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宇文都城 武川 宇文戰誓要報仇雪恨,親手殺了宇文歸,率領一萬王帳親衛出城擊敵,與宇文歸近四萬大軍正麵交鋒。 宇文六衛當家人沒有過多阻攔。 數倍敵軍兵臨城下,即便固守,又能守得了幾時?不如戰之於城外,也免得城中百姓遭受無妄之災。 再說了,宇文六衛當家人也都是久經沙場之人,什麼樣的戰鬥沒經歷過? 惡戰,硬戰,死戰,千裡奔襲,孤軍固守... 這大半生的經歷若是從頭到尾挨個說上一說,不用十年八載,也要三年五年。 豈會懼死? 都城武川中軸大道之上,一條騎兵長龍,從頭望不到尾。 王帳親衛盡數到齊。 騎馬,穿甲,配刀,持槊。 槊是由矛演變而來的。 古籍有載。 矛長丈八謂之槊。 早期,槊與矛通常混稱。 後來,槊漸漸成為重型兵器的一種,多用於馬上作戰。 槊的種類很多,結構復雜,較為笨重,多由軍中驍勇使用。 槊主要分為槊柄和槊頭兩部分。 槊柄用堅硬的木材製成,長約六尺。 槊頭用精鋼打造,長約二尺,類似於劍鋒。 若是在槊柄頂端,也就是槊柄與槊頭之間安裝一個圓形錘,上麵密布鐵釘鐵齒,然後在槊柄尾端安裝棱形鐵鉆,便是一桿狼牙槊。 首尾皆可用來殺敵。 除狼牙槊外。 還有指槊,掌槊,衡槊,棗陽槊,等不同類型的槊。 按照兵種使用分類,又分為馬槊,步槊,雜槊。 鮮卑宇文王帳親衛使用的便是馬槊。 全長八尺,鋒刃兩尺。 再加上。 清一色的甲等戰馬。 清一色的魚鱗鐵甲。 清一色的製式戰刀。 相比宇文歸大軍,這一萬王帳親衛可以算是精銳中的精銳,至少看上去像是那麼回事。 反觀宇文歸大軍,大多數人身穿皮甲,隻有少數百夫長千夫長身穿魚鱗甲,而且使用的長兵器是矛,而不是槊。 宇文歸大軍列陣都城武川二裡之外,正好避開強弩射程,分成三十六個方陣,左右各九,中間十八。 宇文歸坐鎮中軍。 看著緩緩開啟的城門,以及披堅持銳的王帳親衛,宇文歸心中突然變得躁動起來,因為他清楚明白,隻要打敗宇文六衛,都城武川便是他的囊中之物,然後,便可以厲兵秣馬,侵占鮮卑八部。 多年以來的心願眼看就要實現第一步了,宇文歸難免心情激動。 鮮卑八部各自為政太久了,是該有個人將他們團結在一起,不然的話,就隻能像鮮卑段氏一樣,被瀚海帝國北伐大軍蹂躪踐踏。 八門炮拳宗師,王知理第一次麵見宇文歸的時候,說了一句宇文歸無法拒絕的話,鮮卑宇文太小了,要做就做鮮卑八部的王,隻要宇文歸答應與瀚海帝國天王季龍合作,瀚海帝國便會幫助宇文歸掃平鮮卑八部,到那時,宇文歸便是鮮卑八部的王。 宇文歸心中仍有疑惑,問了脾氣火爆的老人一句話。 天王季龍忍心將到嘴的肥肉送出去? 脾氣火爆的老人扯了扯嘴角,說道,鮮卑八部在你宇文歸眼中確實是一塊肥肉,但是在天王季龍眼中,不過是一塊拿來練兵的磨刀石罷了,瀚海帝國真正的獵物是天衍帝國,江南半壁江山,再說了,瀚海帝國需要一個聽話的人替天王季龍掌管鮮卑八部。 宇文歸還算合適。 想想也對,鮮卑八部確實需要一個聽話的人替天王季龍掌管。 瀚海帝國北伐鮮卑八部是多年前就已經製定好的計劃。 一是磨練新軍,展示軍威。 二是除掉鮮卑八部之中不聽話的勢力,扶植新勢力。 三是壓製瀚海帝國二十舊部。 四是繼續為瀚海帝國造勢,贏得天下人心。 脾氣火爆的老人找上宇文歸,給了宇文歸兩個選擇,臣服或者死亡,宇文歸沒有選擇與鮮卑宇文共患難,當然,也不會死心塌地為瀚海帝國天王季龍做事,宇文歸隻是想借助瀚海帝國的力量達成自己的目的罷了,等到瀚海帝國與鮮卑八部兩敗俱傷的時候,宇文歸便可以堂而皇之地站出來,收拾殘局,借機吞掉鮮卑八部。 自從有了這個計劃之後,宇文歸便開始在宇文六衛之中尋找利益盟友,真可謂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宇文歸以鮮卑宇文王位為餌,終於找到一個誌同道合的朋友。 隻是這位朋友同樣是城府極深之輩,不見兔子不撒鷹。 直到此時,兩軍對峙城外,仍然沒有暴露自己內奸的身份。 恐怕在他心中,隻有等到宇文歸與宇文戰徹底分出勝負之後,才會站出來。 若是宇文歸勝了,他可以堂而皇之地接任鮮卑宇文王位。 若是宇文戰勝了,他可以繼續優哉遊哉地當他的親衛營將軍。 此時。 宇文六衛當家人正站在城墻之上,親自為大軍擂鼓。 這場戰鬥的勝算很小,小到宇文六衛當家人都覺得毫無勝算。 可是那又如何呢? 毫無勝算就要坐以待斃麼? 不。 鮮卑宇文沒有跪著生的男兒。 即便明知是死,也要殊死一搏。 就在這時。 極遠處的地平線上,突然出現一個黑點,隨著時間過去,黑點慢慢變大,然後變成一道黑色的線。 宇文六衛當家人何等人,第一眼便認出這是一支騎兵,隻是這支遊弋在遠處的騎兵是誰的兵馬?難道是宇文歸的兵馬?不對啊,宇文歸近四萬兵馬已經全部聚集在城外,哪還有什麼兵馬?難道是宇文歸這半年來私自招募的新兵?若真是宇文歸的兵馬,前後夾擊,原本勢單力薄的一萬王帳親衛即便再驍勇,恐怕也撐不過一個時辰。 可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鮮卑宇文四座軍鎮皆在宇文歸掌握之中,都城武川可以說是一座孤城,難道要拿武川城中百姓的性命來抵擋宇文歸的大軍? 這種事,宇文六衛當家人做不出來,宇文戰更做不出來。 就在宇文六衛當家人疑惑不解之時,一萬王帳親衛已經開始策馬奔騰,猶如決堤的洪水,開閘的猛獸,朝宇文歸大軍沖去。 戰鼓聲響。 為首一騎,一馬當先。 正是兩拳擊敗七品拳法宗師的慕容元雍。 草原七狼。 七兄弟緊隨其後。 眾人之間沒有說過一句話,隻能聽到戰鼓聲,馬蹄聲,以及自己的呼吸聲,心跳聲,氣氛沉重壓抑。 一萬王帳親衛麵對數倍敵軍,勝算極小。 即便宇文戰知道還有五千援軍,即便是一萬五對陣三萬六,勝算更大的也還是宇文歸。 與此同時。 宇文歸大軍後方,早已蓄勢待發的鮮卑段氏北上騎兵,也開始加速,在五位千夫長的帶領下,朝宇文歸大軍左翼而去。 這五位千夫長可是慕容元雍手把手教導出來的。 最近幾年,可以說是天下太平,軍旅中人無所事事,可是自從慕容元雍落地鮮卑段氏都城之後,駐守鮮卑段氏都城的這五千騎兵就沒有過一天好日子,每日除了操練之外,還是操練。 這些從鮮卑段氏三萬大軍之中抽調出來的精銳,從頭到腳,都裹得嚴嚴實實,鐵盔鐵甲,戰馬戰刀,還有一桿做工極致入微的馬槊。 慕容元雍。 一馬當先,筆直沖陣。 與宇文歸輕騎交錯而過之時,手中馬槊輕輕一抖,便劃破了對方並不算堅硬的皮甲。 七兄弟第一次近距離體會到戰場殺伐的那種沉重感,雖然耳邊是隆隆作響的戰鼓聲以及馬蹄聲,但是心神之中隻有自己的心跳聲以及呼吸聲,來不及做任何思考,七兄弟也已經與宇文歸輕騎交錯而過。 矛鋒直刺而來,七兄弟或躲,或擋,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不受傷。 可是如此的話。 七兄弟隻能眼睜睜看著慕容元雍大殺四方,自己卻毫無斬獲。 王帳親衛在慕容元雍以及七兄弟的帶領下,與宇文歸的輕騎兇狠地撞在了一起。 長矛,馬槊,戰刀,戰馬。 交織在一起。 有王帳親衛被一矛刺穿。 也有宇文歸輕騎被馬槊削掉半張臉。 還有戰馬來不及躲開與對方戰馬撞在一起。 還有跌落在地的騎兵被後續戰馬活活踩踏致死。 王帳親衛不斷從城門掠出,宇文歸輕騎也不斷從陣型之中沖出。 宛若兩條巨龍,交織在一起。 宇文歸坐鎮中軍,看著不斷沖出城門的王帳親衛,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不怕你不出來,就怕你當縮頭烏龜。 瀚海帝國北伐鮮卑八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練兵。 既然如此,宇文歸也學一學瀚海帝國天王季龍。 先拿這一萬王帳親衛練練手。 磨一磨鮮卑宇文輕騎的鋒芒。 宇文六衛當家人站在城墻之上,可以清楚看到兩軍對陣,僅僅幾個呼吸之後,王帳親衛便已經與宇文歸輕騎絞殺在一起。 兩道鋼鐵洪流,從彼此之間穿過,各有傷亡,王帳親衛看上去略勝一籌,完全是憑借兵器,甲胄,戰馬的優勢,王帳親衛本身的戰力根本沒有發揮出來,臨敵之際,已經沒有王帳親衛磨練的時間,兩軍沖陣,既分勝負,更分生死,王帳親衛想要磨練,發揮最強戰力,隻能憑借這一戰。 勝了,王帳親衛便能重振雄威。 輸了,便會成為宇文歸輕騎的踏腳石。 在宇文六衛當家人的目光之下。 為首一騎,尤為突出,千軍萬馬之中,筆直沖陣,馬槊揮舞,周身三丈之內,觸之即死,敵軍之中竟無一人能擢其鋒。 宇文六衛當家人看到了,宇文歸也看到了,而且宇文歸知道,此人就是沖著自己來的,此人就是兩拳殺死八門炮拳宗師的江湖高手。 看來他也知道王帳親衛的勝算極小,想要演一出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的戲碼,若是成了,王帳親衛還真能反敗為勝,而且憑慕容元雍的本事,確實值得搏上一搏。 可是,宇文歸會給慕容元雍這個機會麼? 當然不會。 一直站在宇文歸身側的兩位親衛營千夫長,其中一人率領自己的一千親衛營朝慕容元雍而去。 宇文六衛當家人站在城墻之上,隻看到王帳親衛猶如入江龍,筆直地插入宇文歸大軍之中,再加上慕容元雍確實驍勇,無人可擋,王帳親衛竟然一時之間占了上風,在宇文歸大軍之中,左突右沖,猶如一頭猛獸,隻是,宇文六衛當家人心中清楚明白,眼下不過是一時之勢,等到王帳親衛銳氣盡失,便會猛獸變困獸。 剩餘五千王帳親衛沖出城後,並沒有跟隨前麵沖出去的王帳親衛繼續直插宇文歸大軍,而是策馬向東,朝宇文歸大軍右翼而去。 恐怕直到此時,宇文六衛當家人才明白過來,宇文歸大軍後方那一道越來越清晰的黑線居然是援軍。 兩支精銳騎兵一南一北,劃出兩道巨大的弧線,分別朝宇文歸大軍左右兩翼而去,猶如兩把巨大的鐮刀,在宇文歸大軍左右兩翼狠狠劃過,那些毫無準備的宇文歸輕騎被鮮卑段氏北上騎兵手中的馬槊輕而易舉地奪走了生命。 尤其是宇文歸左翼大軍。 原本就被沖入中軍陣中的慕容元雍五千王帳親衛吸引,哪能想到自己身後還有五千敵軍,鮮卑段氏北上騎兵直到距離宇文歸大軍一裡之地,才開始沖鋒,等到宇文歸左翼大軍意識到不好的時候,已經晚了,戰馬沖刺起來,百米距離隻需要兩個呼吸。 宇文歸左翼大軍甚至來不及調轉馬頭,便被這五千鮮卑段氏北上騎兵擊潰,僅僅一次沖陣,宇文歸左翼大軍,九個方陣,幾乎盡數潰敗,死傷大半。 相比左翼大軍,宇文歸右翼大軍還算是嚴陣以待,與五千王帳親衛互相沖陣過後,死傷不足一成,好像王帳親衛並不是殺傷敵軍,隻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王帳親衛之後,居然還有一支騎兵,而且這支騎兵,渾身浴血,殺氣騰騰,宛如來自地獄的厲鬼,就連戰馬,也被濃濃的血腥味兒刺激,變得有些狂躁。 這支騎兵正是瞬間擊潰宇文歸左翼大軍的鮮卑段氏北上騎兵,擊潰宇文歸左翼大軍之後,再次劃出一道巨大的弧線,繼續沖陣,與宇文歸右翼大軍絞殺在一起。 巔峰精銳騎兵與臨時拚湊輕騎之間的差距一目了然。 馬槊對長矛。 鐵甲對皮甲。 好馬對劣馬。 精銳對普通。 這五千騎兵可不是久疏戰陣的鮮卑宇文王帳親衛,而是五年來被慕容元雍精心打磨出來的騎兵精銳,鮮卑段氏最精銳的騎兵。 這五千騎兵之中的每個人都可以說是身價上千。 甲等戰馬。 魚鱗甲胄。 馬槊戰刀。 隻說這幾樣,便值千兩紋銀,更不用說其他細枝末節,若是仔細算起來,隻會更多,不得不佩服段王爺的手段,居然能培養出一支戰力如此強勁的騎兵。 段王爺不愧風花雪月之名。 相比王帳親衛沖陣帶來的效果,這五千鮮卑段氏北上騎兵沖陣帶來的效果實在是太過明顯,除了兵器,甲胄,戰馬的優勢之外,騎兵本身的優勢也被完全發揮出來。 一次沖陣,宇文歸右翼大軍便死傷過半,反觀鮮卑段氏北上騎兵,隻有五分之一左右受傷,而且大都是輕傷。 從宇文六衛當家人看到這支不知底細的騎兵開始,到這支不知底細的騎兵第一次沖垮宇文歸左翼大軍,再到第二次沖垮宇文歸右翼大軍,不過幾十個呼吸的時間。 宇文六衛當家人激動地舉拳砸在城墻之上。 緊接著,幾乎毫發無損沖陣而過的五千王帳親衛,劃過一道巨大的弧線,繞過宇文歸中軍,直插宇文歸左翼大軍。 剛剛被背後偷襲瞬間潰敗的宇文歸左翼大軍已經不到三千,而且大多在救護其他人,根本沒想到,騎兵之後還有騎兵,居然還是王帳親衛。 五千王帳親衛借著敵軍氣勢低落終於爆發出應有的戰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馬槊也終於發揮出它強大的一麵,麵對皮甲,觸之非死即傷,輕鬆破甲。 反觀宇文歸大軍,用的都是長矛,除了極少數能夠正麵刺穿魚鱗鐵甲,造成殺傷之外,其餘根本無法破甲。 五千王帳親衛沖陣而過。 宇文歸左翼大軍剩餘輕騎幾乎全部戰死。 五千王帳親衛沒有一刻停留,繼續沖鋒,再次劃出一道巨大的弧線,朝剛剛沖陣結束的宇文歸右翼大軍而去,剛剛遭受重創的宇文歸右翼大軍看到沖刺而來的王帳親衛,竟然亂作一團,甚至調轉馬頭向宇文歸中軍大陣沖去。 畢竟,中軍大陣暫時安全。 王帳親衛與宇文歸右翼大軍再次撞在一起。 慢慢熟悉戰場沖殺的王帳親衛終於展示出自己的強大,憑借自身巨大的優勢,將宇文歸右翼大軍踩在腳下。 兩次沖陣,宇文歸兩翼大軍死傷大半。 宇文六衛當家人站在城墻之上,可以秦楚看到武川城外的戰鬥。 兩支精銳騎兵,就像兩把巨大的鐮刀,在宇文歸大軍兩翼狠狠劃過,割麥子一樣,收割輕騎的生命。 短短幾十個呼吸的時間,兩翼十八個方陣,一萬八千輕騎,死傷大半。 等到宇文歸終於意識到危險的時候,已然來不及,隻能眼睜睜看著左右兩翼大軍被徹底絞殺,不是宇文歸帶兵作戰能力太弱,而是宇文歸遇到的對手實在太強。 不僅能抓住戰場上稍縱易逝的戰機,還能將騎兵陣型,騎兵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此時此刻,此人還想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