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長安登基建國,霍攸長安初挫黃粱(1 / 1)

兵征天下 風吹燭滅 4555 字 2024-03-17

話說黃粱聞魏帝倉皇東逃,不顧長孫康勸阻進攻長安。黃梁攻進長安後起義軍,燒殺搶掠,弄的人心惶惶。百年之都城轉瞬間毀於一旦。   長孫康步履蹣跚的走在長安街道上,見城中一片哀嚎,雞飛狗跳,起義軍無人約束,頓時心生一陣悲涼。嘆息道:“如今之狀,乃我之錯也。”說罷便問隨從道:“黃將軍,現於何處?”隨從道:“剛才見黃將軍一行奔皇宮而去。”   長孫康連忙奔皇宮而去,見黃粱坐在龍椅之上,左右各座一美人,長孫康憤道:“將軍,莫將軍以忘大誌乎?”   黃粱邊吃著美人送來的葡萄邊笑道:“我之誌時刻銘記於心。不敢忘也。”   長孫康憤道:“將軍,城中百姓叫苦,我軍燒殺搶掠,無人約束。外患尚未結束便以盡失民心,此自取滅亡之道也。”   此時張英懷抱一美人進殿對笑對黃粱言:“哥哥,我看中了一美人希望哥哥應允。”   黃粱大笑道:“賞你了,下去吧。”   張英喜道:“多謝,大哥。”   長孫康見狀握拳憤言:“主公尚不明事,將軍亦不明事乎?”   黃粱見狀起身對長孫康言道:“先生不必生氣,將士們數月不曾休息,攻城略地甚為辛苦,讓他們歇息歇息也無妨。”   長孫康詫異道:“休息?城中哀嚎遍野,將士燒殺搶掠。這叫休息?”仰天長笑道:“豎子不足與謀。”   黃粱臉上霎時沒了笑容對長孫康道:“我看先生是上火了,也找幾個女人滅滅火吧。”   長孫康聞此言更加失望,搖頭嘆息發出癡笑。此時,羅虎走進大殿,見黃粱坐在龍椅之上便隨口說了一句“皇上!”   長孫康猛的一驚看向羅虎,黃粱亦是一驚問道:“你叫我什麼?”   羅虎見狀又道了一聲:“皇上!”   黃粱大笑道:“皇上?沒想到我黃粱也有被人叫皇上的時候呀!”   長孫康看向已經被皇上二字迷暈的黃粱激動的問:“將軍欲意何為?”   黃粱此時野心已被放大到了極致,發出驚悚的笑聲道:“欲意何為?吾要稱帝。”   長孫康被嚇的連連後退雙手顫抖道:“將軍果要稱帝乎?”   黃粱道:“對,這天下也該改姓了。”   羅虎見狀急忙跪下大聲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羅虎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長孫康搖頭嘆道:“若是將軍執意稱帝,我等不久便會淪為階下之囚。”轉身便要離去。   黃粱急忙攔道:“先生,且慢!”   長孫康以為黃粱回心轉意連忙轉身拱手道:“莫非將軍不想稱帝了?”   黃粱道:“明日我稱帝,必拜先生為相。”   長孫康閉上眼睛拱手言道:“將軍,我已年近六旬。又多病,恐不久人世矣,丞相一職實難任之,還望將軍另尋高明。”說罷便轉身離去。黃粱並無阻攔。   夜裡皇宮之中一片歌舞升平。黃粱與將士們喝的酩酊大醉。此時正在長孫康在亭中撫琴,琴音淒淒涼涼,婉轉低沉,透露著不敢,透露著無奈。   昔寧三年,六月十五日,黃粱身穿龍袍,頭戴王冠,腰配玉帶,左帶長劍,貴不可言,在鼓響號鳴之中走向了他夢寐以求的皇位。臺下眾臣山呼萬歲。此時所有人都沉溺在歡快之中,隻有長孫康獨自一人哀嘆,留下不乾的淚水。   黃粱建國號,興,改年號,天授,冊封張英為臨江王兼驃騎大將軍,張器為漢中王,羅虎為關內侯,安明輝為淮陰侯,長孫康為丞相,隻是被長孫康屢次婉拒。   此時,魏帝一行人正在逃亡洛陽的路上,在潼關歇息。有探馬來報:“陛下,黃粱建國號大興,年號天授,於今日登基。”   魏帝聞言大罵黃粱道,“黃粱逆賊,無恥小兒,欺我大魏無人乎。”對車外言道:“讓兩位丞相來見。”   魏帝言道:“兩位丞相可知那黃粱稱帝了,要如何是好?”   左相言:“陛下不必慌張,先讓黃粱嘚瑟一些時日,待我大軍集結完畢,定能平亂,鏟除逆賊。”   右相曰:“陛下左相言之有理,當今之計就是盡快到達洛陽,確保陛下之安全。”   魏帝言:“如今已至何處?”   右相言:“陛下前方便是潼關了。”   左相言:“陛下,潼關極為重要,請陛下派能將守之。”   魏帝言:“何人能守之?”   右相言:“陛下,我諫一人可守潼關,此人名喚,劉子平。”   “傳詔劉子平來見。”魏帝言   那劉子平這時正在驛站外,歇息,突然有人來報:“陛下有詔,傳劉子平來見。”   這時劉子平猛的一驚問來使,“陛下怎突然詔我?”   那來使道:“陛下隻叫我詔劉將軍並沒有所言何事?”聽吧劉子平直奔魏帝車馬處。   “臣,劉子平參見陛下,不知陛下詔臣何事。”劉子平拱手言   魏帝見劉子平立於堂下,身穿亮銀甲,手拿一桿銀槍,雙眼射寒光,胸脯橫闊,好不威武。   魏帝言:“今我詔你來想讓你看守潼關你可能任之。”   “臣定不辱陛下之命。”劉子平言   魏帝贊之言:“好!真乃將才也!”   黃粱稱帝後,立馬派人追擊魏帝,至潼關下,劉子平自知不敵便隻守不攻,等待來軍。   此時霍攸正率20萬人馬趕往洛陽,這時探馬來報:“將軍,陛下以至洛陽,任劉子平為潼關守將抵禦亂賊。”   霍攸思之道:“劉子平此人如何?”   隻見身旁的軍師王冕道:“劉子平,文武雙全乃將才也,有此人守潼關,潼關無憂矣!”   霍攸捋須道:“傳令三軍,改道直奔長安。”   霍攸之子霍元宸道:“父親,陛下讓我等去洛陽勤王,父親私自改道,有違聖意。”   霍攸笑道:“將在外有所受,有所不受。如今陛下脫險以至洛陽,潼關又有劉子平守之。黃粱派軍攻打潼關長安必然空虛。我等若攻陷長安與劉子平前後夾擊可解潼關之危。待我修書一封,你快馬加鞭,務必親送至劉子平之手。”   “孩兒遵將領。”霍元宸說罷便朝潼關去了。   霍攸又傳令三軍快馬加鞭務必於後日至長安。   長安城內黃粱還在鶯歌燕舞卻不知大難將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此時探馬報:“陛下,霍攸率20萬大軍直逼長安,距長安還有30裡。”   黃粱一驚連忙說道:“快,快,傳命安明輝,讓其回援長安。”   這時長孫康走到前來問黃粱道:“將軍,何故如此慌張?”   “軍師快快救我那霍攸率二十萬大軍圍我長安這可如何是好?”黃粱道   “當初讓將軍守益州而莫取長安而如今將軍可悔。”長孫康言   “軍師莫要在這裡鞭笞於我了,如今應當想想應敵之策。”黃粱道   長孫康閉眼捋須道:“罷了,如今隻能欺長安退守漢中。”   黃粱不解道:“我軍主力已被我派去攻打潼關,淮陰侯尚未歸這可如何是好?”   長孫康一驚憤道:“什麼?將軍將主力派出去了,糊塗啊!大勢去矣!我軍必將全軍覆沒,將軍速棄長安而去吧!待霍攸大軍至我等毫無還手之力,回到益州也許能之一搏。”   黃粱著急再次問道:“果真別無他法矣?”   長孫康搖頭嘆道:“別無他法。”   黃粱聽完此言六神無主悲道:“今日之敗乃我之錯也,若非我執意孤行,焉得此敗。隻是可憐了我那一萬將士。”   霍攸聞黃粱棄長安而逃,便傳令史思文率2萬兵馬與劉子平前後夾擊,剿滅叛軍斬殺叛軍將領安明輝。魏軍士氣高漲隨後命大軍開拔漢中。   黃粱聞安明輝被殺悲傷不已,誓要為安明輝報仇。   魏帝於洛陽聞霍攸出站便收回長安大喜。對眾大臣言:“我有霍將軍無憂矣!”朝堂之上一片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