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我剛才的姿勢帥不帥(1 / 1)

每天的通勤客車是早上六點五十多經過。   做飯吃飯,洗漱上廁所等準備流程下來花費的時間還挺多的。   所以喻東海和周曉玉就要五點鐘起來。   為了保持精力,兩人決定晚上早點睡,這樣明天才不會累,並且互相保證不摸摸索索。   隻是突然早睡還很不習慣,兩人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東海,你有發現麼?”周曉玉忍不住先開口說道。   “發現什麼?”   “你今天又沒有跑步耶。”   喻東海沉默了,跑步這東西,一停下來就真的不想再跑了。   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跑了一身汗,在鄉村清洗真的很不方便。   “所以,又加一哦!”   “好,加一加一。不過明天咱倆去鎮上,估計要一整天的時間,就不能算了吧。”   “不算。”   “那,接下來推老房子,收拾各種東西,也是很累的,能不能抵消跑步啊?”   啪。   周曉玉將手拍在喻東海的肚子上,“按你這麼說,每天都有理由抵消呢!”   “這不是形勢所迫嘛。”喻東海抓住她的手說道。   “要不這樣吧,你一次性欠我十個願望,我說啥你就必須做啥的那種,之前關於跑步的約定就此過去,如何啊?”   喻東海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了,“行,我答應過會聽你的話,既然你選擇中斷,那我就勉為其難的答應吧!”   “哎呀。”周曉玉翻身壓在喻東海身上,“這還變成我逼迫你了,你怎麼反咬一口呢。”   “給個麵子嘛,好不好。”喻東海非常願意相信,若是這個約定持續下去,恐怕欠的約定會數不清,記不過來的。跑步這個賭局也會變得沒有意義,不如就此中斷。   “行吧,那這個麵子就給你了,不過要記住,十個哦。”   “放心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都行。”喻東海伸手摟住周曉玉。   “我沒那麼貪心,十個就好了。還有,把你的手從我的屁股上拿下去。”   “這算十個中的一個麼?”   “當然不算。”   “那我就不拿下去,哎呦呦,我錯了,我拿,我拿。”   喻東海完全沒想到,周曉玉會張口咬自己,位置還很刁鉆。   “你再怎麼咬,我這也不會變成你那樣的罩杯啊。”   “你要真是和我一個大小,那咱倆可就做不成夫妻嘍。”   “那能成什麼。”   “好姐妹嘍。”   “行,我的好姐妹,明天要早起,咱倆還是早點睡吧。”   第二天一早,喻東海先起來做了道蛋炒飯,還剩下一些米,就加點水熬成了粥。   大米粥和蛋炒飯,也是一個獨特的搭配。   “曉玉姐,咱去鎮上,要不要買點袋裝鹹菜回來?這樣早上就可以吃了。”   “想買的話也可以,但其實呢,咱家是有鹹菜的。”   “嗯?”喻東海抬起頭,“在哪呢,正好配粥吃。”   “在倉房,不過才醃製不到一個月,還不能吃,需要再等一等。”   “這麼好,我可饞這口了,自己家醃的鹹菜味道比袋裝的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都有哪些呀?”   “醬黃瓜,蒜茄子,豆角,辣椒。”周曉玉掰著手指頭說道。   “有糖蒜麼?”   “這個還沒有醃,主要是壇子不夠用了。”   “那這次去多買點回來,沒想到曉玉姐會這麼多,真好。那再買點~”說到這喻東海突然又停住了。   “買啥?”   “我本想說買點包子啥的,回來可以早上熱著吃。但我覺得,無所不能的曉玉姐應該會包。”   周曉玉點點頭,“的確會。”   “那就行,咱們隻需要買菜就好了,我要吃大頭菜餡的。”   “沒問題,想吃啥我就能包啥!”周曉玉直接應了下來。   吃完飯,收拾好東西,差不多快到點了,兩人便來到門口等待。   想要去鎮上的人都會在這個時間點站在門口。   抬頭望去還是有五六個人的。   不多時,客車便從東邊駛來,司機會按下喇叭提醒。   招招手,客車停下,兩人依次上了車。   “你們兩個也去街上啊。”剛上車便有人打了招呼。   “王叔,我們去買點東西,這不是要準備蓋房子了嘛。”   “行,我也是去買點東西。”   客車上人還挺多的,畢竟這條運載線路,實際上跨了十個村子。   最遠村子的車票錢目前是八塊,像喻東海和周曉玉所在的興旺村,隻需要六塊。   因為這趟路線是上頭的補助項目,承包給司機一家,除了最開始承包給的大額補助金外,每年還有用油補助。   所以車費並不高,這屬於惠民政策,車費自然也有規定。   每個上車的同村人都會互相打個招呼,然後各自找座位坐下。   “剛才咱們村算上咱倆一共上來八個對吧?”喻東海輕聲問道。   “對,八個。”   “六八四十八。”喻東海從兜裡掏出來五十塊。   客車從興旺村出去,還會向北拐向下裡子,然後路過百盛屯,在星海鎮停車三十分鐘,才會繼續出發去通南鎮。   所以這輛客車實際上要晃晃悠悠走將近一個半小時,才能到目的地,慢得很。   前往下裡子的路上,售票員會從後向前收票。   喻東海作為上車的同村人中的晚輩,自然要盡禮節給起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售票員乾了這麼多年,基本上都能認出來每個村的人,所以當喻東海說起村裡人車票時,她很快就找回來兩塊錢。   然後她路過那些人時,還會特意說一句,你的票被後麵那個小夥子起了。   現在售票員還不知道姓名,若是熟悉的話就會說名字或者外號。   這些村民也會轉過頭看看是誰。   “你這孩子,起車票乾啥,也不說一聲。”   “回來或者下次我起哈。”   每個人都會客套幾句。   喻東海則是笑著說,“應該的,沒事。”   無論是出於對同村長輩的尊敬,還是留人情方便家裡有事來幫的私心,喻東海這些車票都得起。   而且也不可能虧,各家各戶有啥事不都是互相幫忙,總有幫回來的時候。   喻東海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家秋收後晾曬苞米,正好趕上突然要下大雨。   天陰起來時,周圍的鄰居就把這事傳開了,一大群人拎著工具去幫著裝。   雨點還沒落下苞米就成袋入倉庫了。   這都是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人情和風俗。   周曉玉坐在靠窗位置,笑嘻嘻地看著喻東海。   喻東海湊過去低聲說道,“我剛才掏錢的姿勢帥不帥。”   “帥呆了,看我眼睛,是不是都冒小心心了?”   “那倒沒有。”喻東海伸手擦去周曉玉眼角的汙穢,“有個這玩意。”   “咦,你咋不早說。”   “我也是剛看見嘛。”   “幸好看見了,不然去鎮上這不是讓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