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自己用剪刀把長頭發剪了,屬於老技能了。不需要特意剪平頭,把耳邊的長發以及脖子後麵的長發剪了,就能帶來清爽舒適的感覺。 收地籠的時候,隔壁的小孩上來湊熱鬧。小魏假裝從桶裡拿出幾條稍大的羅非魚用路邊的麻草穿起來,遞給小孩讓他幫忙拿去給他爸爸,強調是送給他爸不是送給他的,不給他拒絕的機會。 打發小孩走了,小魏加快速度把地籠全收進空間。 又是忙碌的一夜過去了,小魏被滴滴答答的雨聲吵醒,看了下時間還沒有到天亮,還是起來檢查一下育雛室和養雞棚有沒有漏水。 補覺後再次醒來已經是早上八點多,下雨天雞也不會跑出去,就在養雞棚裡喂食了,墊料還是更換了一下。魚就先不喂了,等雨停了再喂,這雨估計等到下午就停了。 雨天也不能偷閑,清洗修補地籠,空間裡魚蝦的食物拿出來粉碎拌料煮熟。如果直接喂飼料就省事了,那就要花更多的錢了。 雨停了,雞也全跑出來了,估計也不喜歡整天待在封閉的空間裡。小魏先把魚塘裡的雨水換成空間裡新鮮的海水,再給魚喂食,因為下雨天水體容易缺氧。 趁著大水渠的水位還高,小魏把今天的地籠下了,由於隻是從空間裡放出來,操作也快。 …… 當第三批小雞送達的時候,時間已經進入了11月初,氣溫也能感覺出來有些許的下降,漸漸地也就入冬了。 育雛室終於利用了起來,第二批雞也長大了很多。第一批雞剩下的病弱雞,現在還活著的都是健康的,白天也是放出來刨食的。 養雞場運行穩定,月底魚塘也要清塘了。因為入冬天氣變冷,羅非魚是不怎麼進食的,即便繼續養著也會餓瘦,專業養殖的都是轉移到越冬池的。 白天和夜間的氣溫相差越來越大,時間來到了11月底。由於魚販子給的收購價太低,羅非魚就先不賣。小魏還是清塘了,把水清乾,魚收進空間,塘底淤泥也清掉,撒上石灰粉。這樣空置一個冬天,來年魚塘的病蟲害也會少。 小魏把大的羅非魚挑出來,均重一斤多,估計有一萬多斤。小魏自己跑銷路,去給附近鎮上和市裡的一些殺魚店供貨,他們給的價格是六塊多不等,一次拿百來斤。這樣一來,每月給妻子的生活費就不用擔心了。 由於錢不太著急,第二批雞小魏也先不賣了。12月初,冬天的季節到了,第三批雞已經脫溫。小魏把所有雞收入空間,育雛室養雞場清理乾凈,住人集裝箱的鍋碗瓢盆等雜物也收入空間,關好門窗,小魏就回家過冬了。一家人難得在冬季一起相聚。 整個冬季,除了給殺魚店和土雞店穩定供貨,小魏也可以自己擺攤售賣。年底返鄉季,鄉鎮的消費人口暴漲,對活雞活魚的需求也大。如果有餘力的話,小魏說不定還能幫助同行消化一些庫存,避免被收購商壓價過狠的情況發生。 如果跟附近的同行建立信任,小魏也就更加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