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不借錢也不結婚。” “林哥,原來是你呀,我還以為又是什麼閑雜人等。” 這話說得,就跟馬後炮似的。 不借錢、不結婚要禮金,就不是閑雜人等,可以多聊兩句,反之草草結束,不願搭理。 如此表現,倒也正常,無論高中時玩得多好,大學時期少見、畢業工作後更少見,感情總會隨時間流逝而減淡。 上次見麵,已經是五年前,那時候老黑剛結婚,去到外地發展,現在有了兩個孩子,每天為家庭奔波不停。 兩人最後一條消息,早就隨著換新手機而消失,至少三年未曾聯係。 對方能接這通微信電話,本就是憑著當初感情。 換做林帆,行事同樣如此,若是來電一位多年未聯係的老同學,為了避免麻煩,電話可能都不會接。 隻是理解歸理解,還是有幾分唏噓。 高中時期,上網都得眾籌,一部機子兩個人玩,不亦樂乎;連一碗泡麵剩下麵湯,都得一人一口,津津有味。 從不會擔心誰占便宜多點、誰占便宜少點,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 時過境遷,或許成熟的代價,就是懂得權衡利弊。 追憶一會,林帆直入正題,“我想問問,你認不認識一位叫劉曉天的學弟,當時小我們一屆。” 那邊安靜片刻,似是思索了一番,給出回應,“畢業這麼久了,同班的都忘了大半,哪裡還認識學弟。” 這倒是實話,就曾經幾位玩得來的,還記得住其少年模樣。 至於其他,如今身在何方,是死是活,很難了解到位。 “你不如去問問楊彩霞,她當時考得不好,復讀一年,不就剛好跟你要找的學弟同級。” 這線索可用。 雖說記憶久遠,可對一些特別事項,還有陣模糊印象,再加上同桌提醒,追思過後漸漸能拚湊回來。 楊彩霞學習刻苦,成績一直屬於拔尖水準,本可以上個211大學,偏偏高考前幾天發燒了,極大影響考試當天的狀態,最後隻考上普本。 她不服氣,經家長同意後,復讀一年高三,往回退了一屆,正好與林帆要尋找的人同屆。 若是她的話,確實有極大可能認識劉曉天。 “謝了,這對我很有用。” 林帆感激一聲,末了補充一句,“有時間回來聚聚,一起吃個飯,陳嬸都要關店了。” 上次相聚,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 許久未見,真有幾分想念黑胖子,以前大家都忙於工作,他現在離了職,新店又還沒開張,正好有些時間。 “陳嬸都關店了麼,唉……時間過得好快好快,行呀,有空聚聚。” 老黑應付一句,就是不知道幾分客套、幾分真情。 不鹹不談幾句過後,雙方互相都有正事要做,沒再繼續閑聊,就匆匆掛斷了通訊。 林帆沒停下,在班級群聊中,尋找楊彩霞的微信號。 這並不難,群裡都有實名備注,好在大家雖然各奔東西,卻還留了幾分年少念想,沒人退群。 找到後,林帆先申請添加好友。 在等待過程中,又尋了尋四周,看到了一家彩票站,走進去花二十塊錢買了張刮刮樂。 運氣不錯,又中了二十塊錢,恰好保本。 兌獎時,老板眼皮都沒抬,好似惡魔低語,“二十塊錢不如再刮一張,博一博大獎。” “不。” 這次林帆選擇果斷拒絕,拿回了花掉的二十元。 他本就是完成每日任務一般,在碰碰運氣的同時,順便為未來資訊的刷新提供素材。 若能刷出那七個號碼,一生無慮。 中一等獎太過張揚,真有這機會,買上十萬注隻中三等獎,每注獎金三千塊還不用交稅,照樣能清空幾億彩池。 但這瘋狂想法,也就做做夢而已,真有這機會,他不敢這麼做。 畢竟,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自己是重生的麼。 要不然,怎麼可能一組號碼買幾萬注,還恰好可以避稅。 在這期間,楊彩霞通過了好友申請,發言冷淡,“借錢別提,結婚不去,我們不熟。” 現在的人,早都被“老同學”這三個字給嚇怕了。 明明近乎十幾年沒聯係,忽然冒出來聯係,不管開始表現多熱情、追思回憶多暖人,最後終點不是借錢,那就是結婚要禮金。 說實話,特煩人。 比陌生人都強不了多少的關係,還有臉結婚要紅包,不得不佩服那些人的厚臉皮。 自己結婚,滿世界要錢;別人結婚,直接裝死。 林帆果然發送回復,“都不是,我就想問問你認不認識劉曉天,我聯係他有事。” 那邊沒有應承,有些戒備心理反問一句,“你先說找他做什麼?” 萬一兩人有什麼矛盾糾紛,她肯定不願招惹,免得因提供信息,給自己惹一身騷。 具體細節,林帆沒有明言,隻提一句,“陳嬸關店了,我想跟他談談生意,看能不能收些東西。” “陳嬸歇業了呀。” 繞不開的童年回憶,那邊感概一句,倒沒懷疑,畢竟陳嬸年紀確實大,歇業不稀奇。 至於為何不直接聯係陳嬸,不難解釋。 肯定是找劉曉天,比找陳嬸方便,且同齡人更容易接觸聯係。 打消顧慮後,她轉發了一個微信過來,“你自己加他談吧。” “謝了。” 林帆關了與楊彩霞的聊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添加新的好友,備注信息:二中校友。 正準備放下手機,動作頓挫一會,細思覺得不妥。 剛剛聯絡老黑同桌與楊彩霞,記得他都在提防。 而他與劉曉天為純粹的陌生人,這添加消息容易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於是,再加一次,補上幾個字:不結婚、不借錢,隻談生意。 果然,第一次添加好友,那邊毫無動靜。 第二次添加,很快響應,半分鐘就通過了。 劉曉天發來訊息,“校友?找我能談什麼生意?” 林帆直白回答,“陳嬸準備閉店,太可惜了,我想問問能不能把果汁配方賣我,我想拿來接著做。” 看到來信,劉曉天有些納悶。 果汁不都一個樣麼,還有區別? 關於這點,他是身在局中看不透,總覺得店麵臨近學校生意才好,其實那麼多學生都愛喝,就已經說明了口味口感的上乘。 劉曉天本就有意讓陳嬸退休享福、帶帶孩子打打麻將,不再勞累。 聽完林帆的請求,細想覺得並無不妥,於是應下,“你拿多少錢收?” “一萬塊。” 林帆沒敢開太高價格,以免對方當作傳家寶,惡意抬價。 即便如此,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出劉曉天的意料。 “那我勸勸她,到時候有信了給你答復。” “可以。” 林帆內心安定。 陳嬸本就打算放棄冰冰洋果汁店,態度早有鬆動,再加上親兒子的勸說,應當會鬆口。
第二十六章 有印象,老同學(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