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裡麵不包含喻東海和周曉玉。 按理說,瘦猴子和喻東海,拐好多個彎,還沾點親戚。 喻東海的父母雖然沒念過書,卻也知道教育孩子不能欺負人。 但是也會偷偷強調,別人欺負你,就死命欺負回去。 喻東海也不記得是咋和瘦猴子玩到一塊去的,反正關係還不錯。小時候有人欺負瘦猴子,喻東海就會出頭,再加上個周曉玉。 有一次瘦猴子肚子不舒服,下學回家,在門口被其他幾個孩子堵住,然後瘦猴子因此拉肚子裡麵了。 這件事被喻東海知道後,第二天就帶著瘦猴子把那幾個孩子堵廁所打了一頓。 或許就是因為那次仗義出手,讓瘦猴子將喻東海和周曉玉當成了好朋友。 兩家有啥事瘦猴子都不落下,全力幫助。 前一世喻東海有了些許積蓄後,還想著讓瘦猴子去跟著乾。 但瘦猴子也有自知之明,就沒有去。 後來忙起來,兩人也就失去了聯係。 喻東海回來後第二時間就去瘦猴子家裡找他玩,隻是每次去屋內都沒人。 “我也是前兩天才知道你們回來,就趕緊來看看你和姐。哦,現在得叫嫂子了。”瘦猴子嘿嘿一笑,許久未見還有些拘謹。 “沒事,想咋叫就咋叫,咱們不用這麼客氣。”喻東海翻出來一盒好煙,抽出一根遞給瘦猴子。 瘦猴子雖然接過去,卻並沒有抽,隻是拿在手上。 周曉玉找出打火機也遞了過去。 瘦猴子連忙擺擺手,“我拿著就行,不抽。” “這是戒煙了?” 瘦猴子搖搖頭,“沒,還抽呢。” “那就點著唄,來我們這還客氣啥。”周曉玉說著把火打著。 不過瘦猴子還是沒點,“姐不是懷孕了麼,我看電視上說,抽煙對孩子不好,這煙等我回去路上抽就行。” 這孩子打小就善良,而且懂得關心他人,或許這就是喻東海和周曉玉喜歡他的原因吧。 “對了瘦猴子,你現在咋這麼黑,我記得幾年前回來還不這樣啊。”喻東海坐在旁邊問道。 “我今年包了個魚塘,整天在外麵風吹日曬,自然就黑了。還是出去上學好,一個個都白凈。” “魚塘,也挺不錯的,就是南邊那個唄。”周曉玉搭話問道。 “對,我去年年底買的,包了五年。” “現在情況咋樣。” “魚苗才放進去沒幾個月,還看不出來,聽別人說,要一兩年才能回本掙錢。” 養魚塘是累一些,不過養好了也挺掙錢,等掌握了培育方式,一年能賺上不少。 “挺好,那一片都包了麼,裡麵都有啥魚啊?” “都包了,有個十五畝的樣子,主養草魚,混養嘎牙魚。” 嘎牙魚是當地的一個稱呼,實際上這魚學名叫黃顙魚。 這種魚刺少,好養活,適應性強,而且耐低溫。 因為黃顙魚會嘎牙嘎牙地叫,所以都給它起了新名字。 “也挺不錯的,就是你這太瘦了,養魚很累,得多吃點好的。”喻東海伸手拍了拍瘦猴子的背,都有些隔手。 “吃了,現在一天得吃好幾個饅頭呢。” “不能光吃饅頭,也得吃點肉。” “嗯嗯,得吃。”瘦猴子臉上笑嗬嗬的,但尷尬的神色還是沒能掩蓋徹底。 “倒是許久未見,一會中午在這吃吧,到時候咱們仨喝幾杯。” 瘦猴子沒有回話,而是低頭思索了一會。 “這有啥可想的,就在這吃了。”周曉玉見此情況直接做出決定。 盛情難卻,瘦猴子也就點頭答應。 “那你們先聊,我去準備準備。”周曉玉起身。 “不用特意做啥好菜。”瘦猴子開口說道。 “放心吧,都是家常飯。” 現在才剛九點,肉啥的拿出來,大夏天的化得也快。 喻東海和周曉玉都能看出來,瘦猴子這兩年生活得並不好。 畢竟瘦成這樣,來家裡了肯定要吃頓好的。 而且承包下來魚塘也要耗費很多錢,現在估計屬於負債累累的情況。 都說財不能外露,但實際上窮也是一樣的。 像在外打工的那些人,就算沒攢下來啥錢,回村過年也要穿得漂亮利索,見人笑著打招呼,還要發價錢不低的煙,這就是麵子。 但他們每年打工的錢,至少可以生活,若是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這種人說話做事就難免會有些低氣。 瘦猴子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不太敢與喻東海和周曉玉對視,說話聲音也並不大。 坐在板凳上貓著腰,一眼就能看出來是被壓塌的。 什麼時候有錢了,什麼時候脊梁才能挺起來。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村裡的孫二柱子,家裡一屁股饑荒,但整天抬頭挺胸,吃好喝好。 不過現在他並沒有在村裡,說是出去打工,但更有可能是去躲債了。 瘦猴子現在這樣,除了背債,好像也遭到了什麼重大打擊。 所以才會缺少了精氣神。 不過他能想著貸款承包魚塘,就證明他向好的心還在。 喻東海也不打算問他的過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不屬於揭人家傷疤麼。 “怪不得我這幾天去你家,沒碰著你,原來你小子都住在魚塘附近了啊。” “嗯,要照顧魚苗,每天還要定時喂食,晚上還得看著,所以住在魚塘那方便很多。” “以前那個承包魚塘的,我記得不乾得挺好,這怎麼轉手了?” “因為有人投毒。”瘦猴子講了下關於魚塘的這兩年發生的事情。 實際上在瘦猴子承包魚塘前,還有一個外省人先一步承包。 魚塘這個活的確不好乾,畢竟周邊村子的人偶爾會去撈點吃。 但礙於鄉親麵子,也就整個一頓就好,但架不住人多啊。 上上任魚塘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費盡了心思。他想出的招就是每隔幾個月,就往出超低價賣一批。 價格便宜還連賣帶送。 這些魚基本上都是發育不怎麼好的,養下去也很難長夠斤數,不如送個順水人情。 也依賴他找了各村有名望的人吃飯喝酒,這些人回村後也會時不時說兩句好話。 所以周圍村民也就不再去私自捕撈。 這些年那人攢下挺多錢,帶著老婆孩子走了,魚塘就承包給了一個外省人。 外省人一來就直接在周邊架了一圈柵欄,還貼上了私人魚塘,閑人免進。 到了差不多該買魚的時間,有人就還是按照原來的習慣去了,自然被趕出去。 有幾個卡拉米氣不過,就把柵欄弄壞直接半夜偷魚。 有一天被發現,就起了沖突,還報了警。
第四十三章 承包魚塘(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