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感覺有點冷,地麵都結霜了。原身記憶中這裡沒有下過雪,一夜大降溫就容易給農作物造成霜凍災害。 雞鴨身上有羽絨不怕冷,魏千翔先把它們從空間裡放出來,在雞圈裡喂熱食,再解決自己的洗簌早飯問題。 塘底挖泥進度比預計的要快,魏千翔已經深挖了兩米多厚度的土方。如果村民沒動用抽水機就別想把塘底放乾,而且村民抽多少水當天魏千翔就可以用空間補水。 魏千翔用空間給塘底蓄水,水麵比出水口略低,再從空間放一批幼魚進去。水體溫度是分層的,幼魚可以在水底過冬。日間溫度最高的時候,再給它們投料喂食。 大水塘出水口用鋼筋水泥改造加固,也要裝上多層攔魚網。限於地麵灌溉渠的高度,出水口的位置是固定的。水閘有三層,兩兩之間填充沙袋防水,水閘底部是多片豎疊起來的鋼筋水泥板,頂部是多塊木板,兼顧了水體壓強以及村民開閘操作。 大水塘是為雨季蓄洪準備的,村裡會檢查蓄洪的剩餘容量,因此魏千翔也不能提前關了水閘之後用空間補滿水。 …… 魏千翔計劃在大水塘周邊山地種南瓜,瓜藤爬滿山坡有利於雨季保持水土減緩暴雨沖刷,南瓜也比要挖土的地瓜好采收。等到年底霜害把南瓜藤葉凍死之後,暴露出來的成熟南瓜就可以一個個地撿起來,雖然賣不上價錢,也是很好的養殖原料。 魏千翔從廢品站淘來二手蔬菜大棚,隔出一小塊用來提前培育南瓜秧,其餘空間就用來養雞鴨。南瓜種子是自己留的,也不需要用到無菌土追求成活率,就用落葉的腐殖質混合塘底淤泥當基質。 魏千翔用空間將農用挖掘機轉移到山地上開荒,主要是挖坑把黃泥土替換成塘底淤泥和腐殖質,為移栽南瓜秧做準備。那些雜樹雜草也不需要清理,南瓜藤可以攀緣覆蓋,隻要水肥充足就能夠跟雜草雜樹搶奪陽光。 …… 按照村裡防洪準備的指示,魏千翔把大水塘的水閘和攔魚網都關上了,就等山洪來臨了。 趁著天氣轉暖,魏千翔把育成的南瓜秧移栽了,扯掉黑色塑料布材質的育秧杯,直接埋在準備好的土坑裡,澆上水就完事。一個土坑移栽一顆南瓜秧,活不了再補苗。 下雨天大水塘漲水以後,魏千翔就把空間裡的幼魚都投放進去喂養,因為水位還會繼續漲就不怕魚群的生長空間不足。 魏千翔去附近的水坑水溝補充了一些野生的水葫蘆,順便把那裡長不大的野雜魚也清空了。隻要下雨漲水,村裡的魚塘就會跑魚出來,因此水坑水溝也不怕野雜魚滅絕了。 魏千翔去門店用三相電啟動二手的膨化機器設備,以水葫蘆臟魚雜魚為主,豆粕麩皮玉米渣為輔,製造一批飼料用來自己喂魚雞鴨,就是水分含量有點高,隻適合存放在空間,要不然容易腐敗變質。 大水塘穩定下來了,魏千翔就找原身爸媽幫忙看著,以防有村民去那裡洗農藥瓶。原身爸媽的地已經租給別人種百香果和聖女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