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食堂。 每人排隊領取碗筷和木質餐盤,帶格子的。依次窗口打菜,今天人多,就一菜一湯,白菜豬肉燉菜,骨頭湯。開學了,殺了頭豬,慶祝慶祝。 邊吃邊聊的一頓飯,婦人們自覺洗凈碗盤,叮囑自家孩子幾句就上工去了。積分是好東西,可以去百貨商場兌換生活物品。對比以往集市價格,便宜許多。 ...... 香皂,棉布麵料等等以前不敢想的東西,現在也可以稍許挑挑撿撿了,日子有盼頭,越發閑不住。 家裡孩子多,長子大了,要找媒婆相看了。努力掙積分首付套房子,好成婚後小兩口搬過去住。 媒婆是近期最忙碌的,自覺本事精進不少,竟琢磨著給穿越眾們謀個親事…… ...... “都按高矮站好了,精神點兒!今天下午不上課,但是有作業。學會兩首校歌。能完成作業不能?” “能!” “第一首。小呀嘛小二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隻怕先生罵我懶呀,沒有學問嘍,無顏見爹娘。小呀嘛小二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是為做官,也不是為麵子狂,隻為窮人要翻身哪,不受欺辱嘿,不做牛和羊......” “第二首, 傲氣麵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 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我發奮圖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 熱血男兒漢,比太陽更光。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辟地,為我理想去闖。 看,碧波高壯,又看碧空廣闊浩氣揚。我是男兒當自強......” “下麵一起跟我唱,預備,起...” 麥霸之校長虎哥,親自教唱這兩首歌兒。一首《小兒郎上學堂》,一首《男兒當自強》。 記得小時候,後世村裡老人也常給我們鼓勁兒:翻滾吧,油條,努力吧,少年! ...... 濟州島,韓國南麵一旅遊度假勝地,有韓國夏威夷之美譽。往東是對馬島,離後世日本九州島的佐世保軍事基地豐常近,220公裡。距上海440公裡,距青島630公裡。 元朝時期在濟州島設牧馬場,為征戰儲備馬匹。馬匹多為蒙古馬與高麗馬雜交後代。耐力、速度俱佳。 明中後期,自豐臣秀吉侵擾朝鮮後,濟州島也時常有海盜光顧,海盜們也不深入,大多海邊紮寨,來去自如。 ...... 青兵衛的老巢在島西海岸。此次去濟州島便是招降部眾,然後看有沒有機會順帶著弄些馬。這回是虎哥帶著叢子、耀子、骨頭三人拎著禮盒去見的老厲。路過營地,見識了老厲千戶所軍士們廣場舞似的操練。 事兒一說,一拍即合。老厲缺錢缺糧缺馬快魔怔了。原則上朝廷鐵定不允許的,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管那些個。老厲的千戶所兵額1500人,目前為止在額的430人,可以說是老厲的私兵,隻認他。其他人嘛......你知道太多合適嗎? ...... 雙方各出250人。帶兵的是叢子,耀子,骨頭。青兵衛自然會去,讓他選50個親信好手,會合新兵蛋子200人。近40餘艘求爺爺告奶奶湊來的大小船隻奔濟州島西而去。 福船的航速5節/小時,合10公裡/小時,得三天後才能到。海豚無暇顧及甲板上狂吐的眾人,邊嬉戲邊捕食被大量食物引來的魚群,這幫人能交。 一路風平浪靜,胃裡翻江倒海。 ...... 等眾人胃部不適消失,喊餓的時候,青兵衛領著50個好手已經辦完事兒。不願意的都在魚肚子裡了。搜羅的東西和老弱婦孺已經搬船上。留下的招降海盜青壯約有400人。各留100人看船,其餘人奔島內尋馬。 ...... 天剛擦黑,張遼探路回了。前方十裡開闊處有一馬場,馬匹眾多,沒數清。觀察的時候馬場的人有三百多,至於還有沒有其他人外出就不知道了。 眾人稍作商議,便開始準備箭矢、火把,火油。己方600餘人,分了三路。青兵衛的部眾450多人主攻,叢子、耀子、骨頭各領30多人放火,然後在外圍擊殺逃出的。老厲領人弄馬,這事兒他熟。 ...... 一眾原地閉目養神,時辰一到,紛紛行動。 “能否獨領一隊就看今晚。”叢子撂了一句領人放火了。 青兵衛對著背影鞠了一躬,轉身帶著一通日語訓話後目露兇光的部下尾隨而去。待見火起,兵分三路奔馬場三個營房殺去。馬場一片亂戰,吼殺聲,慘叫聲,馬嘶聲,聲聲入耳。掛著望遠鏡的三人也時不時配合圍堵逃出來的人的有些手忙腳亂的新兵們,弩支點殺漏網之魚。 一個時辰,突襲結束。青兵衛及部眾渾身浴血,立於三人麵前。 “以後你便是獨立大隊隊長。帶他們療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戰死者帶回安葬。” “願為主家效死!”青兵衛激動不已,率部跪地大吼。 “去吧。” 打掃完戰場,確認無一活口,與呲著牙樂的老厲會合,乘船歸去…… 海豚領路,眾人沒吐。 ...... 朝廷批文下來了,準了。封了虎哥一個浮山鎮備禦監察東海招討使。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沒整明白,請教裴老爺子。 總結起來就是鎮長兼海岸警衛隊司令。朝廷的意思是鎮上呆著,要玩兒去海上。順便打打海盜或是有能耐招撫幾撥。陸地甭惦記。 俸祿,餉銀,編製等等啥也沒提。給個名號,自籌。 ...... 既然有了頭銜,那就自娛自樂。 時間已至十月底,浮山鎮主城區主建築建成。“井”字中心便是主城區,設鎮辦公署。占地極廣,以後各部門辦公都在此處,就是一個放大很多倍的明式建築風格的四合院,“井”西是作坊群,庫房區。南邊是商業區,建築風格現代的,明式的都有。各類店鋪有序排列。暫時沒有安裝玻璃。北麵和東麵為居民區。南北方向東西方向各兩條水泥鋪建的主馬路。學堂在東北麵。大片農田在北邊和西北邊。 ...... 辦公署門樓前有一廣場,重大節日集會地。辦公署都安裝的玻璃窗。產能有限。目前沒建城墻。人手不足。滿打滿算5000人不到,這還算上其他地方過來做活兒的。平時都上工做活兒,這裡連個人影兒都看不見。偌大的主區跟個沙盤模型的,好不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