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阿龍》(9)(1 / 1)

嘿阿龍 鋒小叔 1300 字 2024-03-17

第九章   阿龍,與你講件新鮮事。   這兩天有位朋友看完我所寫的,專門在視頻裡與我探討這一份情愫。他篤定,這是一種年少的情懷懵懂,少年人懷春後的一個缺口。你知道嗎,他所講的聽得我雲裡霧裡,隻想歡笑。   其實我知道,自己所寫的這些,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這二十多年前的回甘,管它是什麼呢,為什麼非得去總結呢,就讓它像泉水一樣流淌在心的最深處,清清涼涼的潤澤著我們的曾經,那時的我們倆是真的快樂開心啊。阿龍,留下痕跡的歲月才算是歲月,否則,時光與虛空沒啥兩樣,人何以走過,又何以前行呢?    98年的高考,是殘酷的,那是小小的一座獨木橋。按數據統計,隻30%學子最後能升上大學,淘汰掉70%,誰敢不拚命啊!   我們倆雖說是參加同一個高考,可藝術生與文化生的日常卻好像完全活在兩個不同維度的時空裡。阿龍,你煎熬的是文化課成績,你每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為爭取試卷上那每一分每一題而拚搏著,計算著,由不得絲毫偏差。   而我拚的是藝考分數,春節還沒過完,就隨高考藝考生隊伍上了廣州學習,等到專業課考核結束時,已經是四月底了。藝考成績很快就出來了,當我得知自己成績還算優秀,焦慮的心已有一半落地,自覺雙腳有了一隻邁入大學的門檻,剩下就是文化課分數了。而當時藝考的文化分其實無需緊張,因為歷年投檔的分值都不需要太高。還記得那時高考的標準是考五門功課,語數英政治歷史,總分是九百分,我對自己能考過投檔的合格線,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當時,我還特地針對自己功課的優缺點做了個方案:為防止一鍋端,廢全部,必須舍小救大,抓精抓強。我極大膽地把基礎差學不會的數學英語兩科果斷放棄掉,連同課本及相關資料等統統清空送走,書桌隻留語政史。我每天的學習任務就是在這三科裡反反復復地背啊背啊背啊,記啊記啊記啊,寫啊寫啊寫啊,盡量將這三科的成績提高,提升,到最後,用這三科的分數把丟掉的數英兩科分數給拖起來,相當於別人復習五科,我復習三科。阿龍,記得當時我有和你講過這計劃,你聽後,臉都綠了,眼睛瞪得賊大,不可思議地望著我,像見著了鬼一般。後來,我以高出投檔分數線80多分的文化課成績被大學錄取,完美地論證了我方法的正確性,很是厲害吧。   想想,在那時候,當所有人都進入學習白熱化沖刺的時刻,我卻偷得不少時間的清閑,在租書屋那讀了一大堆好書,還買了把破吉他自學自樂。於是阿龍你寫道:“鋒子酷愛音樂,尤其喜愛吉他。別人在復習,他在彈吉他;別人在吃飯,他在彈吉他;別人在睡覺,他還在彈吉他。”   其實,我好清楚,阿龍,他是在瞎彈,根本就沒有在吉他上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