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幫工和落頭忙(1 / 1)

喻東海沒預料到,自己本來隻是想逗逗她,卻反手被周曉玉強吻了。   並且現在喻東海的雙手被周曉玉雙手壓在頭頂。   周曉玉跨坐在喻東海腰間,整個一兩級反轉現場。   “亞麻跌,亞麻跌,不要啊曉玉姐。”   喻東海故意尖著嗓子喊道。   “哈哈哈,小老弟,叫吧,用力叫吧,你就算是叫破喉嚨,也沒有人來救你的。”   “破喉嚨,破~”   喊到一半,周曉玉又親了上去。   這種被動的感覺也挺不錯的,兩人就這樣用這種反轉的姿勢親吻了許久。   夜深,喻東海摟著周曉玉。   “曉玉姐,你今天早上要說啥啊?”   “沒啥。”   “早上明明都要說了,現在怎麼又不肯了呢。”   “因為明天要早起啊,你還得出力氣乾活,所以今晚要保持精力。我說了後你肯定要纏著我體驗。”   結果就是這些話倒是讓喻東海覺得渾身癢癢。   如此神秘,肯定是個驚喜,不是嘴的話那還能是什麼?   臥槽,不會是~   可情況也正如周曉玉所說,今晚不能折騰太過火,還是老老實實睡覺吧。   第二天,兩人起得很早,放了足量的水,洗衣機中也放了半桶。   前天去鎮上買的乾活時穿的迷彩服和鞋子,昨天下午就乾了,如今被兩人穿在身上。   雖然周曉玉不用乾重活,但一會灰塵啥的起來,還是穿上為好。   大概八點多的時候,喻東海和周曉玉便拎著個大袋子來到老房子大門口。   袋子裡麵裝著很多手套。   第一個過來的人是鄰居張大爺,他手上還拎著一把木頭把的鐵鍬。   別看他已經六十歲了,但在農村,隻要身上沒病,六十歲依舊有把子力氣,還能四處換工。   “張大爺,來給你手套。”喻東海說著遞過去一雙尼龍勞保手套。   乾活時工具是自帶的,但手套就誰家有事誰家發,這手套也不會回收,就直接送出去的。若是乾活中途用壞了,還能換雙新的。   “一晃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你倆小時候四處亂跑,現在都蓋上房子了。”張大爺還略有感慨。   聊天期間,村東西兩頭的大喇叭突然傳來滋啦的聲音。   “今天喻東海家要推老房子啊,沒啥事的可以去幫著弄弄。”   村長劉勇軍的聲音從大喇叭裡麵傳來。   村子這麼多年的傳統就是如此,誰家有事就在大喇叭裡麵喊一聲,然後沒急事的人都會帶著工具過來。   雖然從小到大聽了很多遍,但突然輪到自己,喻東海還有些不適應。   不多時,村子裡的人就陸陸續續拎著各種工具過來。   喻東海依次上前打招呼發手套。   幾十個人聚在一起還挺熱鬧的。   趁著回身拿新手套的時間,周曉玉湊過來低聲說道,“我記誰來幫工就行,你不用費心。”   “好。”   人家來幫忙可不是白乾的,等這些人家裡麵有事,喻東海也需要去幫著乾。   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過來,就需要清點,方便以後應對。   不過畢竟剛回來,喻東海是打算所有人家都去一趟的,若是對方不打算走交情,不回工,那喻東海以後也就不需要幫工了。   這就是農村常見的換工,也有一個口語話的稱呼,叫落忙,lao四聲。   這麼一大堆人聚在一起,看似熱鬧,但實際上還有新的問題。   就是啥時候開乾,從哪裡開乾,誰負責哪塊的活。   這些喻東海可搞不定,這時候就衍生出一個新的稱呼,落頭忙。   這是幫工人中最頂端的那個,負責全場的指揮調度。   落頭忙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乾的,要求還挺高。   首先是落頭忙需要有多種場合的經驗,比如推房子知道從哪裡開始,結婚需要知道整體流程之類的,靠的是從小到大的經驗積累,所以頭忙一般都是歲數較大的。   其次是頭忙得認識村裡所有的人,能叫得上名字,知道對方適合乾啥,這樣方便指揮調度。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頭忙得有一定的威望,隻有受人尊敬,才能在指揮調度時有人聽,得心應手。   這樣的人好幾年都出不來一個。   雖然喻東海許久不回來,不知道現在的落頭忙是誰,但打眼一看就能知道。   落頭忙來的時候不用帶工具,而且一來就有很多人和他打招呼。   當然,不帶工具來的還有一個人,就是村長劉勇軍,他夾著個小包,來就是給個麵子,他也不會上手乾活,畢竟是村長嘛。   不過雖然劉勇軍是村長,但說話還真不一定有頭忙好使,無論是輩分還是威望上,劉勇軍都得先給人家打招呼。   “來了陳大爺。”喻東海連忙跑過去。   喻東海和陳澤周曉玉與陳大爺還算是熟絡,畢竟兩人父母當年下葬禮時,就是陳大爺的頭忙。   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陳大爺還是老當益壯的。   陳大爺手中拿著一個煙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笑嗬嗬地看著喻東海,“幾年沒見,胖了不少啊,果然還得考出去,你和你媳婦可白凈多了。”   喻東海笑著應和。   “行,接下來就交給我吧。”陳大爺順手拿起一個鐵鍬,用煙鬥在上麵敲了敲,“都別扯了,開始乾活。王老二、趙愣子,你倆家不是有大粗繩子麼,帶來了沒。”   “帶了。”   “行,來幾個人把粗聲繞房子~”   陳大爺話還沒說完,就聽到村西頭傳來了機器的轟鳴聲。   抬頭看去,一輛小型的挖掘機開了過來。   陳大爺看向喻東海,“你雇挖掘機了?沒必要吧,這小土房用輛四輪子一拉就倒。”   喻東海搖搖頭,他也不知道啥情況。   這就到村長劉勇軍閃亮登場的時候了,“我把東海要推老房子的事和書記說了,是他調來的挖掘機。不管咋說喻東海和周曉玉都是咱村考出去的大學生,回村肯定要優待嘛。”   這倒是讓喻東海有些受寵若驚了,沒想到書記還惦記著這事。   想當年辦升學宴時,周圍同期人請都請不去,結果到了喻東海和周曉玉這邊,書記孫景鎮帶著大隊的人就來了。   可謂是給足了兩家人麵子。   實際上這些大隊的人,也就是個初中或者高中畢業。   雖然後來通過關係搞到了省內大專或者二本的學歷,但實際上也不太了解喻東海和周曉玉實際考成了什麼樣子,隻知道學校很好。   但村子出了個大學生,他們也有麵,自然會多幫喻東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