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分紅(1 / 1)

老燈先生 穀天一 5834 字 2024-03-17

金蘭酒店二樓的會議室,是三間客房打通後改建而來。   不僅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茶室,屋內會議室最多可容納三十人。   東側墻壁上,掛著隆興地產公司六個大字和公司徽標,底下是一塊五十寸的顯示屏。   八米長,兩米寬橢圓形的棕色原木會議桌,加十把軟皮椅子,已經有了一絲大公司的氣派。   原本呂濤還要學著電視上,加話筒和鮮花,被老燈好一頓訓斥,也就再不敢提及。   上午九點,當龔珍珍走進會議室,老燈、張國勞、梁海東、洪文智、呂濤、穆文哲、蔣衛國都已就位。   一年時間,昔日還在地攤吃包子的一群人。   除了龔珍珍、穆文哲、蔣衛國三人,其餘眾人都如同在夢中一般。   剛才在茶室,眾兄弟還在討論分紅數額。   老燈與穆文哲早就知道金額,但不便在會前透露。   最後其他人卯足了勁,喊出了翻一番的期望。   洪文智覺得翻一番有些牽強,但看著微笑不語的老燈,覺得八九不離十。   當時咬牙拿出一萬五入股,還被陳萍數落了好幾個月。   此刻終於要見到收益,如何不心潮澎湃,於是滿懷激動之情看著走進門的龔珍珍。   龔珍珍來到主位就座,放下厚厚的文件夾。   看了眼兩旁的股東,笑了笑說道:“諸位股東,今天是我龔珍珍最後一次,以董事長身份主持會議。   “過完年,我將以隆興地產公司自然人的身份,繼續與大家合作,你們得給我留把椅子啊。”   眾人聽完哈哈哈大笑,一年多來,龔珍珍既是董事長,又是大夥的嫂子,更是全公司的大姐。   她帶領一幫草莽漢子,手把手教授撰寫報告文書,打通各路關節,講解法律法規,傳授人情世故。   用極大耐心和真誠,帶出了一支能獨立完成申報立項投標等一係列流程的地產開發團隊。   好在她身體康健,今後還將與眾人一起打拚,繼續夯實隆興地產公司的基石。   由於喬伊娜在哺乳期,開始的財務報告,也是由龔珍珍來做。   會議開始,龔珍珍代表財務部,對公司四大板塊經營狀況做了小結。   尤其是商住樓和寫字樓,因工程進度僅是過半,尚需大量資金投入,因此隻是簡要做了匯總。   金蘭酒店的經營狀況遠超預期,不管是住宿,還是餐飲,在整個西城老區已經闖出名號。   不僅擁有良好口碑,更是為公司創造了亮眼的業績。   此後便是對十六棟宿舍樓進行了詳細報告,從公司兼並、土地確權、項目申報、地產開發全流程進行了全麵梳理。   這種報告模式,也被呂濤用攝像機進行了全場記錄,今後成了隆興地產公司的會議樣板。   這十六棟宿舍樓為什麼可以進行完工總結?因為冬季室內工程,屬於華興建設集團贈送。   由此為隆興公司節省了一千二百萬的支出,這也是敢於在交房前進行分紅的底氣。   這個將在半年後交房的項目,總投資控製在八點五億之內。   除了綠化尚有三成工程款未支付,僅剩下明年小區水電煤氣等配套管網,與市政管網連接的費用。   這兩項費用,因綠化的保活率養護期為三年,因此不存在提前結款的問題。   第二個是與市政管網連通,因西城商業地產開發,享受與東城開發同等待遇。   所以到時隻需繳納施工費就可,同樣省下幾十萬的增容開戶費。   按照公司關於股東增減利潤分配的規定,僅這十六棟宿舍樓產生的利潤,按照比例,能劃撥出分紅數目就達到了540萬。   這得益於室內工程,隆興並沒有支付成本而產生的結餘。   為此,龔珍珍為此特別做了說明。   眾人聽完,都已是狂喜不已,能分到實實在在的錢,誰還管錢是怎麼來的?   目前公司股金有151股,每股一萬元,鄭金蘭的二十萬本金尚且沒算在內。   這就說明,每股得到的收益將達到三點五八萬元。   拿洪文智的一點五萬的股金來說,他今年的分紅,將達到五點二萬元。   這對於洪文智家庭來說,實打實是筆巨款了。   整個上午,洪文智的腦袋都是暈暈乎乎的。   就連後麵議定鄭金蘭那二十萬本金收益的事情,他也沒聽清楚,隻是跟著說同意。   龔珍珍與鄭金蘭,因為二十萬本金的事做過溝通。   因為她的二十萬,作為私下融資渠道進入隆興地產公司。   加上本人獲得公司內部職位,因此並不享受與其他股東相同的待遇。   但是經過公司會議研究,尤其經過老燈的考慮。   還是給這個八妹一半的分紅,也就是每股分紅一點七萬。   這筆錢從公司儲備金中支出,在今天會議上也獲得通過。   這讓在場的穆文哲非常感動,不僅是因為鄭金蘭得到了34萬元分紅,更是為老燈這種有福同享的氣度折服。   同樣感到震撼的還有蔣衛國,他今天來參加會議,隻是因為下午要確定新的增股比例。   在會議上聽了分紅比例後,他徹底被老燈的氣魄征服了。   像他在華興分公司任經理,除了每月五千多元工資,也僅剩年底萬把塊錢的獎金了。   沒有項目提成,沒有績效考核金。   就連那一萬左右的年終獎,還要在沒有事故和投訴,完成全年進度情況下才有。   哪裡跟隆興地產公司一般,居然拿出三成收益進行分紅。   而且公司職員的工資,都遠超當地同類企業標準。   平時的休班,季度,年度都有不同福利和獎金。   就連梁海東和呂濤這樣的副總,所拿工資和待遇,都超過自己這高校科班生。   與其在華興這種大公司錘煉人情世故,苦熬資歷到老,不如跟著燈哥打拚。   中午在餐廳簡單吃了點飯,雅間櫥櫃裡的酒也沒人嚷嚷著喝。   畢竟一大筆錢即將到手,誰也沒心思去喝酒。   下午的會議繼續進行,主要議題是增股數額,以及公司增資的規模。   目前國內地產公司,注冊資本金兩千萬以下的,都屬於小微企業。   在這方麵,穆文哲與蔣衛國的兩種觀點,讓老燈一度猶豫不決。   依著穆文哲的思路,個人股金可維持在一二十萬的基數。   因為有傳聞,對個人收入的稅法正在調研當中。   未來個人賺錢多,交的稅就多,反而收入不會再有飛躍增長。   而公司的注冊金則增加到兩千萬以上,甚至達到一個億。   從而為公司將來走向全國,甚至國際地產市場奠定基礎。   蔣衛國的思路與穆文哲不同,他在個人股金方麵同意穆文哲的意見。   但在公司增資問題上,反對跨入中大型地產公司序列。   畢竟在國內,擁有競爭力和上市的地產公司,在固定資產方麵都有雄厚實力。   未來有一天,地產開發將迎來劇烈震蕩,地產公司也會遭受市場沖洗。   攤子鋪的越大,風險相應加大。   況且麵臨著原材料不斷上漲的價格,稅務比例的突飛猛進,和詭異高起的地產價格,都昭示著地產行業將進入高暴利高風險階段。   蔣衛國認為,剛剛站穩腳跟的隆興地產公司,無論是人才儲備,資產規模,都不具備進入中大型開發公司行列。   呂濤和梁文東、洪文智贊同穆文哲提議。   他們的理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有錢賺的時候全力抓住機會。   市場不利時,則果斷放手,反正兄弟們也餓不著。   龔珍珍和張國勞則傾向於蔣衛國的提議,從龔珍珍的角度出發,應立足西城老區。   加上自己和老王年齡已大,即便掙錢,也沒有多少時間了。   況且目前,地產公司憑借自己這些年的人脈,在西城還能撐幾年。   一旦公司走出北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即便走進東城開發區,也不是自己兩口子能掌握的啦。   張國勞有極深的主觀意識,去年穆文哲要給他貸款,造兩千噸以上的遠洋漁船。   當時他確實有些動心,但冷靜下來後,便否定了這個想法。   普通的遠洋捕撈船要六百萬起步,還要聘請專業船長船員。   貌似會有更大收獲,但投入如此巨額資金後,偏偏魚貨市場價格無法估量。   走得遠,機會多,風浪也大,根本不是自己這小漁民玩的起的。   最終所有人的目光匯聚到老燈身上,而老燈也陷入沉思當中。   從內心來講,現在公司賬戶裡趴著近三個億資金。   雖說要陸續支付商住樓和寫字樓的工程款,但增資後的審核期隻有三個月。   三個月後,增資占用的資金便可重新使用。   加上正值冬季和春節假期,可以說在資金上不會出現短缺問題。   若是按穆文哲提議,增資後直接邁入大型地產公司行列,那麼在銀行體係內的融資將變得更容易。   所能動用的資金額度將會是幾十,甚至百億級。   設想下前景,確實異常誘人。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隆興地產有目前的成功,隻是在龔珍珍兩口子庇護下走出的一小步。   雖然能有今天分紅的喜慶,但後續的商住樓和寫字樓發賣,仍有巨大的考驗。   路要一步步走,飯得一口口吃。   目前的隆興,還沒有與本地其它六家公司競爭的實力,這一點上,老燈有無比清醒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