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求學境(1 / 1)

又怕兄弟苦,又怕兄弟開路虎。   牛卜說單殺小怪連經驗值都不給的時候,何傲是發自內心的痛罵狗策劃。   可一轉眼,和自己同一批封測的牛卜,不但升官了,還擁有了轉職的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為什麼就這麼大?   轉職啊,這可是轉職啊,他何傲現在才1級,牛卜就要轉職了!   “啊啊啊啊啊,玁狁呢,玁狁呢,我要單殺玁狁!”   何傲暴走。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轉職放在我麵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要是知道單殺玁狁小怪的獎勵是轉職,他就是瘋狂的氪金復活,也要將玁狁小怪給單殺了。   “哈哈哈,兄弟們加油,我先你們一步!”   聽到李餘倫邀請自己加入兵家兵巧一派,牛卜頓時嘚瑟的朝著何傲,伊蕾喵和諸葛王也招手,他笑的極其開心,對遊戲獎勵不滿意的想法也在一瞬間消失。   轉職啊,他終於可以進行轉職,學習神通技能了!   ......   ......   “兵家四派中,兵巧一派為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一派。   不管你主修哪一派,都要輔修兵巧一派的。   畢竟,自身實力足夠強大,在戰場上才能保護自身的周全。”   “而我們兵巧一派,是兵家四派中,單兵實力最強的一派!”   雁城,軍醫館。   粗獷,是雁城的特色,哪怕是散發著淡淡藥草味的軍醫館,建築風格和裝修風格都十分的粗獷。   藥罐子被隨手扔在院落中,灶臺是用粗糙的青石堆砌,醫館的大門也是隻有半扇掛在門上,另外半扇被劈開用來燒火。   李餘倫帶著牛卜來到軍醫館,他在軍醫館中詳細的給牛卜介紹了一下兵家的核心思想,以及兵家的四個派係。   在講完兵家四派後,李餘倫瘋狂向牛卜推薦兵巧一派,想讓牛卜加入兵巧派。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兵權一派主統帥,擅長調動多個隊伍,手下的兵越多,越能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兵形一派主戰陣,擅長兩軍對陣,主將實力若是強大,完全能以少勝多!”   “陰陽一派擅長利用天時,地利,在特殊的環境下能大獲全勝。”   “我們兵巧一派注重對自身武藝的磨練,單兵作戰能力爆表!”   李餘倫點頭:“總結的很正確,是這樣的。”   “好,教頭,我願意加入兵巧一派!”   在了解了兵家四派後,牛卜果斷的選擇了兵巧一派,他不擅長統帥,也不擅長兩軍對陣,更不擅長利用環境。   強化自身的實力,單挑取勝才是王道。   “按照兵家四派的劃分,韓信應該是兵權一派,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嘛。”   “項羽的話,應該是兵巧+兵形,他自身武藝千古第一人,率軍打仗更是猛的一塌糊塗。”   “我這種專修兵巧派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典韋。”   牛卜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明確的規劃,那就是專修兵巧一派,提升自己單挑能力。   最好做到典韋,呂布,項羽那種地步。   “好好好,牛卜,你的選擇是最正確的!”   聽到牛卜願意加入兵巧一派,李餘倫滄桑的老臉笑的如同菊花綻放,他讓牛卜坐在這等候片刻,自己則是轉身來到軍醫館房間內,取出了幾包草藥和一本書籍。   “《六韜》,兵家書籍,裡麵有我兵家修煉功法。   你要熟讀《六韜》,學會修煉功法,從中感悟和貫徹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每日早上旭日東升時,你燒火煮沸,放入草藥,進行藥浴。   記住,一定要煮沸後進行藥浴,配合每天的第一縷紫氣,可以快速的打通你任督二脈。”   “打通任督二脈,吸納天地靈氣,運轉兵家修煉功法,在體內完成一次周天大循環,便是踏入了求學境。”   “六韜,紫氣,任督二脈,靈氣,周天大循環,求學境....”   一連串全新的詞語讓牛卜瞠目結舌,他停了好一會,才詢問李餘倫:“教頭,何為靈氣,如何吸納,如何在體內形成周天大循環?”   “靈氣是自然中的一種能量,自聖人老子悟出修煉之法後,世人可以通過功法來吸納蘊藏在自然中的靈氣。”   “至於吸納靈氣的方法,很簡單,你隻要打通任督二脈,你便可以感受到自然中的靈氣。”   李餘倫怕牛卜聽不懂,他一邊比劃一邊解釋:“自然中的靈氣,給人一種絲絲涼涼的感覺,你將靈氣吸納到體內,會感覺到體內有絲絲涼涼的氣息在遊走。   將這一縷氣息按照功法運轉,將其轉化成暖流,便形成了你可以調動靈氣。”   “這一步我們稱之為煉化。”   “靈氣可以強化我們的身體,也可以用來施展我兵家的神通。”   打通任督二脈,自然就可以吸納靈氣。   哦豁,這遊戲和仙俠小說不太一樣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仙俠小說中一般隻有靈根才能吸納靈氣。   沒有靈根?   那不好意思,仙凡有別。   “這遊戲果然和別的遊戲玩法完全不一樣。”   “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自己去親身體會一番!”   牛卜又向李餘倫請教:“教頭,我記得你曾說過,我擊殺的那個玁狁,是求學境。   你剛剛也說了,讓靈氣在體內進行一個周天大循環,便屬於踏入求學境。”   “求學境的下一個境界是什麼,如何定義求學境?”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李餘倫將牛卜視為自己的傳人,他聲音悠悠:   “求學境,又可以稱追昔學古。   譬如伱現在。   混沌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不清楚自己的信仰和理念是何。   隻有追昔學古,從古人身上尋找自己認同的信仰和理念,這便是求學境!”   “諸子百家,每一個學派對求學境的要求都不同,我們兵家,對求學境有三個要求。   一、明確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二、熟讀《六韜》,從《六韜》中學習掌握兩種神通。   三、完成十人斬。”   ————   PS:三種境界源自王國維《人間詞話》。   本書沒有類似煉氣,築基這樣明確的修煉等級,書中的六大境界是一個人才能的外在體現。   作者學疏才淺,如果不認可作者對境界的描述或對諸子百家有不同的理解,請相信自己。   你是對的,作者君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