶺的怎麼會有驢叫”,葉明聽聞腦中黃廚子的嘀咕,脫口而出 “哈哈哈哈”,清朗笑聲自林稍三丈之上的半空中傳來 葉明這才注意到一道人懸立雲端,開懷大笑 初聞龍鳴似驢叫,紫金生輝俊相貌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玄元子一見,俯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隻道:“掌門師祖!掌門師祖!我等弟子誌心向道!盼師祖仙顏如久旱奉霖!如暗室明光!如饑饑餓殍得見父母吶!” 他越說越是動容,最後竟然涕泗橫流,淚水鼻涕和思念仰慕之情一起湧了出來 道人止住笑意,擺了擺手說道 “少放你媽的臭屁,你師父一向沉穩到哪拐了你這個滿嘴胡言的犬吠之徒”? 玄元子抹了一把鼻涕,正要哭訴這一年中他們幾個的苦難,卻看到紫陽師祖腳下祥雲中漏出一絲鶴爪烏金光紋 心中一凜,再也不敢說些什麼,隻是嘴裡嘟囔著,鶴澤師叔太帥之類話語 道人不再聽玄元子說一些沒營養的屁話,於是玄元子閉上了嘴 他沖著葉明喊道,“你所言之驢,也是這般叫的嗎” “哪般”? “嚄咦..噁..嚄咦..”紫陽真人學了幾聲,看到葉明嘴角噙著的笑意愈濃,才沒好氣的說道,“你這頑徒,速速回答你老祖的問題” “回師祖,正是如此”,葉明俯身大拜,回道 “你是那垂柏子葉明吧”? “回師祖的話,我是三仙觀昧爽子,俗號葉明” “哈哈,你這小人著實有趣,若是以後再見了那驢子,定要給我捉住一隻,可好” 葉明俯身稱是,紫陽真人朗聲道 “昧爽子、更始子、玄民子喊何在,速速隨我南驅孽龍” “遵領師祖法旨”! 仙人騎鶴入雲行,自在大道講黃庭 攜劍南行驅雲龍,黃庭觀雲自在經 三人侍立紫陽師祖身後,紫陽真人腳下的祥雲載著三童脩乎之間便出了靈墟山 出了靈墟山,腳下祥雲自散,化作黑白兩色巨鶴,正是那夜開慧崮上接引葉明的鶴澤師叔 紫陽道人隨意地散坐在巨鶴背上,盤著一條腿、向一側耷拉著一條腿。待仙鶴飛入層層雲海之上,飛的平穩些時,他朗聲開口,靜坐講起《觀雲自在經》 紫陽真人親自為這三個入門弟子啟蒙,講求修行大道,自然是高屋建瓴,所言所講皆言之有物,談玄有理。 三童子聽得如癡如醉,心神不自覺的沉浸在道音裊裊之間 就連紫陽真人身下的巨鶴,一邊淩雲疾騁,也一邊頻頻頷首 葉明的靈魂仿佛徜徉在道韻組成的‘胎盤羊水’之中,溫暖舒適,幾欲昏昏睡去,但腦中三念卻感覺將要又被關在小黑屋中 腦中三念雖然隻是寄存在葉明識海之中的三道遊魂般的聲音,但葉明的聞見感知他們在識海之中皆可聞見感知 道法相傳,則法不傳六耳,唯有神魂相感,才可受教 三仙觀雖居東海,但從不禁止他族來此,入觀修行求道。但是神州赤縣東部瀕海之地皆是物阜民豐,人口孳生之地,三仙觀之徒基本上也都是人族,故此三仙觀的功法多為人族修習之功法。 《觀雲自在經》,乃是三仙觀祖師為九竅之徒所編纂,八孔者不可修習。 傳說祖師曾於昆崳山畔、靈墟山巔枯坐三甲子,觀雲行雲散、雲卷雲舒,觀輕雲自在,觀雷雲紫葳,最終領悟靈雲道韻,才著書《觀雲自在經》 此書循序漸進,但鞭辟入裡。將天地靈氣的在自然之中的運轉之道,論述的十分詳細明了 此書高屋建瓴,但趣味橫生。著書之時,三仙觀祖師已是道神境巔峰,距離那傳說中的境界也隻有半步而已。 故此回頭再看一生道途,那些曾經的遮眼之浮雲已是過眼雲煙了,那些曾經不明白的、或者未曾詳細思考的修行之理,道心自明,高屋建瓴 祖師又將半生所見所聞,引為援例,所講所述,皆妙趣橫生 天地之間凡是九竅者,皆可修行。 那九竅是哪九竅呢? 實際上九竅有內外之別,外九竅也有九竅八孔之分。 雙眼、鼻孔、耳朵、一口、以及水道、穀道為外九竅。 而一些動物,水穀之道不明分,混為一孔,此乃九竅八孔之別。如羽族、鱗族、昆族,皆為八孔 但是對於修士而言,真正溝通天地吐納靈氣的九竅,是被稱作‘內九竅’的九竅。 分別為三田三關三竅,共為九竅。三田者,上、中、下三丹田;三關者,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三竅者,陰竅、陽竅、中宮竅。 這內九竅,便隻有蠃族與毛族走獸的肉身之中才有。那八孔之族的修行之道理,與九竅之族自然是大相徑庭 天地分陰陽,羸、鱗、毛、羽、昆五族之中,自然有仙凡之別、玄俗之分。朝生暮死,不能修行者皆為凡俗之流;可仙玄之輩,雖統稱為修士,可是人族都為他們一一起了名字:人族修士為道士,毛族走獸修行者是妖怪,昆族、草木二族化形者為精怪,鱗族脫凡者為蛟龍,羽族高潔者則被稱為--鳥人。 羽族之稱謂非是貶低之意,隻是羽族太過於龐雜而已 人族的內外九竅,又通連著五感六識 形、聲、色、味、觸,即人的五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六識者,眼、耳、鼻、舌、身、意。九竅通明之人,不但可見明暗,可聽動靜,可嗅香臭,可嘗甘苦,可知冷熱。 六識五感內外九竅,不但相通相連,而且通過經脈氣絡連接著丹田氣海與靈臺識海 於是凡人可知高低,辨虛實;再加以修行,身蘊靈氣,則可見鬼魅、分靈濁,入海遁地、飛天通冥,可通曉變化之道、明晰生死之理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洲、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內九竅分布於身軀的前、後、上、下、中,組成九宮八卦之象,蘊含著太極陰陽之理。 單純從力量的角度來說,狹義上的修行就是個體所能控製或者容納的靈氣量的多寡。 天地靈氣化作體內真氣,是為內丹之道;體內真氣攜心神遨遊天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是為外丹之道 道初三境界隻是為修煉內丹做好方向、身體和精神準備而已 道基境界之後的道果境界等,則修行的是外丹大道。 外丹之道,不是吞服幾枚丹丸便可,而是以宇宙為鼎爐,道法自然,身融天地的大道。 築基境界,則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大境界。築基境界主修內丹之道,內丹一道,道阻且長。 修士要不斷的吐納天地靈氣,化作體內真氣,使得體內竅穴關隘皆通暢無阻,使得體內臟腑化作山川、血管化作江河,又有氣海化作汪洋,神臺化作九天!經脈氣絡化作真氣龍脈隱於肉身之中,穿竅引穴,在臟腑山河中奔騰流轉 直至道基境界圓滿之時,體內氣海汪洋之中,紫氣東來,大日初生。耀耀金丹如同羲和禦龍巡遊九天般,沿著經脈氣絡遊弋。 真靈作日,心目為月 日月流轉,陰陽相濟 內丹鑄就,道基方成, 所以這一境界才被稱作道基境界或者築基境界,也隻有內丹渾元的道基境及以上的修士,才堪堪算是脫凡入道之人,才是被開始被天地認可 一人一鶴,飄逸疾行於雲端之上 黃庭箴言自雲端飄落,又化作點點金光,言融雲海,雲海翻滾而金雷乍現,轟的一聲旱雲雷鳴,徐徐清風隨著那一人一鶴,料峭南下,風過果落、稻麥飄香,人間豐收時,秋風送爽稻穀忙 端的是一副靈仙鶴動、豐收人間的好景象 至於那三個聽道童子何在? 那仙鶴如烏似金的遒勁左爪之中,攥著三個小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