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閣第一層,雜記區。 徐中經過一陣翻找後從書架中抽出了一本書——《天玄界境界分析及靈氣感知力理論》 徐中快速打了這本並不厚實的書,隻見扉頁上寫著一段話:自古以來,追求境界提升的人們不絕如縷,他們卻總是忘記一個事實。什麼是道?這是幾乎每個修煉之人都難以回答的問題。我想告訴你,我多年以來縱橫天下所總結出來的道理,隻為後來人莫走前人之錯路罷了。 道——修心為上,修身為下。 徐中摸了摸頭,有些不明所以,隻得繼續往下看。 天玄界,自遠古時期始便盛行修煉之道,不過,由於時間久遠,對於遠古時期的修煉係統便所知無幾。 至少,近萬年以來,我天玄界以法修,術修兩者為主要修煉體係。經過無數代人之挖掘,兩者之修煉境界幾乎是相同的。 法修境界從低到高依次為:化氣境,聚靈境,凝丹境,天人境,陸地神仙境。 術修境界從低到高依次為:化氣境,聚靈境,凝丹境,天人境。 法修者往往是靈氣感知力極強之人,他們煉天地之靈氣,加之己身,法力純粹,戰力極強。而術修者,他們靈氣感知力較弱,隻得借助祖先之靈力,加修己身,靈力相對駁雜,戰力比之較弱。 傳聞,這片天地原是隻有法修者的,他們一身靈氣,縱橫天地間,唯我獨尊。然靈氣感知力較強的人畢竟是很少的,大部分凡人都沒有修法的天賦。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個術修者誕生了。 第一個術修者,名諱已不可考。我們現今隻知道,他出生在一個非常強盛的法修家族,然而他卻沒有遺傳到父母優秀的法修天賦。因為他的靈力感知度很低,所以他早年經常被家族裡的年輕人所嘲諷。當然他並沒有因此而自閉,他反而專心研究如何使自己能夠修煉。 不得不說他確實是個天才,在家族裡所有人都不認可他的情況下,他成功了。他研究出了新的修煉體係——術修。 當然,這也有巧合的因素,他是在一次家族聚會中偶然發現,自己可以跟祖宗留下的遺物產生某種聯係。順著這條線,他最終研究出了術修者的修煉方法。 即通過用自己微薄的靈氣去溝通自己血脈深處的悸動,繼而接引輪回中強大先祖的靈氣,並將其融入體內。待融入成功,術修者便可以開始與法修者一般修煉了。 但是,術修者畢竟借助的是祖宗之靈氣,築化氣之基,以至於術修者雖然前期修煉極快,但到了聚靈境突破速度就會漸漸慢下來。一般來說,跟據所溝通之祖先的實力,術修者一般都能修煉到聚靈境,凝丹境較少,而抵達天人境便已是鳳毛麟角了。因為至少要到凝丹境的法修祖先才能夠被溝通。境界太低是沒有資格的,因為靈氣太弱,不起任何作用。 正是由於這樣,術修者雖然前期強,但後期由於自身靈氣過於駁雜,以至於終究無法突破至陸地神仙境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但術修的出現,確也極大的促進了修士數量的提升。 在之後的發展歷程中,術修者們發現,自己的靈魂能量要強大一些,而且,似乎由於祖先靈氣的介入,自己的靈氣掌控力也比較強。 再參照世俗中的藥劑,藥丸,繼而在整個天玄界中由術修者們創造了一個新職業——煉丹師。之後,練器師,陣法師等也接踵而出。 要知道,在這之前,法修大能們的鬥法從來都隻是法術能量的對轟,不會用那些對敵人一點威懾力都沒有的冷兵器。法寶的出現,使得修士們的戰鬥手段多了起來。丹藥的出現,讓修士們的傷亡率大大降低,以至於後來,在界域戰爭中修士們能夠無所畏懼,大展身手。以至於界域戰爭勝利後,人類還能夠保住南域以及東域的領土。可以說術修的出現真的是極大的改變了天玄界的修煉係統。 當然,術修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自己祖上八代以內必須要出現至少到達凝丹境的法修者,否則後輩是根本無法修術的。 所以,現今的家族修煉體係基本上都是:法修為體,術修為用。 總結起來就是:法修主修身,術修主修技。 接上文,對於靈氣感知力,我們知道,隻要不為零,都可以修術。而靈感等於60就到達了修法的最低標準。 當然,靈氣感知力也有兩個極端,一個是靈感為零,一個是靈感為100。 “看到這,徐中的心掉進了嗓子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我們先說靈感為100,這種人可以說是天選之人,天命之子,天生奇才。我們稱這種人所具有的這種體質為先天道體。 先天道體是天生的法修之神,修煉進度一日千裡。對於先天道體來說,突破至陸地神仙境界隻是時間問題,絕沒有瓶頸可言。當然,上帝為你打開了一扇門,也會為你關上一扇窗。先天道體由於極度吸引靈氣,他們反而難以突破陸地神仙,破碎虛空羽化而飛升。 徐中心中突然冒起一個大大的問好。這個世界也有上帝?感覺怪怪的,以後再去查一查,先接著往下看。 另一個極端自然是靈氣感知力為零了。這種體質被稱為——天絕之體。意思是,身具這種體質之人絕對沒有修煉的可能。連靈氣都感知不到,怎麼修?連修術的機會也沒有! 看到這,徐中突然絕望了,他已經說服不了自己了,自欺欺人一時爽,可是現實卻是血淋淋的。徐中有些控製不住自己了。直到…… 嗯?這最後一頁怎麼還有幾行小字,徐中繼續往下看。 當然,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事無絕對,總有一線生機。經過我的研究,天絕之體具有一種一般人所不具備的性,一種自然之性,我稱之為道。 所以針對這種體質我也開創了一種新的修煉體係——道修。哈哈,當然,我沒有實驗過,也不知這有沒有用。 總結起來:道修修心,方法是悟,無中生有,道悟無中。 放下書,徐中既高興又不解。何為修心,悟?無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