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婚姻講求門當戶對。打個比方: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雷隱隱,霧蒙蒙,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莫糾結,差點兒意思雖然。 “漢朝與唐朝,中國之文治武功強盛,聲望威壓海內。後世將漢唐兩朝盛世合稱為漢唐盛世。然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以來,中國僅在西晉時期短暫大一統,隨後又陷入長達數百年分裂時期,直至隋唐時代。東漢末年至唐朝這段歷史,便也是中國世家門閥興起與衰落史。” ...... 浮山鎮辦公署議事廳內。 “哥兒幾個,今天樂子弄大發了!......呦,老爺子您回啦……重大發現......” 羊桑,於明,羅卜,老唐四人一回,沒來得及說說今天那樂子就被老爺子目送進廳……除姐姐後院陪同女眷,餘眾皆被召回,又一次聚齊。 “為梳理通徹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時期,且以劉裕篡權迫使東晉司馬氏禪讓為時間節點,列前後兩大階段。一段從曹丕篡魏稱帝至“東晉王與馬共天下”,世家門閥上升崛起時期;另一段從五胡十六國直至唐朝覆滅,世家門閥於中原政權影響力逐步消弭之過程。” “虎哥,老爺子咋回事兒,不順心了?” “估計與終身大事有關?” “莫非......老爺子威武,我輩楷模……” 羊桑與虎哥嘀咕問詢,遂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 ...... 嘀咕歸嘀咕,眾人對這段歷史及世家起伏頗為好奇,平日裡沒少談論。聽聽出身名門之大明進士老爺子講解不也挺好。 一、曹丕篡魏稱帝至“東晉王與馬共天下”。 1、曹丕爭儲,倚重世家豪族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地旱澇災害頻繁,朝廷不思賑災安撫,愈加專注黨爭奪權。陷入崩潰之百姓隻得寄托於宗教信仰,一時間太平道、天師道等紛紛興旺。太平道創始人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率眾起義,史稱“黃巾起義”。朝廷和各地豪強鎮壓,卻由此造就群雄並起、爭霸天下的格局。 ...... 亂世之中,群雄逐鹿中原。界橋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劉備入川之戰和夷陵之戰,終成三足鼎立。不論曹孟德或諸葛孔明,出於對東漢以來豪族勢力崛起忌憚,推行一係列打壓士族政策。曹操病逝,曹丕篡漢立魏,重新倚重於世家豪族。曹丕尚為世子之時,與兄弟曹植、曹彰(曾引十萬大軍至洛陽,被諫議大夫賈逵勸阻)等爭儲,世家大族鼎力支持。得不到軍方和宗室強有力支持,曹丕隻得效仿劉秀繼續仰仗世家力量以穩固篡漢之後的曹氏江山。 ...... 2、九品中正製,一次不成功的矯正 九品中正製,又稱九品官人法。曹丕稱帝後采納吏部尚書陳群意見,命其製定的選官製度。曹魏之前兩漢時期,朝廷主流人才選拔乃察舉製,至東漢時期漸漸被少數公卿大臣、名門望族所控製。評判舉薦之人存在較多主觀意識,大量賢才易被埋沒。九品中正製在察舉製基礎上進一步製度化,將察舉製中州郡長官自辟僚屬權力和地方官吏任免權收歸中央,利於朝廷對地方掌控,作用積極。 然九品中正製本質上依然留有察舉製殘影。西晉時期更從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的評議標準淪為以家世背景為唯一衡量標準,徹底成為士族門閥把控朝政之便捷通道。遂稱九品中正製是一次不成功的矯正,並未改變世家崛起和把持朝政現狀。曹魏後期,世家勢力愈發壯大,最終皇權架空。 ...... 3、司馬昭之心與八王之亂 曹丕掌權,迫使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建立曹魏政權。然而壽命不長,去世之時不及四十,曹魏政權埋下隱患。眾所周知開朝皇帝威望最高,亦是遭遇社會問題,朝廷韌性最強之時。曹丕早夭,不得不托孤後事,安排曹真、司馬懿、曹休和陳群四位顧命大臣,以曹氏宗親和士族功臣相互製衡。 安排確實穩妥,之後曹叡繼位,也算是年輕有為的賢明君主,然曹叡同樣短命。其他三位顧命大臣和皇帝曹叡死後,再次成為托孤大臣的司馬懿權勢日益增長,遭曹氏宗親猜忌。曹芳繼承曹叡衣缽,稱帝繼位時年僅八歲,權力基本被兩位托孤大臣掌握。與司馬懿同時擔任托孤重任的是曹真之子曹爽,此人遠不如其父睿智勇武,高平陵政變中慘敗於司馬懿。 司馬懿政變得勝,效仿曹氏先祖曹操做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未急於稱帝。其子司馬昭專權時,朝堂上下皆知曉司馬氏之心,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操後人、曹丕之孫,曹髦親率部從討伐司馬昭,事情敗露,被賈充指使成濟弒殺,年僅20虛歲。此事之後,出於輿論風評顧忌,司馬昭直至病逝亦未篡奪皇位,但卻進一步穩固世家勢力和司馬氏家族對朝政把控。待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之時,正式篡魏稱帝,建立晉朝。 ...... “今日便到此處,自行散去。”老爺子撂下這句,會合另外三老後院去了,啥也沒再提。 “老爺子回來時就提了一句終身大事。之後見著恁多馬車內下餃子似的冒出呼啦啦遠超一個班兵力的鶯鶯燕燕們,總算明白了,這是給咱找媳婦吶。” “事兒是好事兒,可那頭咋交待?” “老爺子這是要把兄弟們套牢在這大明?” “沒那簡單。再說了,老爺子們辦事兒都像咱們那般膚淺?” “自知者明。” 穿越眾七嘴八舌一心一意在場17人也沒討論出啥個子醜寅卯來...... ...... 被迫旁聽結束又覺得晚宴缺席肯定失禮的老厲和老樓決定留下,可聽著聽著,有些坐不住了。 “老楊,俺倆的喜事兒還沒說吶。” 看看,誰再說大明禮法保守嚴苛保證不捶死他。 “一喜,朝廷批文浮山鎮免稅三年,今後鎮上所得用於軍鎮設立,以為朝廷分憂。二喜嘛……” “報告!重大發現!” 二喜胎教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