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高考狀元上大專(1 / 1)

跳級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熱門話題,而我的一躍三級更是讓左鄰右舍有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成為了他們對外閑聊時的炫耀“哎呀,你們說錦鑫啊,我知道,就我們一條街的鄰居,這孩子有出息,才上兩年初中直接都讀高三了。將來啊一定考個好大學。”“聽說了嗎,報紙上都登了,一跳三級,不是跳高,是跳級。跳級你不知道啊,算了不跟你說了。”在他們對外談論的同時也難免對自家孩子評短論長“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玩意,天天不學習就知道玩,你看看人家錦鑫,你怎麼這麼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比人氣死人一點不假,隻要設定一個參照物就有了落差,但古人還是有智慧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從而找到讓自己平衡的點來安慰自己。...   學校手續辦好之後我就在次日直接去報道了,我被分到了高三最好的班,上高中是需要考試入學的,考的好分在一起,中間的分在一起,最次的分在一起。但不是一成不變,每學期測試後隨著分數的變動也會在班級裡調整,有的同學就會來回換班,就像鐘擺一會左一會右。不過這類學生有個好處就是兩個班的同學他都熟,老師也熟,不但學會了文化還學會了人際關係。帶我到班裡的是這個班的班主任,年紀五十上下,燙著卷發、略顯發福的身體和不怒而威的氣勢。老師基本都會帶有一點故意的威嚴,不然震懾不了學生。這個班有四十多名學生,簡單介紹了一下我的情況就把我安排在第一排,除了我的成績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個子跟他們比起來確實低不少。我的同桌是一個很可愛的姐姐,一笑兩顆虎牙很好玩,我剛坐下她就問我“剛才老師說你是初中跳級過來的,真的假的?”我很平靜的回了一句“是的。”她吃驚中帶著興奮對我說“你可真行,以前聽過有跳級的,但是見到還是第一次。”對於這個活潑可愛的姐姐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差距她真的把我當成了弟弟所以才這樣跟我聊,下課後我知道並不是這樣,他們隻是純粹的好奇。我成了動物園的熊貓,被圍觀了。   在七嘴八舌各種問題的攻擊下我選擇了上廁所,走在校園裡會不停的有目光在我身上停留,我看起來實在有點小。雖然很想用濃縮是精華來安慰自己,轉念一想我這是跳級不是沒發育,濃縮個錘子。分在重點班與別的班不同的是重點班的同學都很努力,就像是競速比賽一樣火力全開。普通班的就比較鬆散,學習的時候學習,玩耍的時候玩耍,相比而言我是更喜歡普通班。人性是懶散的,本質跟動物區別不大,不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情況下是很自在的,沒有競爭關係就沒有壓力,越往上走競爭越激烈。所以,高考就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差一分就會甩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   我把一切都安頓好之後給趙玉雪寫了封信,大致給她說了這邊的情況,高中也就那樣如何如何,問了她最近的情況和同學間有沒有好玩的事。有時候周末一塊約著出去玩,跟同齡人玩比較自在,畢竟相處了兩年也有所了解,一起坐同桌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突然一分開再見麵總覺得老想跟她一塊玩,聊天。有些話還會反復的問,比如問她中午吃的啥飯?昨天幾點睡的?她也會不厭其煩的回答,還會調侃說是不是上了高中把腦子學傻了,剛說完就忘了。然後哈哈大笑。看著她開心我也很開心,仿佛失去重要的東西又回來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喜歡。   時間在學習中和寫信中流淌,轉眼就到了高考。高考還沒有大綜合,語數外加政治歷史是文科,理科是物理和化學。對我而言更喜歡文科就選擇考政治和歷史,高考的時間是7月初,天正熱的時候,還沒有空調,隻有吊扇在頭頂快速的旋轉。所有考生都在聚精會神的奮筆疾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開考二十分鐘就寫完了,但不想太引人注目就等考試進行一小時後才交了卷子。在一片我靠,他寫完了的小聲驚嘆中我離開了考場。出了校門,有很多家長在等孩子考完出來,見我第一個出來就拉住問考試題難不難,今天考的如何等等。我當然說很簡單了,他們以為真的很簡單,問完之後開始互相交流說今年的考試分應該都不低。高考三天結束後就要準備填報誌願,家人都想讓我上本科報重點大學,然後學個好專業出來好找工作。當我提醒他們咱家不缺錢的時候,他們醒悟了,在專業上做出了讓步隨便填。好學校還是要選的,對我而言在那上都一樣,就算讀博士當院士也是很隨意的,覺得還是低調一點好就報了一個大專。   當我的分數下來之後是全國的高考狀元,滿分。歷史上還沒有如此高的分數,什麼阿清,阿北,各種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免學費的同時還有獎學金都別我一一拒絕,老子要上大專。我報的大專是一個山東的一個普通大專,當時大專的校長都直接來我家確認了,生怕我填錯了再被別的學校挖走。我說不至於,他說怎麼不至於,你不知道你的行為給學校帶來了怎樣的榮譽,以後咱來就是哥們,有事跟哥說,等你報道了直接安排你當學生會主席。我都有點驚訝了,不就是一個高考狀元嗎,能帶來多大能量。我還是低估了宣傳的力量,當時的報紙頭版題目是——全國高考狀元執意報考山東某大專,是報錯還是另有玄機?然後學校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的宣傳了一下,考生比往年直接增加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