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京城(1 / 1)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十二歲那年,劉雄出了趟門便再沒回來,緊接著就是黃河幫一乾人找上門來。   好在劉雄早在房中留有密道,曲歸才逃得一命。   自那之後,曲歸便一頭鉆進了荒山野嶺之中,每日勤修劉雄在世時傳下的諸般武學,以待武功大成,出山尋沙通天、彭連虎報仇雪恨。   曲歸最初也曾想過九陽神功、獨孤九劍這兩門最易獲得的絕世神功,但他逃脫黃河幫搜捕後,在襄陽附近山林中直找了數月,也沒發現劍塚半分蹤跡。   隨後又北上少林,欲以借閱佛經的名義將九陽神功記下。   但習武之人一旦登堂入室,舉手投足便自有一種特征,尋常人雖然瞧不出來,高手卻一看便知。   曲歸甫一進入少林寺中,就被人瞧出身懷武功。   少林僧人倒不曾對他無禮,隻是專門安排了一名知客僧跟隨於他,無論曲歸翻看何種經書,這知客僧定要同樣看上一遍,毫不懈怠。   這僧人武功不高,甚至比當時年幼的曲歸也沒強多少,可畢竟是少林弟子,武學見識著實不低。   倘若曲歸當真翻看愣伽經,他跟著便看,定將發現九陽真經這一絕世神功,屆時曲歸的目的自也要隨之暴露。   在知客僧的陪同下,曲歸全無半點機會翻閱九陽神功而不為人發現,當下隻好匆匆抄錄幾部尋常佛經便即下山。   離了少林寺,曲歸深知自己絕不能將時間耗費在這等虛無縹緲的事務之上,   再者自己天賦也非平庸,時年雖隻一十三歲,武功卻已勝得過尋常二十來歲的武林人士,便沒有絕世神功,隻鉆研師門功夫,未必就不能成為一代高手,報仇雪恨。   當即收斂心緒,一頭紮進深山老林之中苦練劉雄所傳武藝,如此一練便是數年光景。   前不久,曲歸自覺武功雖仍不及沙通天、彭連虎這等老牌高手,但也相差無多,   倘若出其不意,偷襲出手,實有極大機會一舉得手,於是便背上劉雄當初所留寶劍,出山打聽沙通天、彭連虎二人消息,尋機報仇。   曲歸初入江湖,就聽說沙通天、彭連虎、靈智上人、參仙老怪等高手齊聚金國京城。   射雕小說他曾閱讀數次,雖時隔多年,一聽這消息,仍立時反應過來,此時必是原著劇情中完顏洪烈為武穆遺書邀請眾高手上京一節,   以曲歸此時武功,單獨暗算沙通天、彭連虎中一人或可得手,二人聚在一起,他便絕無機會。   縱使出其不意,重傷一人,自己也難逃厄運,是以雖知沙、彭二人之所在,尚需思得一計,將二人分開,逐個擊破。   曲歸稍加思索,已有打算,當下將黃河幫於黃河沿岸的分舵趁著夜色一一剿滅,並留下“八仙劍”的名號,如此一來,沙通天定要離京回幫,應對自己。   曲歸知曉自己年幼,決不會被沙通天這等老牌高手放在眼裡,他雖因自己滅了黃河幫多處分舵而南回,彭連虎卻不會同行,   尤其沙、彭二人更想不到自己這時不僅已不在黃河沿岸,反而快馬加鞭趕至大興府與彭連虎為難,這般有心算無心之下,得手幾率實在大增。   ……   金國京都南門數裡外,曲歸揮舞馬鞭,奮力趕路,身子隨著駿馬的奔馳一起一伏,背上破舊的劍鞘伴著他身子的起伏,一下一下的敲在馬鞍之上。   劍鞘是舊的,馬鞍也是舊的。   他之所以全身舊衣舊物,並非因為舊衣更舒適、舊劍鞘不傷寶劍,隻因他自黃河邊連夜趕來,駿馬奔馳,塵土飛揚,自然便落了他一身。   至於舊劍鞘,則是在劉雄贈給他時便是舊的。   據劉雄說,這鞘中之劍為寒鐵所鑄,劍鞘則是北海蛟皮製成,乃是他師祖所用,傳了數代,自然破舊。   曲歸幼年時得傳此劍,那時身小臂短,難以施展,是以得劍多年,第一次以此劍同人動手過招,還是數日前夜襲黃河幫分舵之時。   曲歸胯下寶馬是在黃河幫一處分舵奪來,乃該分舵舵主所有,雖不能日行千裡,卻也神駿異常,數裡路程眨眼即過,晃眼間已到了京都城外。   曲歸勒住馬韁,翻身下馬,這京城乃天底下最繁華的處所,江湖人士雖身在草莽,卻也多於此城出入,城門衛兵識人觀相,往往不敢與江湖人為難,   尤其近日來趙王完顏洪烈邀集天下高手,衛兵們更是對出入城門的武林人士敬而遠之,曲歸得益於此,倒省了些許入城通關錢。   進得城中,曲歸先賣了馬匹,後又置辦了身新衣,這才背著長劍,在城中亂逛起來。   他如此做,一來觀察城中房屋排列,以待日後如需以輕功於城中奔馳,也好心中有數;   二來多年在山中練功,少近人煙,確也有心瞧瞧這城中繁盛,湊湊諸多稀奇古怪的熱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路邊走邊看,不多時曲歸已過了兩處街道,忽聽得前麵人聲喧嘩,遠遠望去,隻見得遠處一群人圍了一圈,喝彩聲此起彼伏,不知是有什麼好事。   曲歸正要尋熱鬧瞧,當下邁步就朝人群走去,且更施展身法,左一扭右一擠,輕輕鬆鬆便到了最前排。   隻見人群中間圍著一大片空地,一個和尚與一名白髯肥胖的老者激鬥正酣,老者打得是五步拳,和尚所使則為正宗少林羅漢拳。   空地邊緣插著一根高桿,上掛比武招親的旗幟,旗幟下站有一男一女,男的兩鬢蒼白,滿麵皺紋,女的卻正值青春年華,年輕貌美,尤其眉宇間還有幾分英氣,更增魅力。   曲歸瞧見這一幕,心頭不禁一跳,暗道:‘難道是楊鐵心、穆念慈比武招親?!當真好巧。’   當下稍作思索,隨即收斂心神,繼續往那老者與和尚看去。   此時二人已各自使上了兵刃,局勢更為驚險,旁觀諸人也都紛紛後退,唯恐誤傷,圈子登時大了幾分。   這和尚與老者武功在曲歸看來隻是平常,倒不放在心上,他一邊隨著眾人後退,一邊心中已生出一計,或可輕而易舉將彭連虎重傷。   曲歸心念轉動間,人群又出驚呼,原來適才楊鐵心竟突然出手,將和尚與老者一齊製住。   楊鐵心打發了和尚、老者二人,又向旁觀眾人抱了抱拳,說幾句場麵話,便要撤去比武招親的旗幟,攜穆念慈離去。   正在此時,但聽得一聲清嘯,一個少年公子飛越人群,穩穩當當落在空地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