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靈脈(1 / 1)

餘風此次回返千山州,並非是去鬱嵐城,而是南朱部所在的星靈城。   此城位於該州西部,坐落在一塊由徹天神水沖積而成的平原上,與兩殿的日曜城相隔不遠。   城分上下城,不過兩城的分隔沒有那麼明顯,兩邊皆有凡人居住。   餘風的南朱部占去了上城最大的一片區域。當然,用於奉祀神主仙尊的七殿除外。   南朱部所在的殿群統稱南朱宮,宮內正中靠前的建築便是用於供奉南朱星君神位的祈安殿。   此時,餘風正站在大殿中央看著那高居在金玉底座上的神位沉默不語。   神位主體玄黑,上以朱筆書就神文,篆曰:   九靈清神誅邪星君。   打量片刻,餘風將一縷心神化入其中,而後直往用於處理專門事務的諸殿行去。   後麵的殿群與他之前在神沐城所見的天罰殿布置相仿,不過規模小了很多。   轉悠片刻,餘風進到了南朱宮的主殿:承天殿。   此時千山州南朱部治下的諸神將、遊神皆已聞訊趕至,餘風入殿時便見到近百位各司神靈整齊肅立在殿中。   緩步往殿中正位邁去,他臉上無一絲情緒顯露。   落座,司掌禮儀的遊神宣讀神諭,而後諸神叩拜,迎位......   一係列繁瑣的儀程做下來,餘風臉上雖未現出絲毫不耐,心下卻逐漸感覺有些無趣。   好不容易走完全部流程,他便讓諸司遊神退下,留下十幾位神將商議事情。   準確的說是十一位,四位神將,七位神使。原本十八位的編製一場行動下來隻剩下一半多點,看來這神靈也不好做啊。   餘風掃了眾人一眼,讓他們自陳姓名、能力。   陸行天等四位神將他之前已經接觸過,自不必多說,另七位神使除何漣外均是不擅長戰鬥之輩。   能力都點在了追蹤尋跡、查驗測謊、推算計量上。   餘風心下一想,這倒是挺合理的,畢竟南朱部不僅負責對外征伐,也有對內監察之責。   這些神使不適合戰鬥,在處理各項監察事務上卻是長項。   略一點頭,他也不對幾位神使各自負責的事務做什麼乾涉,口中道:   “凡間王朝有新君即位便大赦天下的習俗,不過我不喜隨意赦免他人罪業,這便大犒有司吧。   “自今日起,凡我千山州南朱部神靈,每人每年的奉給均增加一成。另,前任杜星君留下的諸多物事和功勞積攢,我一分不取,諸位可分而取之。   “另,我南朱部一切事務暫時照舊,諸般規則條律均依循前例,暫不做改易。   “另,不日我將外出執行機密事務,殿中一應事務,小事可自決,大事需眾議,至於更大的則報由天罰殿星君請其裁決。”   吩咐完一乾事項,餘風沉默掃視眾人片刻,又道:   “諸位若無要事上稟,就先退下吧。”   “稟星君,不知我部缺失的神將該如何補上?”   駱玉秋開口問道。   餘風打量她兩眼,沉聲道:   “此事等我回來再議。”   “是。”   知道了餘風的態度,駱玉秋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見無人再出言,餘風便瞑目不再開口,眾人皆依言拜退。   等到殿中隻剩他一人時,他才輕嘆一聲,隨即起身朝星君居所之地行去。   一州星君確實是大權在握,而一言可決千萬生死更是讓人心潮澎湃。   不過醉心權勢、分心俗務對修行沒有半點益處,反而會徒耗時光。   他既已決定潛心修煉、立誌達到神主之境,這些神道的權位職司之類的事物,他就必須得放在次要的地位。   結丹是修行的首要之務。   不過現在他的修為還未臻至陰神圓滿,還需要一段時間的修行才行。   至於閉關修煉之所,他心中早有定計,就是那處新生的靈脈。   那地方既然能冒出靈脈來,想必應是別有妙處,說不定在此處修行起來會更加迅速。   且此處的各種奇花異草均還在生長階段,他以木行功法強行催生的同時也可加強他對功法的掌控。   不過以人力強行催生,而非自然生長的成熟,長成後的功效應該有些差別才對。   畢竟野生的和家養的總是有所不同的。   暫不理會這些,他對薑微五人稍作安排,再接過南朱星君一應的重要物事,便閉關去了。   第二日,待他去日曜城向兩殿報道後,便獨自前往那處靈脈所在。   當然他並非直接向其進發,而是改頭換麵後,又在千山州內兜兜轉轉了將近一個月,才繞到了目標所在地。   經過這些遮掩,這地方被發現的時間應該會推遲不少。   他並不認為這地方以後不會被人找到,但至少在他結丹之前,最好不要暴露人前。   此時餘風正藏身在一片荒山密林之中,這月餘以來他除了趕路之外也不是沒有他事。   在損失血劍和金丹兩件寶物的情況下,他的戰力已經退化到了和他修為相當的層次,因此,祭煉寶物、提升戰力就成了他當前最緊要的事情。   從上次行動中得來的幾件星君級法寶,他已經進行了初步的祭煉。   雖然還無法發揮其全部威力,但暫時以之禦敵是不成問題的。   三件法寶,一名南離洞淵劍,為萬年赤靈炎精精煉而成,劍氣自帶火靈血煞之力。   一名兩儀玄天罩,乃是一件不錯的防禦法寶。   最後則是六魂心鈴,六魂並非是說其內有六個修士神魂,而是可操控修士的憂思悲恐驚五種情緒,以及清明自身神魂的作用。   法寶之外,便是對敵之法。   之前他深刻反思了與紅洛等人對戰時的問題,知道自身缺乏強力的正麵對敵之法,便特意在易心閣兌換了一套劍法,名為《忘心三劍》。   這套劍法出處不明,在招式的繁復變化和劍勢力道上都不算出眾,但它最大的特點是快,極致的快。   鬥劍講究快人一步,先人一招,此套劍法便是舍棄其他優勢,隻追求極端的快。   劍法共分三重,忘物、忘我、妄死。   忘物是說對敵時忘記一切外在,隻專注於手中之劍,一心於劍,方能劍出無影,迅若奔雷。   忘我是指忘記自身的一切念頭、情緒、得失,隻將手中劍係在劍下人之上,有的放矢方能一擊破敵。   忘死則是不顧自身性命,即使自己身死也要將劍刺入敵軀,乃與敵偕亡之技。   但練劍之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餘風也知道短時間內要想劍法大成幾乎是不可能的。   收起手中血紅長劍,他轉而取出那件兩儀玄天罩。   此物雖有罩之名卻無罩之形,外表呈球狀,表麵並非封閉,而是略有間隙。   整體細看之下,是由球心散發出的一根根在尾部結成蛛絲狀絨毛花傘的細莖匯結而成,看起來就像一朵蒲公英。   不過它並非隻有白色,而是黑白相間,雙色分布有種奇特的韻律。   餘風以神念馭之,法寶上的絨傘便根根脫離,覆於他周身重要竅穴之上後再瞬間隱沒。   如此他也算是有星君級防禦法寶護身了,接下來去探索那處靈脈也安全不少。   收起手中孔洞密布的圓核,餘風調息片刻,便往密林另一邊的山穀行去。   山穀不大,在穀澗縱橫的千山州無甚出奇。   穀中密織著此界常見的鱗蛇藤,此藤劇毒,可用藥。   餘風此時重寶在身,倒也不懼這區區凡物。   以神識觀照片刻,他找準山壁與穀間平地相接的一個位置,穿藤而過。   掩映在藤蔓下的是一處向下傾斜的半人高甬道,其間植物根莖纏繞,光線極暗。   行不過半刻,餘風眼前便光線大亮,他微凝心神,長劍在手,緩步朝甬道口邁去。   三兩步踏出甬道,入目的場景他早已以神識一覽無餘,與他在鬱嵐城以仙陣觀照時一般無二。   這是一個最寬處僅有百丈的地下洞窟,洞中最高處約有三十丈。   洞中略顯寒涼,氤氳的薄霧在一汪小水潭上方起伏流動,水潭邊上各種奇花異草競相生長。   不過洞中沒有陽光射入,內中的光線都來自於洞窟石壁上的發光菌絲和倒垂著的白玉晶石。   打量片刻,見洞中再無其他活物,餘風尋了潭邊的一塊青石坐下。   運轉功法片刻,他心頭一喜,此地確實像是專門為他準備的修行寶地。   這地方元氣與外界差相仿佛,但生長著諸多靈草的靈脈卻是他這類修木行功法的天然修行勝地。   這類靈脈一般蘊藏著巨量的天然木行靈氣,他若借此修行,可直接省去將元氣凝萃成靈氣的苦功。   且天然的木行靈氣乃天地自然孕化,若是將其吸入體內運轉煉化,還可起到洗練肌體、改善資質的作用。   有如此寶地修行,他的修行速度怕是憑空提升了三五倍不止。   稍稍平復心中興奮,餘風轉而掃視起周圍的靈草來。   潭邊的空地不大,但仍生長數量不少的各類靈草。如他最在意的過心花就有幾十株之多,其他的諸如寒髓草、碧血藤、紫玉鈴蘭等也是不少。   更讓他驚喜的是,裡麵竟然長著幾株玄陰木靈芝,這靈芝一旦生長年限超過了一千年,便能以之製成可增加百年壽元的九轉祈命丹。   不過眼下卻是不成了,此處靈脈新生,這些靈草也隻是剛冒出來,即使有木行功法後天催生,要使之具備千年功效也並非易事。   好在他現在不缺壽元,對這類延壽丹藥也沒有強烈的需求。   收回目光,他再看向那一汪碧水清潭。   寒潭透徹,將餘風的倒影和石壁上的光影完美復刻,除了一樣事物。   那是水麵上飄著的一朵蓮花。   蓮呈九瓣,主體絳青,邊緣隱現幽藍,中心未見蓮子。   餘風細看之下,卻見其無根亦無葉,就這麼憑空飄在水中。   觀摩片刻,他不知其是何物,也不好隨便去觸碰它,便暫時不作理會。   將水中諸物一一查探,他發現其中確實再無其他活物,便將目光移向來時的甬道,尋思起防護法陣的布置來。   對於陣禁之術,和符法一樣,也並非他所長。   不過好在他早有先見之明,提前在神沐城兌換了一套防禦陣法。   此間,隻需按照固定的馭使法訣,便可將其完整布下。   這陣法不是什麼上品,但能防住金丹中期全力一擊,也是很不錯了。   諸事準備完畢,他凝聚心神,法訣運轉,周身靈氣湧動,按照預定的節奏進行潛修前的最後工作:清除體內的暗傷隱患。   之前幾場戰鬥留下的明傷雖已盡數痊愈,但暗創仍需仔細梳理解決,比如他左臂的斷連處。   短肢在接續和調養之後雖然已經盡復如初,但在靈氣的運轉上還是有些許滯澀。   之前他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手段處置,不過眼前這靈脈卻是直接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以同種質性的天地自然靈氣淬體,確實沒有比這更好的療愈滋養肉體之法了。   先將自身凝練的靈氣清出體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引外間靈氣入體,使之周天流轉運化,再導引其精華至暗創所在,如此便算是一個流程。   而將這一流程重復了足足一個月,餘風才感覺全身靈氣運轉無礙,體清神澈,宛如新生。   然後就是提升自身修為了。   陰神境的修煉之法,是以靈氣鍛魂,使之壯大圓滿到可以自由出竅神遊而不被天地元氣所傷的地步。   如此,在結丹之後,便可以金丹所提供的源源不斷的靈氣供應神魂無限期出竅,當然出竅的距離是有限製的,一般是神識所及最遠距離的兩倍。   以《木衍長生經》上的正統法門錘煉陰神,再佐以天地自然靈氣滋養,餘風便開始了漫長重復的潛修之路。   當然在修煉之餘,他也沒忘記以木行功法催生過心花這件結丹輔助材料。   修為境界的提升自然需要長時間的閉關修煉,不過餘風沒想到的是,這次閉關,一去竟長達三年。   此次提升境界,沒有上次那樣有聚神寶珠和木行金丹兩樣寶物相助,自行修煉起來確實緩慢艱難了不少。   不過也不至於慢了這麼多才對,他思索片刻,心道那沐影所說的‘靈肉不諧’四字果然非是虛言。   他口中輕嘆,旋即又重振心神。   想那麼多也沒什麼意義,事已至此,也隻有全力修煉精進這一條路了。   如今他歷經三載苦修,已經登臨到陰神圓滿之境。   且過心花已有七株成熟,足夠結丹之用。   諸事齊備,他便要正式開始結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