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初涉修行(1 / 1)

更妙的是,除了練氣境的修行法門外,太虛元道經後麵,還附帶著兩門法術。   一門叫“凝氣成箭”,是將靈氣聚在指尖,如射箭一樣發出的禦敵之法。   一門叫“禦氣疾行”,是將靈氣聚在腿部穴竅,用以提升速度的身法。   這兩門法術,聽著名聲不顯,卻是實打實地修家手段,實用得很!   當然,法術再好,也得有靈氣才能施展。   要想吸納靈氣,就得先修煉根本功法。   沈沐雖然懵懂,卻也知道修行功法的重要性,不敢怠慢。   此處荒山野嶺,環境雜亂,並不適合修行。   所以他沒有貿然修煉,而是收拾一番回到榮山縣,將之前答應張鐵柱的東西兌現。   處理完這最後一樁事後,他連夜回了郡城。   一回到家,他便沐浴焚香,將自己收拾得乾乾凈凈。   然後關緊門窗,捧著太虛元道經讀了幾十上百遍,不知晝夜地讀,不知疲倦地讀。   直到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之後,他才正式開始。   根據太虛元道經所說,人若想修煉,就必須先有靈根。   靈根無形無質,誰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長什麼樣。   但它卻是修行的基礎,隻有身具靈根之人,方可修行!   若是沒有靈根,連萬法之源——靈氣,都無法感應,更別說修煉了。   和世間萬物一樣,靈根也有優劣之分,從低到高,依次可分為下、中、上、極、天五品。   沈沐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品級的靈根,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靈根。   隻能懷著忐忑的心情,用實際行動檢驗。   他讀完最後一遍,放下太虛元道經,按著經中的記敘,閉上眼睛,屏氣凝神,開始感應天地靈氣。   根據太虛元道經所說,大荒世界的修行之道,分為練氣、築基、金丹、元嬰、黃庭、出竅、渡劫、合道、大乘九個境界。   每個境界之中,根據修煉內容的不同,又可分為若乾階段。   比如第一個境界,練氣境,就分為九層。   分別對應皮、膜、血、肉、筋、骨、髓、五臟、六腑九個身體部位的淬煉。   隻有把這九個部位淬煉完,修行者的身體才能承受靈氣的沖擊,才能吸納更多靈氣,施展更厲害的法術。   其實在練氣境之前,還有一個步驟,便是感應靈氣、打開丹田。   隻有感應到靈氣,才能吸納靈氣;隻有打開丹田,才能儲藏靈氣。   這兩個步驟,才是一切修行的開始,極其重要。   隻因它們耗時不長,都是一哆嗦的事兒,才沒有被列為單獨的境界。   而判斷一個人有沒有靈根,適不適合修行,隻需看他能不能感應到靈氣就行了。   感應不到靈氣,連最基礎的一步都無法邁出,後麵一切,自然是空談。   沈沐收斂心神,按著太虛元道經的記載,不斷進行著有節奏的呼吸。   一開始,他還不覺得如何,隻是感覺心思浮躁,難以寧靜。   但很快,他就陷入一種奇妙的狀態,周圍的一切,仿佛在一瞬間消失了。   他處於一片寂然無聲的天地之中,無數白色的霧氣,在天地之間飄蕩,時而聚合,時而離散,仿若高天之雲,又似海中水波。   這些白霧,便是靈氣!   “哈哈哈,我感應到靈氣了,我果然是有靈根的!”   見到茫茫白霧,沈沐確信自己可以修煉,心中不由大喜。   豈不料,這一高興,便壞了心境。白霧忽然消失,奇妙空間也寸寸碎裂。   沈沐再也無法保持那種奇妙的入定狀態,心思再次浮動起來。   “修行者要心靜、神定,要有高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移的定力……”   “我的心境,還是差了些。”   沈沐睜開眼,長長地吐了一口濁氣,卻不覺得氣餒。   花了一段時間,收斂心神,閉上眼再次嘗試。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一次,他比上次更快進入狀態。   四周的一切突然消失,白茫茫的霧氣突然出現。   這一次,沈沐可不敢再亂來了,他按照太虛元道經的記載,以心神溝通靈氣,將其引入體內。   靈氣受到心神牽引,如潮水一般,匯聚到沈沐身旁。   一接觸到身體,靈氣便透過體表十萬八千個毛孔,深入血液之中。   沈沐心神凜然,將體內靈氣匯聚到一處,然後引導著他們,朝小腹行去。   小腹處,便是修行者最重要的部位——丹田!   丹田其實是位於人體之中的一處異空間,天生閉塞,有一層丹田壁擋著。   隻有以靈氣沖擊,方能沖破丹田壁,打開那處異空間。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   有些人天生就沒有丹田壁,丹田洞開,寬若江海。   那種人,基本上都是修行道上的好苗子,一經發現,便會引起哄搶。   他們修行起來,也比其他人更快,簡直稱得上事半功倍,一日千裡。   沈沐顯然不是那種人。   引導著靈氣抵達小腹後,他便清晰的感覺到,靈氣被某種東西阻擋,再也無法前進。   那阻擋靈氣的東西,便是丹田壁了!   現在沈沐要做的,就是不斷匯聚靈氣,一鼓作氣,沖破它!   這個過程很危險,必須小心,稍有不慎,就會損傷經脈,影響到後續修煉。   沈沐打起精神,一心二用,一麵控製著小腹中的靈氣,一邊引導更多靈氣進入丹田。   隨著靈氣進入,小腹處的靈氣越來越多,沈沐隻覺得小腹部位,隱隱有些脹痛,像是憋了一泡尿。   他可不敢在這時候放水,繼續匯聚靈氣。   到了再也無法忍受的地步,他才控製著靈氣,開始沖擊丹田壁。   轟!   第一下,紋絲不動。   轟!轟轟!轟!   連著數十下,丹田壁終於開始搖晃,仿若即將崩潰的堤壩。   見此情形,沈沐大受鼓舞,催動靈氣越發地賣力。   又是數十下,隻聽啵地一聲脆響,小腹處似乎有什麼東西破開了。   原本堆積在一起,無處釋放的靈氣,此時就像找到了通路,一股腦的湧進了一處無邊無際的空間。   丹田,開了!   沈沐見狀,鬆了口氣。   開了丹田,才算正式走上修行之路,接下來,便是水磨的功夫。   要不斷用靈氣淬煉全身各個部位,平時不用,也要將靈氣存在丹田之中。   到了這個階段,靈根的作用就完全體現出來了。   下品靈根,最多隻能吸收兩成感應到的靈氣。   中品靈根,最多隻能吸收四成感應到的靈氣。   上品六成、極品八成。   至於天品靈根,感應到多少就能吸收多少,來者不拒!   吸收的靈氣越多,淬煉身體的效果就越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就像人吃飯一樣,吃一樣的食物,消化功能好的人,總比消化功能差的人長得壯實一些。   沈沐試著吸收了一下,大概能吸收四成感應到的靈氣。   也就是說,他是中品靈根,資質不算特別好,但也不算差。   當然,靈根極其稀有,無論什麼品級,都是非常難得的,千人之中,往往才會出一兩個。   沈沐的中品靈根,放在天才紮堆的修行界,可能算不了什麼。   但放在整個大荒世界來看,卻也可以說是小天才了。   他很滿意自己的資質,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接下來數月,他一直在刻苦修行,上午練功,下午練習法術。   隨著修行的深入,沈沐發現,自己的食量變得越來越大。   以前他最多,隻能吃兩碗飯,再多就會吃撐。   但修行之後,他一頓就要吃五六碗,食量足足翻了兩倍!   他猜測,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身體經過淬煉,變得活躍強壯,需要吸收更多養分。   這也正常。   為了補充養分,他便更改了自己的食譜,開始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   山珍海味、牛肉羊肉……   靈芝鹿茸、熊掌虎骨……   什麼補他就吃什麼!   如此吃法,自然極其耗費錢財,但沈沐卻根本不在意。   他能變身,可以去海裡尋寶,還能捉一些珍貴魚種。弄一些錢財,還是很輕鬆的。   因此在修煉之餘,沈沐也會去找一些寶物,賣給珍寶軒的掌櫃趙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