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聚兵鬆廟(1 / 1)

四五日後,按照計劃,眾騎兵各執地圖,或分散隨同步兵調防,或隨運糧隊伍,三兩出營,待行至半路,悄然離隊,向鬆廟方向集結。此是為防敵軍探子,特意作出的部署。   這裡有必要交待一下地理位置。   大威國和蠻荒的鐵勒族群,被自西向東的一條長長的大河隔開,這條大河就是兩國的天然界河——曲水河。   曲水河以北,是連綿不絕的落鷹山脈。   落鷹山脈長年積雪,卻也孕育出曲水河的兩條支流。曲水河上遊的支流,發源於落鷹積雪融水形成的落鷹濕地,山高穀深,水流湍急,一眼望去,黝黑深邃,故稱黑水。峽穀亦名落鷹峽穀,穀內濃霧迷漫,故名思議,雄鷹經過此處都會落下。有濕地、深穀、迷霧,因此,中原人稱蠻族的鐵勒,也基本不會從這兒南侵。但中原人卻在大威朝之前,就在曲水河南岸修建了一座風火臺,以觀敵情。此風火臺,正是眾騎兵要集結的鬆廟。   下遊的支流叫白水。因長年結冰,即使在夏季流水也清澈見底,陽光照射下水麵白花花的,所以稱作白水,也是相對於黑水。白水河麵最寬處十多米,水最深處也就四五米。所在的峽穀,稱為白川峽穀,地勢相對較為平緩。白水上遊為鐵勒的鷹駝草原,地勢開闊,水草豐美,建有鐵勒部一座前沿小城。因此為鐵勒部入侵中原的第一天然通道。   曲水河以南,是斷斷續續的大小鬆茸山脈,以盛產鬆茸聞名。   小鬆茸山在西,大鬆茸山在東,兩山相交處的鬆廟,正好位於黑水注入曲水河的西側。   大鬆茸山以東,曲水河以北,是廣闊無限的曲蒙平原。大威國的北方戍邊部隊大本營白川軍營,就坐落在大鬆茸山東山腳下,曲水河南北兩岸。   白川軍營分為南北兩營,南營為本營,在白水與曲水河交匯處南岸;北營為支營,位於兩河交匯以西。兩營建有拉索橋,平日鋪以木板,為的是北營一旦攻破,放火燒橋保南營。   其實南岸軍營是駐紮在白川城裡的。最初的南營也是一個單純的軍營,後來不少無處可去的退伍老兵,流放的犯人和傷殘士兵,麵對廣闊肥沃的曲蒙平原,就在軍營附近、曲水河南岸安頓下來,一代代守邊將士就這樣,最終把這裡變成了城池。因為都是軍人出身,在修建城市時,不僅攻防兼備,還順便把軍營圍了起來,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最近幾十年,或許是白川城興起的原因,落鷹山脈的白川峽穀一帶,出現了大量的蠻人定居。這些蠻人放棄了自己的遊牧生活,住進山裡當起了獵人。也有沿白水以東,曲水河以北直接定居的。這些居民以獸皮、山珍等物同白川的邊民換取糧食。   北營雖然建在西岸,但同東岸也有木橋相連,畢竟白水太窄太淺。因此那座連接南北大營的拉索橋,就不僅是南北軍營的通道,同時也變成了邊民同蠻族的貿易通道。隻是,從去年戰爭開始,這座通道就不再對蠻人開放。   但在這座城裡,經過幾十年的混雜,已經很難分辨中原人和蠻人了。因為城裡基本都是老兵及其家屬,因此軍營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輕易不會去打擾他們。但這次行動意義重大,為了防止那些看似中原人的蠻人,騎兵們隻好化整為零。“在戰爭時期,他們就是蠻人的耳目。”至少陳將軍是這麼認為的。   李星雲是跟著運糧隊一起出的白川大營。   運糧隊常年不斷,而且都是去向大後方,所以沒人注意運糧隊裡有這麼三四個騎兵,知道的還以為是護送糧草的。   李星雲臨走時,陳將軍做了一些交待,還特地送了一隻雪鴞作為雙方的聯絡。   現在這隻雪鴞就落在李星雲的肩膀上,李星雲不時地拿點兒生肉喂它,培養一下感情。   臨行的前一天,李星雲請了假,在白川城裡進行大肆采購,為出行做好了充分準備。還好有空間戒指。   出城四五十裡,李星雲們同糧隊分了手,一行五人向著鬆廟進發。   同行者中,溫文爾雅,有君子風範的叫薑波,來自京城永安,雖手執長槊,卻時不時地拿出把折扇附庸風雅,在這冰天雪地的北國著實不合時宜。又瘦又高,不喜言語的趙文峰,來自京城郊區,卻是個使鳳赤流金鏜的狠人。敦厚壯實的王希軍,別名“王胖子”,用的是五尺狼牙棒。此人詼諧幽默,與來自同一個博山郡的“王禿子”常開玩笑,“你有天靈蓋,我有狼牙棒”。“王禿子”名叫王壽春,少年早禿,善使長刀。這家夥心眼多,有韌性,能隱忍,對“王胖子”的玩笑不屑一顧。   此時正值五月初,大地一片新綠,各種野花爭奇鬥艷。天晴路明,馬踏繁花,朝行夜宿,一路無事,五人不出兩天,便趕到了鬆廟。   難怪叫鬆廟,五人尚離有二三十多裡,就遠遠看到半山腰上有座廟宇,橫亙在兩山之間。山下有個村鎮,來來往往行人不少。待穿過村鎮,離得近了才看清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原來是依廟宇修建的城墻。廟內神像、牌位、香爐、蒲團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個道士住在裡麵。看廟裡的情形,似乎香火依舊。   五人進得廟來,先與道士見了麵。原來此人正是此處的聯絡人和向導,名喚了塵。   了塵大師早年亦曾與陳世興一同為伍,後偶遇一高人,入了道門。雖已出家,但修得是現世道。後來受陳世興所托,駐守此處。   了塵安頓好眾人,又同李星雲單獨見了麵。李星雲見了塵尚在練氣期,便簡單聊了些修煉心得,後又得知李星雲的身世,了塵不禁感慨,直呼歲月催人老。當下,兩人做了較為詳細的預案。   眾騎來得有早有晚,因在本國境內,多數平安抵達。不出兩日,人員就已齊備。   在這兩日,李星雲與了塵大量親自到曲水河邊查探,在下遊五裡找到一處渡河地點。此地水麵最窄處不足十米,卻是深不可測。隻聞濤濤水聲,不見水影,濺起的水霧,遮蔽兩岸。隻在正午時分,陽光照射之下,尚能看到對岸突起的巖石。   這個距離對於李星雲和了塵來說不足為懼。兩人又到對麵看了看,過河後向左,沿河岸順行,即可到達黑水同曲水河的交匯處,道路崎嶇,卻也不算太難走。   當下,李星雲命人伐樹,不出半日,便建起了一座木橋。龍虎軍於第三日順利地渡過了曲水。   到達兩河交匯處後,李星雲安排兩人隨了塵大師探路,每隔半個時辰,一人返回,若順利,大隊繼續前行。   如此謹慎地又前行了一日,路已經偏離了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