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二千零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1 / 1)

陳輕語昨晚寫完後,有點興奮,左右睡不著,直到淩晨三點才睡下。   原定今天早起學習日語的他,也沒起的來,日語學習他已經落後好一大截,隻能期待明天了。   工作倒是還算認真,中間還是偷偷摸了一小會兒魚。   晚上定下的學習和鍛煉也沒去做,不過有了點靈感,跑去更新了2000字的小說,然後又玩起了抖音,直到現在。   一天的時間又過去了。   做了,好像又啥都沒有做。   陳輕語這才知道啥叫萬事開頭難,總是想著明天開始。古人說的好,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不知道是天命還是天道,每當準備開始改變的時候,無論做多好的準備,隻要一開始做,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或者挫折,然後從物理和心理上讓你不要做下去。   不知道人家說的,逆天改命,是否就是這種說法。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管什麼都要去做完,然後就邁過了這個坎,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陳輕語心知自己沒能邁過這個坎,但還是安慰自己,今天做了不少事,以前拖著事,今天也有了一個小小的開始,,不完全算得虛度了今天的時間,明天繼續按計劃走,或許就能改變。   也不需要說做什麼準備了,畢竟,不管做什麼準備,做多少準備都是不夠的,隻有開始去做,然後不斷的找理由堅持下去,事情就能做成,哪怕做的不是很好,但結局也不會差太多。   那麼今天該分享點什麼人間知識呢?陳輕語想著是否應該留點文字性長存的信息。   那就先分享,網絡上無名作者的一首詩:   窮人   初來人間不知苦,潦草半生一身無。   轉身回望來時路,才知生時為何哭。   再分享點,當前所在星球的知識:   地球(英文名:Earth;拉丁文:Terra)是距離太陽1.5億公裡的第三顆行星,也是人類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體。地球的表麵大約 29.2%是由大陸和島嶼組成的陸地,剩餘的 70.8%大部分被海洋、海灣和其他鹹水體覆蓋,也被湖泊、冰川、河流和其他淡水體覆蓋,尤其冰川覆蓋最多,它們共同構成了水圈。地球的大部分極地地區都被冰覆蓋。地球外層分為幾個剛性構造板塊,它們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在地表遷移,而其內部仍然保持活躍,有一個固體鐵內核、一個產生地球磁場的液體外核,以及一個驅動板塊構造的對流地幔等。   地球的大氣主要由氮和氧組成。熱帶地區接收的太陽能多於極地地區,並通過大氣和海洋環流重新分配。溫室氣體在調節地表溫度方麵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個地區的氣候不僅由緯度決定,還由海拔和與該地區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決定。熱帶氣旋、雷暴、熱浪等惡劣天氣多發於廣大地區,對生活影響較大。   地球的引力會與太空中的其他物體相互作用,尤其是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需要 365.25天。地球的自轉軸相對於其軌道平麵傾斜,從而在地球上產生季節。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穩定地球在其軸上的方向,並逐漸減慢其自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