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街是水泥板路,但是到村東頭就斷了。 原本這條水泥路還要繼續往東修,畢竟那邊還有個村子,印象中叫永富村。 隻是當年修這條路時,除了上麵撥款,大隊還讓村民出了一部分。 不過這部分是從植補裡麵扣除,也就是農業種植補貼資金。 說白了就是你種田,上頭根據每年情況發放的補助。 所以實際上修路並不需要村民真的拿錢,而且植補並不是都扣掉,隻是拿走分攤的金額。 聽說為了達成村民意見統一,各村乾部做了好久的工作。 最終興旺村和下麵兩個屯的村民統一方向,選擇了鋪路。 但剛才提到的那個永富村則是選擇拒絕,永富每家都簽字表明不同意動用植補。 當時有傳言說,他們不同意的原因,是認定這條路由上頭下令,不動用植補肯定也能建成。 整村不同意,這條路就修不下去,到時候大隊迫於壓力,肯定會將路修過來的。 那時候整村就能既得到路,還能拿到足額植補。也不知道是個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妙招,非常有效。 然後,路就隻修到了興旺村東頭,沒再往外延伸。 一到陰天下雨,道路就泥濘不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連小屁孩都知道。所以後續的情況可想而知。 在喻東海的記憶中,那些人剛開始還很不服氣,說一兩年肯定也得給鋪上,結果十多年過去了都沒鋪上,後來水泥板路擴建和修繕,也沒延伸。 因此那個村子收集很多材料,要讓村支書下臺。這塊就不擴展了,後麵還會提到,因為真的下臺了,不過原因很戲劇性,屬於是借東風。 大夏天戴帽子和頭巾這件事,不會有人說什麼,但若是走在路上手牽手,就很可能會成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你說奇怪不奇怪。 所以喻東海和周曉玉也隻是並肩慢悠悠走著,剛出門沒多久,迎麵便過來一個中年人。 同村人在路上遇見,大多會打個招呼。 但現在尷尬的地方在於,喻東海覺得這人有點麵熟,可就是想不起來這人是誰。 不打招呼又不禮貌,畢竟喻東海是晚輩。 眼瞅著和那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喻東海已經做好打算,隻問候不提身份。 “叫劉叔。” 幸好周曉玉的聲音及時響起。 “劉叔,上地去啊。” 劉叔臉上帶著笑容,“去看看要不要鏟二遍草,好幾年不見長這麼高了,差點沒認出來。你和你媳婦這是去哪啊?” “剛回村子不久,我們四處逛逛。” 簡單幾句,招呼便打完,也不用多說什麼。 路上還遇到了其他人,有男有女,周曉玉總能第一時間就說出來這些人是誰。 “幸好有你啊。”喻東海不禁感嘆道。 “那是啊,我回來這一個多月,又不是真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周曉玉揚起腦袋,十分驕傲。 來到二道街,剛拐過來兩人就看到了那間彩鋼房。 整體藍白的設計,看起來肯定沒有磚房恢宏大氣,但觀感上還是不錯的。 這間屋子隻有老王頭一個人住,屬於是貧困戶的危房改造計劃,所以占地麵積特別小。 隻有一間主臥和做飯的外屋地。 喻東海和周曉玉隻是在外麵看看,並沒有進屋,老人獨居進去也不方便,尤其是空著手。 “還行,比我想象中要好。咱們的房子如果蓋起來,看上去會優於這間,畢竟要大上一倍。” “但也不能太大,不然冬天還是會冷,我覺得一間主臥室,一間副臥室,兩個灶臺,再來一個裝雜物的小屋子就可以了,你覺得呢?”周曉玉詢問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不愧是一家人嘿。”喻東海牽起周曉玉的手,“那就回去吧,從這後麵繞到供銷社,買個米尺好測量數據。” 二道街人就少了很多,走一路也沒遇到啥人。 不過在供銷社後麵的排水溝內,倒是有個身影。 農村的垃圾有兩處投放場地,一種是灶坑,一種就是排水溝旁邊。 那是個看起來五歲左右的小男娃,衣服臟兮兮的,臉上自然也不會乾凈。 他躲在排水溝內翻找著供銷社堆在這裡的垃圾,兩個褲兜裡塞滿了袋裝小食品。 這並不是他從供銷社買來,而是在垃圾堆中翻找到的。 不用想就知道是過期或者變質產品。 離近後,喻東海開口說道,“你是誰家的孩子,這東西能吃嗎!” 那孩子抬頭看了眼喻東海,也沒回話,而是一顛一顛跑開,很明顯他兩條腿沒發育好,走路不正常。 喻東海伸手按了下周曉玉的鼻子,“請求調取這個孩子的信息。” “滴,調取失敗,請驗證權限。”周曉玉還特意裝成機器人的聲音。 扭頭看四下無人,喻東海深情一吻。 “滴,權限驗證成功,科普時間到,嘿嘿。”周曉玉率先沒繃住,笑了起來,“他是小瞎姑娘的兒子。” “小瞎姑娘?” “比我還大幾歲,村長劉勇軍旁邊那家。” “啊,我記起來了。”喻東海瞬間想起此人。 為什麼要叫她小瞎姑娘,因為她媽眼睛也有問題,有些斜愣眼,眼睛上仿佛有層霧氣,看東西不清晰。 小瞎姑娘的父母屬於三代近親,所以她除了眼神不好,還有其他的問題。 比較顯著的是右腿走路會一拐一拐,但好在小瞎姑娘腦子沒受太大的影響,也就比同齡人低一些。 這種情況早些年其實有很多,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各村才逐漸好轉。 和小瞎姑娘同樣的情況,在下裡子屯還有一個,那人情況就糟糕些,二十多歲說話不利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很多事情都不懂,可能隻有五六歲智商的樣子。 回到小瞎姑娘的兒子身上,他雖然腿腳不利索,但眼睛是正常的。 “孩子都這麼大了,他爹是誰啊?” 周曉玉壓低聲音,“不知道。” 喻東海皺起眉,“不會是有人強迫了吧。” “那倒沒有,單純隻是,不知道是誰的。” 這句話信息量有點大,喻東海捋了好一會。 “總不能是,開聚會吧,好幾個人,一起的那種?” 周曉玉搖搖頭,“也不是,你知道小瞎姑娘在通南鎮乾啥麼?” “不知道,這是我知識盲區。” “就是,乾那個那個的。” “哪個?” 周曉玉思索了會,說出來一句讓喻東海大呼無敵的話。 “就是,海鮮共享生意。” 其實喻東海第一時間沒明白這是啥工作,直到周曉玉左手成洞,右手食指單獨伸出。食指在圈內快速做往復運動,喻東海這才恍然大悟。 “臥槽,通南鎮居然有這玩意,啥時候有的!” “你小點聲。”周曉玉伸手扯了下喻東海,“我也不知道啥時候有的,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需求嘛。” “然後咱這地方計生用品也沒那麼普及,在工作期間,難免遇到殘次產品。” “於是乎,漏了,甚至是根本沒戴,就中招了。” “而且小瞎姑娘也不太懂,等發現問題時已經來不及。通南鎮也沒有送子離開的科室,最後就生下來,現在這孩子是由他姥姥養著的。”
第一十九章 滴,調取失敗,請驗證(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