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安慶叛亂(1 / 1)

二十三個人,卻有兩個人活了下來,而且都受了不輕的傷,這讓武當上下大吃一驚。   “我也想見一見。”   徐皓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連動物都會暴走,那不會是要進化了吧?   這不是傳說中的東西,聽起來很神秘,但是作為武當派的掌門人,他絕對不會輕易揭穿一個很容易被識破的謊話。   “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如果能用這件事情把徐皓趕走,道微自然高興。   “接下來,還要麻煩通玄師叔,為武侯帶路,入山一趟。”道微原本打算自己過去,不過看到鐘居雲的舉動,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先去看看唐家堡到底出了何事。   “遵命。”   從一開始的試探性攻擊開始,通玄便一直呆在道微的背後,像個木頭人一樣,完全無視了墨蟬那淩厲的眼神,甚至連自己的氣勢都收斂了起來,似乎根本就不屬於這個世界。   “我們這就出發!“好了,好了,我先走了。   墨蟬聽出了徐皓的言外之意,那就是讓她跟著自己的人,一旦有什麼不對勁,她會第一時間出手,立刻拱手應下。   “武侯請。”他對著身後的人招了招手。   徐皓第一個飛了起來,身子越飛越高,他眼中光芒一閃,也不見他有什麼動作,身形一晃,便從地下鉆了出來,落在了徐皓的身邊。   “你的梯雲縱,居然能修煉到這種程度,真是好大的決心啊。”正如通玄看徐皓的時候,徐皓也在看著他的動作。   他這一跳,乃是武當武功《梯雲縱》,說容易也不容易,說容易,卻是人人都能學,在武中,任何一名正式弟子,都可以修煉。   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梯雲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極高的悟性和極大的意誌力才能修煉到極高的境界,可是通玄境界,卻能一跳百丈,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如果徐皓沒有猜錯,他已經將《梯雲縱》修煉到了極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武當武學中的最強者。   “哪裡,哪裡。”   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淩厲,而是一臉慈祥的微笑,說話也沒有了往日的淩厲,仿佛換了一個人一般。   “我還在問你,你來自哪個門派?”   場中再次安靜下來,隻有呼嘯的風聲,過了一會兒,道玄才淡淡道:“貧道本是龍門弟子,現在又多了一位武當大長老。”   晚風習習,吹拂著中原,似乎在為即將來臨的戰亂而悲傷,在上天看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血液,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座城市,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與之相比。   安慶,位於南京城百公裡之外,與往常一樣安靜,靠近南京,隸屬於長江北部的六司,所以安慶的人一直認為,京都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哪怕大明亂成了一鍋粥,軍隊頻繁出動,信使每天都在忙碌著,可他們還是覺得,自己的日子很平靜,和外麵的事情無關。   此刻已是傍晚時分,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此刻卻是一片寂靜,一個人都沒有,相反,城西那座緊閉的城門,卻是熱鬧無比。   從郊外引入的溪水流經此地,經常有文人墨客在這裡燃放蓮燈,故得名華河坊。   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這裡的青樓,每天都在歌舞升平,徹夜難眠,而在這條街上,也有了一個雅號,家家戶戶,都掛滿了蓮燈,每到夜晚,滿城都是蓮花盛開,餘音裊裊,久久不散。   醉酒的書生們,吟誦著詩詞,美麗的女子們,輕聲的吟唱著,悠揚的琴聲,哀怨的笛聲,讓人沉醉其中,忘記了自己的國家。   “前輩,我們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東邊的鐵匠鋪裡,原本安靜的夜晚被竊竊私語聲所打斷,借著月色,一群蒙著臉,手裡拿著刀劍的人,隱藏在小巷裡,低聲議論著什麼。   “好,子時三刻,我們一起出手,走!”   等自己的小師妹走後,呂伯仲擺了擺手,示意所有人都躲好,這一次若是成功了,那安慶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這讓他如何不興奮。   呂伯仲乃是匡山狂刀門的掌門,手下過百名頂尖強者,二十三名大宗師,加上他自己就有四名大宗師,可以說是一股不小的勢力,周邊幾個門派都要給他幾分薄麵。   徐皓鬧出這麼大的動靜,連三大聖地都拿他沒辦法,呂伯仲更是惶恐不安,隱隱感覺到了朝廷的動作,甚至做好了一旦事情敗露,立即解散門派,逃之夭夭的打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倒不是呂伯仲膽小,而是徐皓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讓很多人都為之忌憚,即便是各大聖地,也要忌憚徐皓幾分,不敢得罪。   但接下來的事情,就完全超出了呂伯仲的預料,或者說,徐皓和朝堂鬧翻了,脫離了錦衣衛,龜縮在西安。   故而,呂伯仲大擺宴席,痛飲三日,隻為慶賀頭頂上那柄神劍的下落。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神秘人找上門來,大袖一甩,呂伯仲等人便被打得口吐鮮血,再也爬不起來。   原本還想著,這次狂刀門必滅,自己必死無疑,可誰曾想,人家不但化解了他們的傷勢,還給了他一個大造化。   按照約定,八名武道大師會在子時十五分,從四個方向突襲四個大門,刺殺將軍,製造混亂。   另外五名大宗師則會進攻安慶,他要做的就是與他們合作,一旦拿下安慶,他便可以接管整個城市,獲得的利潤也將歸他一半,至於其他的事情,他完全可以做主。   再聯想到那位神秘人所說的話,呂伯仲頓時有種百分百的感覺,一個是親王,一個是聖地的宗主,背後有兩個強大的靠山,根本不用怕任何人。   對於讓他忌憚的徐皓,大明武侯謹遵背後主人的囑咐:“他如今自顧不暇,無暇顧及你,而西北邊境的那一百多萬軍隊,也越過了邊境。”   得到了這樣的承諾,呂伯仲終於放心下來,而且,他也不得不這麼做,因為一旦他說一個“不”,那便會有人接替他的位置,他可不願意失去自己的權力,也不願意失去眼前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