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埋伏”(1 / 1)

劍勢與其他勢有所不同,如張偉的殺意,金承海的移山都是對外施加影響,劍勢則是對內提升劍法威力。   劍勢的效果與執劍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執劍之人勇猛、霸道,劍勢就如猛虎下山、蛟龍出海,執劍之人靈活、智慧,劍勢就如鷹擊長空、狡兔出窟。   張偉的劍勢如同毒蛇出洞,無聲無息,瞬間致命,飛雲劍法在劍勢的加持下越發詭詐,讓人捉摸不定。   這次提升的效果是明顯的,就是導向性讓張偉有些不滿,這劍勢怎麼看都有些陰險,領悟這種劍勢的意思是自己不夠光明磊落嗎?   偏見!   絕對的偏見!   穿越以來,張偉哪次行動不是符合係統要求的?難道正義值會說謊嗎?絕對是手裡的劍對自己誤會良多,看來青鬆劍與他的緣分盡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別了,青鬆劍。   青鬆劍得自送寶童子李青山,經過一年多的戰鬥其實早已不堪重負,張偉自己找了個理由想換一把。   衙門裡有不錯的寶劍可以兌換,倒也不用功勛,就是價格不菲。   還好張偉兜裡有點錢,於是花了一萬五千兩銀子換了把能承受先天真氣的寶劍寒光劍,劍名取一劍寒光十九州之意。   飛雲劍法升級到大宗師級,再加上劍勢的加持,張偉有把握能短時間內拿下武敬亭,作為自己的第一個先天目標,希望他能給自己一些驚喜。   要殺武敬亭其實不太容易,因為作為先天家族,武家高手不少,張偉不可能大搖大擺地沖進武家,擊殺武敬亭,那純粹是找死,蟻多咬死象,更何況人家不是螞蟻。   因此可以選擇的方式隻有刺殺這一項,這可不是喜歡刺殺,而且不得已而為之,張偉安慰自己,這是為民除害,不要太拘小節。   作為武家老祖,武敬亭一般很少出席活動,外出行動也有很多人跟隨,張偉觀察了半個月,沒有找到合適的刺殺機會。   當然,這半個月的時間也不是白混的,張偉通過手下打聽到了一個消息,武敬亭每年清明節後第二天,都會去一趟慶州城外,據說是祭拜一位朋友,這種事情比較私人,隨行人員肯定不多。   此時距離清明節還有七天。   ......   七天後。   清明節。   慶州並沒有下雨,因此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景象。   這個世界的清明節和上輩子差別不大,都是祭拜先祖和親人,祈求先祖保佑平安、健康和幸福。   張偉這輩子的親人死於災荒,想祭拜連墳都沒有,上輩子的親人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張偉並沒有祭拜。   清明節六扇門也放假,因此張偉白天就離開了慶州城,武敬亭外出的路線已打聽清楚,張偉打算去踩個點,看看哪裡適合動手。   武敬亭祭拜朋友的地點是在一座無名小山上,山上有一座無名的墳墓,張偉轉了兩圈也沒有發現什麼端倪,也沒有合適藏身的地方,這讓他有些犯難,總不能直接強殺吧?   小山之上植被並不茂密,隻有幾棵稀稀拉拉的歪脖樹,石頭也不多,能遮掩身形的似乎隻有這座麵積不小的孤墳。   張偉繞到了墳墓後麵運起真氣開始挖掘,打算給自己挖一個藏身之處以便於偷襲。   通脈境後期的真氣足夠渾厚,墳墓上的石塊在張偉的爪下和豆腐區別不大,一盞茶的時間,張偉已經挖了一個足夠藏身的大洞。   同時張偉也發現了奇怪的地方。   按理說,一般的墳墓隻是在外圍包裹一層石頭,裡麵停放棺木才對,可張偉挖了得有一米多深,居然還是石頭,這墳該不是實心的吧?   抱著好奇的心態,張偉繼續往裡麵挖掘,又挖了兩米左右,突然眼前一空,顯然挖穿了,張偉連忙跳出地麵,想等裡麵的空氣和外界交換一下,避免中毒。   一個時辰後,張偉找了點枯枝,弄了個火把來到洞口,把火把伸入洞內一照,發現裡麵根本沒有棺材,反而是石梯,石梯蜿蜒向下,顯然下麵還有建築。   武敬亭為什麼在這荒郊野嶺地建一座假墳?而且每年都來一次,顯然下麵的東西很重要,這引起了張偉的興趣,但張偉並沒有現在下去探索的打算,誰知道下麵有沒有機關什麼的,等乾掉武敬亭再說吧。   這種狹窄的通道隻能容納一個人,還有比這更適合偷襲的地方嗎?   張偉開始清理自己弄出來的痕跡,盡量讓通道恢復原樣,同時在洞口處,隻留下了一層薄薄的石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方便突襲。   有道是破壞容易,修復難。   為了這麼一個偷襲的地方,張偉整整忙活了一天,直到天都黑了才基本準備完畢。   張偉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也沒有幻術陣法之類的東西遮掩,偽裝的痕跡如果仔細觀看的話,還是能發現的。   不過問題不大,張偉也隻是需要一個接近武敬亭的機會,最好能傷到武敬亭,這樣乾掉武敬亭的把握會更大些。   解決了生理需要,張偉鉆進埋伏地點打坐,忙活了一天,他需要調整狀態應對穿越以來最強大的敵人。   第二天早上。   三個身影騎著快馬從慶州城東門出發,一路馬不停蹄地向著無名小山趕來,來者自然是武敬亭。   與武敬亭同行的是他的三兒子武正蕭和小孫子武弘誌,武弘誌天賦不錯,二十七歲突破了通脈境,是武家的重點培養對象。   一個時辰後,三人抵達了無名小山山腳,翻身下馬。   武正蕭和武弘誌提著一些祭拜用的東西,跟隨著武敬亭步行上山,三人並沒有用輕功,而是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無名小山並不高,一炷香時間過後,三人來到了墳墓前開始祭拜,蠟燭、紙錢、水果、臘肉,儀式感滿滿。   武敬亭焚香祭拜後,武正蕭小聲說道:“父親,沒人跟蹤。”   武敬亭再次看了看周圍,確定沒有人才走向墓碑,一掌拍向墓碑側麵的一個凸起的花紋之上。   一陣機關聲音響過,墓碑後麵出現一個地洞,武敬亭直接走了進去,武正蕭和武弘誌在外麵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