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徐皓趕往大巴山之時,京都皇城裡也在進行著一場盛大的儀式,懷孕的如妃即將臨產。 朱祁鈺不在,此事便由內務司處理,此時興安與常安二人早已等候在宮門外,聽到宮裡那淒厲的喊殺聲,臉上也是不動聲色。 “安太監,你可聽說過傳聞?”常安忽然問道,興安一時語塞。 “常公公,官員之間的事情,我們下人就不要多說了,傳聞中的那位,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常安聽了興安的話,頓時陷入了沉思,像是被人戳破了痛處。 他們都知道,這位皇後娘娘,現在還是女媧宮的上一任宮主,深受皇上喜愛。 常安見太子快要生了,忽然想到了那個傳聞,如今又被興安警告,自然要克製。 “哇哇……” 一個小時之後,大王子生下了一個孩子,又過了半個小時,第二個孩子也生了出來,這兩個孩子都是王子,興安和常安自然是高興壞了。 朱祁鈺對自己的兒子非常看重,一心隻想著皇位傳給誰,如今皇後為他添了一對龍鳳胎,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要不要通知國王?” 興安疑惑的問了一句,他對這裡一無所知,隻好向常安詢問,內事部和供奉閣之間的矛盾,他是最清楚不過的。 “此事暫且不必告知,一切等他閉關結束之後,再行告知!”老祖們都說了,帶走朱祁鈺的這個人絕對不簡單,而且背景還很大,絕對不能輕易動手。 “走吧,我們去給皇後道喜。”涼熱走到了大廳,便見如妃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微微喘息著。 “恭賀皇後,誕下兩個兒子,皇上若是知曉,一定會很開心的。” “寶寶在哪裡?給我瞧瞧。”一種與自己血緣關係的感受,從這一刻開始,在她的內心深處滋生,讓她的情緒變得激動起來。 奶娘扶著已經收拾好了衣服的兩個小王子,溫柔的坐到了如妃身邊,好讓她們靠近自己的主子。 “真像啊!”那張精致的臉蛋,明亮的眼睛,挺拔的鼻梁,讓她不得不佩服,雖然她很清楚,這兩個小家夥到底是哪一個,可她卻越發的喜歡上了徐皓。 “皇後,我能不能告訴趙高,皇上終於有繼承人了?”論到拍馬屁,察言觀色,興安比常安還要厲害。 五代皇帝的內廷部,可沒有一個會說話的,他們負責伺候主人,觀察別人的表情,自然是輕車熟路。 “好,我們走!”如妃懶懶地說道,然後又開始和自己的兩個兒子玩鬧,心裡卻在想,既然要把這件事情公諸於眾,讓那位一直藏在長安的家夥,也能看到自己有了孩子。 第二天,朝堂上宣布,如妃生下兩個兒子,舉國歡慶,舉國歡慶,所有人都將這件事拋到了腦後,仿佛回到了從前。 “侯爺,大巴山就在前方。”大巴山綿延數百公裡,壯觀而又別具一格的景色讓徐皓微微一怔,感慨著自然之力果然是無與倫比的。 “走吧,我們現在就到唐家堡,本侯早就想見識一下那個傳說中的‘唐門’了!”徐皓沒有在城內停留太長時間,而是在傍晚時分再次出發。 滅門事件發生了很長時間,而且事態還在不斷惡化,對於徐皓的大計也是一種極大的阻礙,所以徐皓必須要速戰速決,還世人一個說法。 “侯爺,前方有武當派的人,說是要向您匯報。”走在最前方的墨蟬,轉過身來,與徐皓並肩而立,低聲道。 “快,快去唐家堡,我們都快餓死了。”徐皓也明白,這絕對不是好事,當即否決了這個時候見麵的想法,他得維持住自己的好情緒。 “敢問閣下是武當的哪一人?”張三豐,那是一個在後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所有人都可以提起他的一些事情,所以徐皓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他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張三豐還活著,徐皓早就想見一見這個傳說中的仙人了,隻可惜,朱祁鎮還沒被除掉,張三豐就已經從武當裡傳了出來。 “我叫鐘居雲,武當五世大師兄。”誰也沒有想到,武當居然會派出這樣的“大人物”,作為第五代的首席弟子,也是下一代的宗主。 徐皓對武當派的了解,與後世的武當派有些不同,武當派的開山祖師並不是張三豐,乃是武當山上的一批隱士高人,他們感應到了天道的難得,便聚集在了這裡,相互切磋,這才成立了武當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從那以後,每一個來到武當求仙的人,都會拜入武當觀之中,與其他弟子一起參悟天道,以期在這個靈氣稀薄的年代中,更上一層樓。 張三豐亦是如此,他拜入武當,是在元代權臣燕木爾在位時,偶然遇到朱元璋,得了他的賞識,武當觀從此興盛,名動天下。 徐皓翻閱了這麼多年朝堂上的典籍,卻始終找不到張三豐和朱元璋的具體聯係,以及他們之間的約定,但是他卻是清楚的,那就是朱元璋對他推崇備至,並且逼迫少林寺隱居,絕對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宗教,更是為了治療。 武當觀原本不過是一座小廟,雖然不算破敗,但也隻是在江湖上流傳開來,並不出名,隻是偶爾有幾個散修前來求道。 不過,自從張三豐接任武當觀觀主之後,朱元璋便下令,讓工部招募三十萬勞力和工匠,花費近十萬兩銀子,花了十三年的時間,在皇宮中大興土木,一共建造了八座宮殿和兩座宮殿。 武當山之巔,有一座道觀,名叫太和宮,建在天柱山上,朱元璋曾親臨,說:“這裡與我的宮殿一樣!”因此叫“金殿。”張三豐也曾住在這裡。 當初在武當山,張三豐將掌教之位換成了掌教,讓他成為了武當的掌教,這期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經過徐皓搜集的各門各派的秘密資料,才能將這場權力之戰,推演得七七八八。 到了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時候,張三豐就住在皇城之中,而朱元璋的那些追隨他的人,也都被屠殺一空,徐皓也曾經懷疑過,這裡麵到底有沒有張三豐的影子。
第二十三章大巴山之行(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