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空穀幽林(1 / 1)

天意?   若真是一心追求所謂的超脫自在,又何懼天意壓身?   “天意難違?光陰就可追了?”   “為何要追?”   餘風一時噎住。   雖然他能想到不少理由反駁,但逆轉時光這事,牽扯的東西可就太多了,這上麵的話題就是窮盡一生都難以說清。   微微搖頭,他直接道:   “道友方才談及,五行宗萬年方可再興。觀道友性情,應是不會為他人做嫁衣才對。如此說來,五行宗定是為道友提供了存活萬年之法,想必這才是讓道友改換門庭的理由吧。”   洛騫臉上笑意重現:“道友若是願意歸入我方,那延命之法,在下定然悉數相告。”   餘風沉默片刻,道:“與其一人枯坐萬載,餘某寧願重歸眾生囚籠。”   洛騫聞言沉默片刻,嘆道:“道友年輕氣盛,當是不懼天高海淵。隻是今日決定,日後可不要後悔才是。”   見此,餘風不再多言,略一拱手,便運轉遁法,準備離去。   眼下立場已定,但他也沒有立即開戰的打算。而對麵的洛騫不知為何,也沒什麼動作。   不過,餘風身形剛動,他便感覺周身氣息微滯,似有天地巨力壓身。   此時,沐影的聲音也從玉符中傳來。   餘風略一凝神,便照著沐影給的路線往迷霧外圍遁去。   方才和洛騫交談時,一直有將部分心念放入參同玉符,從而讓沐影得以全程旁觀。   他知道沐影為了回返修真界取回門中道藏,定然會全力想辦法回返,隻是沒想到她會這麼果斷。   餘風這邊交談方一結束,她便立刻出手了。   而且一出手便是全力。   禁法之道,強在以一馭萬之上。   製馭元氣,駕馭法理,這些對外部大勢變易的掌控,實是其拿手好戲。   沐影此時使出的便是以一人之身法力,遙控百裡元氣流變之禁法。   雖然她沒有將百裡天地元氣結構盡數理清並握於掌中,但元氣的運轉變化自有其普遍的規律在,她施術時隻需在每一小片地域內布下一個節點,然後使之連結成網,再以這禁法之網去撬動整個元氣空間,自是事半功倍。   近百個禁法節點布下,但她仍無法將這片結構混亂的天地揮灑自如。   不過,她也沒必要做到那種地步。   要將一團亂麻徹底理清很難,但將它們全部碾碎卻極為簡單。   百點成網,整個空間都募的一滯,而後又同時齊齊顫鳴,自天變以來稍有自行平復的元氣結構重歸破碎。   一時間,周邊天地盡皆寂然,隻有湖麵靈氣的燃爆聲空然回響。   此時,湖上的餘風不過才展開第二次遁法。   而另一邊的洛騫神色凜然,身形卻是直往湖中墜去。   雖然施法之人位置身份不明,但他早已感知到對方使出的是何種神通。   此際附近元氣都被對方掌控,隻有暫時放棄遠遁,往靈湖中躲藏才是上策。   湖中靈氣錯雜,不僅難以搜尋,而且靈氣結構不同於元氣,即使再精通禁法,也奈何不了這方靈湖半分。   元氣結構重歸原始,沐影馭使起來便簡單多了。   此時她周身氣息微有浮動,可見使出這一大型禁法也讓她頗耗心神。   餘風遁出迷霧之外,正見她身前玉盤旋動,手中掐訣連連。法決如此繁復,這又是一個大型陣禁神通了。   約有五息之後,她才停下玉指,而這次外界卻不見任何異象產生。   但餘風知道,這五十裡方圓地域的元氣已經徹底納入她的掌控之中了,此時內中一切物事對她來說,都探手可得。   當然,內中的那方靈湖除外。   沐影神通完成,調息片刻,才向餘風看去,口中道:   “道友向道之意甚堅,如此鋒銳意氣,修道定能一日千裡。”   餘風心下搖頭,這跟銳氣不銳氣沒什麼關係,他隻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比起萬年枯寂漂流,重歸神道囚籠可算不上什麼刑罰。如果能將時間縮短,他未必不會選擇留在此地。   “眼下我等能否安然回返還是兩說,未來的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沐道友兩大神通罩下,卻仍不見洛騫行蹤,不知道友是何打算?”   “據道友二人方才的交談,可知洛騫此人必是和秦肅等人一起。而此人雖是天變之後才加入,涉及秦肅核心謀劃的可能性不大,但若能擒下此人,做些詢問,興許能窺見一二隱秘。”   “如何擒下?”   沐影看了餘風兩眼,道:“這就需要道友相助了。五行宗鎮宗法門雖是分為五大支脈,但五行生克變化自有其理。   “道友所修的《木衍長生經》雖隻涉及木行,但如果以木為支點,撬動火行。以湖中火行靈氣質性之狂暴,若是被全麵引燃,帶動其餘各類靈氣產生難以估量的變化,定能逼得洛騫自露行藏。”   餘風微微頷首,這確實是個辦法。   但這方靈湖覆蓋範圍如此廣闊,若是將其全麵引動,自身難免不會受到波及。   沐影提出這一辦法,想必應該還有後手才對。   果然,他又聽女冠道:   “此地元氣破碎,神識無用。道友施展神通時,可根據我布置的禁法節點下手。一些靈氣分布的重點位置我也會在參同玉符中指出,道友可據此自行施為。至於有可能將靈湖徹底點燃這點,道友隻要不使力過度,應該是無礙。”   餘風點了點頭,將心神探入玉符,借沐影的禁法神通將心神漫向四周。   在這個視角裡,他對天地四方的感知不如神識那般清晰洞明,但純以元氣結構的角度來觀測天地,也有一番別樣的趣味。   如果說神識似水的話,此時,他的心神就像一張孔眼無比細密的網,能將天地間一切物事都盡數網在心中,雖然無法觸及每一件物事的全貌,但任何細微的變動都無法逃過他的眼睛。   觀照片刻,他根據沐影示意的位置,心法流過,相應地域的木行靈氣便被接連喚起。   五行木生火,以木引火,還需要一個引子:積炎成焚決。這是他根據論法會上的一些心得結合自身功法自創的一個神通,用在此處確是恰到好處。   靈湖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內中五行靈液已然趨向穩定,但那是在沒有外力乾涉的情況。   此際,餘風以周覆此地的精粹木行靈氣為柴,引燃本就性烈無比的火行靈氣,隻一瞬間,原本均衡的靈氣分布便被徹底打破。   炎火四起,火炬般星散於湖麵之上,又瞬間向四周蔓延。   赤紅靈液第一個氣化,靈氣蒸騰、焰芒跳躍,舔舐上青色,火潮砰聲揚起,直將白色銀光徹底罩住。   兩三息後,這些凝固的白色也寸寸融解,進而化為銀霧,撒入無色靈液之中,滋滋聲不絕於耳。   水汽升騰,火光輝映,在棕色靈液的分割下燃成一格一格的火田。   漸漸的,那棕色也支撐不住,先是一點點化為焦黑,而後又碎成粉末,被翻湧的火潮一沖而散。   而這隻是湖麵上的情況。   此時湖下的情況雖是無恙,但在上方靈液層層盡去的情勢下,用不了多久,這方靈湖便會被狂暴的火海徹底吞沒,最後隻留下一地焦炭。   主導這一切變化的餘風凝立於湖邊半空,心中嘆息連連,這麼多的靈液一朝盡數化為灰燼,也太暴殄天物了些。   在全力操控靈氣開啟炎潮之後,他後麵耗費的心神就沒那麼多,隻需要稍微注意火候,以免將靈湖全麵引爆就行。   也由此,他才有閑打量起旁邊瞑目亭立、凝神感知周邊情況的素衣女冠。   此時她已恢復了本來麵目,容顏絕麗卻不加一分修飾,眉目妍至卻不染一絲凡情。   安若空穀,靜若幽林。   這種靜不是拒人千裡的清冷,也非是心外無物的空寂,更不是看淡世間滄桑的平和恬靜,而是一種讓人心安、寧定,心若無羈、自在自如的力量。   如果這種力量還有一種描述,那隻能是堅定。   沉靜到萬物不加其身、萬事不染其心的堅定。   一切外部世界雖然可能會在她的心潭水麵之上留影泛痕,但時間過去,所有的痕跡都會歸於沉靜,自我安然的沉靜。   餘風無法從這張靜若幽穀寒潭的臉上讀出任何情緒,但卻並不妨礙他在沒有任何製約的情況下與她聯手行事。   回想當時她的天命之說,他覺得,這內中應該還有更多內情才對。   不過眼下卻不是深問的時候,他看了睜眼向自己望來的沐影一眼,開口道:“如何?”   “來了。”   話音方落,便見湖麵火光乍分,從中冒出一個撐著透明光罩的藍袍人影,正是洛騫。   其人久居火海,身姿不見異常,隻是氣息稍顯波動。   沐影朝餘風微一點頭,便當先往湖上飛去,餘風落後一步,也跟上前去。   “不知這位道友是?”   兩方隔著百丈火舌彩霧立定,洛騫沉默片刻,先聲開口道。   “沐影。”   “沐影沐影。”洛騫稍作沉吟,才想起此人來歷,“原來是嫡傳道子駕臨,洛某倒是有失遠迎。”   沐影淡淡回道:   “洛道友天資超卓,足跡又遠涉四海,不僅在修行上廣閱百宗之法,博采眾家之長,在心性上亦算是此界上佳。卻不想仍是懼於神主之能。”   “道友身為傳承道統之人,又何必做這些虛言?若是隻神主一人,洛某雖才具不足,卻也有誌於來日與之一爭高下。但,既入神道,體係覆下,幼時羽翼難張,又何談將來與蒼穹爭鋒?”   沐影平靜道:   “山海雖遠,卻終有盡時。己心若定,又何日不可淩雲?”   洛騫沉默片刻,搖頭道:“說來簡單。”   見此,沐影不再多說,轉口道:   “道友既入五行宗門庭,想必對秦肅等人謀劃知之甚詳,此際道友可願與我等分說一二?”   “沐道友一手‘太玄滅形禁’、一手‘據地十方禁’使來,想必洛某若是閉口不言,今日怕是斷無幸理了?”   沐影不答。   洛騫嘆笑一聲,抬聲道:   “洛某悠遊天下一生,身觀四方,心覽八極。卻不想一朝為求茍活,自縛羽翼。而今囚籠得出,又豈有再返之理?”   “兩位。若要謀求秦肅之事,且來取洛某人頭便是。”   沐影看了他片刻,不再開口,但也並未直接出手,而是示意餘風先行退去。   餘風稍一猶豫,便遁出迷霧之外,片刻後,他見沐影也出得陣來,不由以目相詢。   沐影凝神片刻,方道:   “此人久留不去,必是心有倚仗。且此人神通極多,實力不容小覷。對付這等修士,當避免與之正麵相爭,以陣法困殺才是省力之法。”   “不過,‘據地十方禁’隻能困人,無法傷敵。”   說完,她又看向餘風道,   “接下來幾日,我會以‘斥元銷靈陣’逐寸磨消解離陣中靈氣,還為元氣本原,以此固化封禁,並拆解洛騫存身之基。但此法耗費時日頗多,這幾日,你且在我身邊護法。”   斥元銷靈陣雖屬陣法,但陣禁一體,兩者都是鎮仙門道法的專長。   禁法相對靈活、動態,手法上的變化極多,而陣法則更為靜態、宏觀,多用於某些專門的場合,如護山大陣之類。   簡單理解的話,可以將陣法看做眾多禁法的疊加,但陣法的承載卻不僅限於禁法,如劍陣、符陣等。   餘風微微點頭,旋又補充道:   “此人既入秦肅一方,他有沒有可能會借機向同道傳訊,前來圍殺我們?”   沐影道:   “這倒不用擔心。據地十方禁是以整片天地元氣為基石布下的,洛騫有任何向外的傳訊我都能感知並阻截下來。”   餘風聞言不再多說。   沐影則轉身麵向迷霧,不取禁盤、亦不掐訣,隻瞑目將心神探向陣中,周身氣息沉凝,如淵似嶽。   餘風立於她身旁,隻感覺她周身沉靜倏轉,幽穀寒潭猶在,心湖鏡水卻將整片天地都映照其中,似身與地合、神與天融,她一人便成了這方世界的主宰。   一切元氣都按照她的心意流動生發,一切事物都按照她的意誌各歸其位。   靈湖之上火海翻湧不停,而湖上彩霧越靠近半空其流速就越緩,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直至完全凝立不動,而後又憑空虛化般被外界元氣一點一滴蠶食掉。   將靈氣還原為元氣,若沒有每種靈氣對應的法門,自是極難做到。   但沐影卻是不管這些,隻以周邊元氣強行將靈氣吞食、拆解、同化,這以力破巧的手段雖是借由天氣元氣施為,但身為操控之人,她所耗費的心神自是難以估量。   餘風安靜看她施法,心神卻一直未曾放鬆。   此時沐影心化天地,她自身幾乎處在一個完全不設防的境地,餘風在她身旁護持,自然要全力警惕,以防外人襲擾。   如此,直至兩個晝夜後,沐影心神重歸,沉靜再返,不過她開口吐出的一句言辭卻是讓餘風極為錯愕:   “他自盡了。”   餘風沉默片刻,正欲相詢,卻見沐影微調氣息後,便直接往霧中飛去。   見此,他也緊隨在後。   此時這由五行靈液匯聚而成的靈液大湖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方由灰燼、焦土、晶石等物混合而成的亂石凹坑。   坑中依稀還有未被完全消溶的五色靈氣迷霧流動,似是天地元氣一番饕餮後餘下的殘羹冷炙。   沐影將一筆滔天資財生生煉化成空氣後,臉上沒有任何波動,隻佇立在一方玄色琉璃前沉默不語。   餘風打眼看去,卻見那琉璃高近半尺,表麵光潔如新,棱角鋒銳,狀成八麵,如同一顆大號的黑鉆。   見看不出個所以然,他直接問道:“這是?”   沐影收回視線,語氣平靜,道:   “真靈道韻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