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科林斯之戰(1 / 1)

科林斯地峽,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和歐洲大陸的交界處,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科林斯地峽極其狹窄,有巨大石灰巖斷層,隔開了科林西亞灣和薩羅尼加灣。   這裡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加之土地肥沃,可以長期駐守士兵屯田。   科林斯地峽中部地形崎嶇,沿海兩側可以引海水入壕溝,稍加修整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禦工事。   從古至今,不少有識之主都在這裡修築城墻和運河,一方麵溝通兩片海洋,一方麵抵禦敵軍入侵。   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這裡就已經建立起城墻的雛形,後來不斷摧毀又重建,直到形成如今的六英裡城墻。   現在統治這裡的東羅馬帝國,自從驅逐拉丁人,收復科林斯地峽後,就一直加固城墻,同時在周邊屯田,應對奧斯曼越來越近的兵鋒。   從科林斯長城以南直到摩裡亞的首府米斯特拉斯,中間都是一片沃土,整個半島三麵環海,隻有科林斯長城一小段陸路與大陸相接。   在奧斯曼海軍還未發展壯大之前,隻要守住了科林斯長城,東羅馬帝國就能保住伯羅奔尼撒半島這一片小小糧倉。   這也是帝國除了首都和幾個小島外僅剩的領土。   目前,摩裡亞大公君士坦丁和亞該亞大公托馬斯已經完成了雅典地區財富初步轉移,將雅典還給原先的佛羅倫薩大公,指望他能抵擋分毫。   巴列奧略兩兄弟則是集結軍隊,準備固守科林斯長城。   此時,君士坦丁和托馬斯正坐在營帳裡,聽著下屬的匯報。   “兩位殿下,消息已經查實,底比斯和雅典的守軍在我們走後,立即向穆拉德二世投降,正作為前鋒向我們攻來。”   “這幫叛徒!”   托馬斯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君士坦丁示意托馬斯稍安勿躁。   “海軍方麵呢?奧斯曼有沒有大規模跨海投放士兵的能力?”   “殿下,這個暫不清楚,威尼斯和熱那亞人已經明確拒絕出動海軍攔截奧斯曼,前天南部有漁民看見奧斯曼艦隊繞過摩裡亞半島,向科林西亞灣而去。”   君士坦丁心裡咯噔一下。   “科林西亞灣內水流平靜,奧斯曼控製的小島離南部帕特雷城距離極近,他們有沒有可能登陸?”   一時間沒人能夠回答。   “殿下,我認為奧斯曼人出動艦隊應該隻是為了護航運輸船,同時防止威尼斯或者熱那亞突然參戰,應該不可能登陸。”   座下一人站起身。   “哦?米哈伊爾,為什麼如此篤定?”   說話之人正是先前以撒的衛隊長,以撒前往羅馬之前,指派他訓練軍隊,同時向北出擊。   一年多的戰事,使得他顯得更加胸有成竹。   “殿下,經過我們與奧斯曼這一年多的邊境沖突,我對奧斯曼人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說來聽聽。”   “第一,他們的兵源來源很雜,最精銳的是耶尼切裡禁衛軍,隻服從於蘇丹本人。”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各個帕夏集結起來的私軍,再者就是用來充當炮灰的基督徒仆從軍。”   “在如此復雜的軍隊組成下,奧斯曼很難組建一支經驗豐富的海軍陸戰隊。”   米哈伊爾說完,看著君士坦丁的臉色。   “接著說。”   “第二,帕特雷城防禦工事較為完善,在拉丁人統治時期,這裡曾經專門為了防止海軍登陸而架設了不少弩炮,奧斯曼很難登陸成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整個奧斯曼軍隊對於我們的態度是極度蔑視,絲毫不把我們放在眼裡,從他們現在的戰略態勢來看,他們應該是想直接裹挾大軍,一舉打破我們的防線。”   一語說完,座下眾人都陷入沉思。   君士坦丁看著地圖,久久不語。   “這樣,帕特雷城還有不少拉丁人的產業,想必他們不想看到奧斯曼人攻入城鎮,告訴城內的商人,要他們自己出資組建衛軍,抵抗可能的登陸。”   “米哈伊爾,你和你的王子衛隊共計500人趕赴長城西段,易卜拉欣軍團已經駐紮在那裡。”   “是!”   米哈伊爾領命而去。   “托馬斯,你駐守中段,務必利用好古老城墻和壕溝,這裡地形崎嶇,奧斯曼人應該隻是佯攻。”   “至於最平坦的東段,就由我親自駐守,沿長城幾個村落的民兵都歸我指揮!”   眾將得令,紛紛散去。   ……   “上!快上,你這個希臘渣滓!”   科林斯地峽以北,一位奧斯曼貝伊正用鞭子拚命抽著一個希臘老農,老農扛著一袋土,吃力地向前走著。   老農周圍還有不少希臘平民,男女老少都有。   他們正被趕著填壕溝。   老農在奧斯曼貝伊的鞭子下發瘋奔跑,沒走幾步就跪倒在地,胸口插著一支箭矢。   遠方的科林斯城墻上,哈坎挑挑眉,又從箭袋中取出一支箭。   撤回科林斯長城以南後,易卜拉欣對軍團進行了整編。   哈坎由於出色的射術,被編入弓手隊伍。   此時,還有不少弓手守在城墻上,阻擊遠處的奧斯曼軍隊。   有些希臘士兵不忍射擊自己的同胞,每射一箭,就畫一個十字架,請求上帝的原諒。   對此哈坎總是輕蔑一笑。   等他們填完壕溝,攻陷城墻,下一個去填坑的可就是你咯。   這已經是奧斯曼開始攻城的第四天,強征的民夫已經沒剩幾個了,與之相對,東羅馬一方趕挖的外圍防禦工事也已經損失殆盡。   這已經是城墻近處的最後一道壕溝,填平之後,奧斯曼的火炮就可以推上前來,對著城墻狂轟濫炸。   哈坎又射出一箭,命中一個走得太前的奧斯曼士兵。   吹吹口哨,哈坎看見,遠方奧斯曼的大炮已經拉上前來,旁邊忙碌的士兵正在架設炮架。   “火炮準備!火門槍準備!弓手部隊退下,準備迎接炮擊!”   梅赫梅特百夫長大吼道。   我方幾個城樓上,工兵推上火炮,與奧斯曼的火炮遙遙相望。   城跺上,一隊火槍兵抱著火門槍沖上去,開始架設。   見壕溝基本被填平,奧斯曼貝伊一揮軍刀,大炮齊射。   轟——轟——   沉重的石彈飛過半空,重重落在城墻上。   石質城墻爆發出強烈的震動,掉下些許碎屑。   還好,經過反復加固的城墻撐住了第一輪最猛烈的炮擊。   “給奧斯曼人一點顏色看看,火炮,放!”   梅赫梅特百夫長大吼。   轟——碰——   城樓上,東羅馬的大炮也爆發出轟鳴。   一發實心彈正好擊中了奧斯曼的一臺沖車,將其打得粉碎。   城墻上爆發出一陣歡呼。   接著,趁著火炮裝彈間隙,奧斯曼人開始吶喊著沖鋒。   碰——碰——   城墻上的火門槍開始發射,當然,能否射中完全靠運氣。   這種早期火器,作用主要在於威懾。   不斷有著奧斯曼士兵被火槍和弓箭擊中,但是更多的人舉起盾牌緩步前進。   從壕溝到城墻這短短的一百米路程,奧斯曼人落下了數十具屍體。   但是敵人實在太多了,一個接著一個沖鋒上前,有些士兵舉著梯子,已經近在眼前。   “希臘火,放!”   梅赫梅特指揮官下令。   城墻上,造型奇特的噴口噴出火焰,飛出幾米遠,附著在奧斯曼的雲梯上。   頓時,大火在附近的奧斯曼士兵身上蔓延。   士兵們嚎叫著,躺在地上打滾,卻怎麼也撲不滅。   旁邊的士兵頓時嚇得不敢上前。   遠處看著這幅慘狀的奧斯曼貝伊麵色難看。   一旁的副官走上前,看著貝伊的臉色。   “大人,我們的火器大部隊還沒有到,暫時沒有辦法應對這種個頭小但威力大的武器。”   “讓他們撤退,明天繼續強征希臘人,讓他們來耗盡卡菲勒的火油!”   奧斯曼貝伊的臉上浮起一絲猙獰。   奧斯曼人抬上傷員,徐徐退出戰場。   守軍一方也鬆一口氣,盡快補充體力和軍需。   接下來幾天,攻守雙方各有勝負,奧斯曼雖然傷亡慘重,但是家大業大,打掉一茬,還會有更多的士兵沖上來。   反倒是人數較少的東羅馬一方率先堅持不住。   最艱險的一次,一小隊奧斯曼士兵在火槍兵的掩護下,沖上了城墻。   奈何後繼不足,登上城墻的奧斯曼小隊成了一支孤軍。   梅赫梅特百夫長帶著親衛隊,奮力將立足未穩的奧斯曼人盡數殲滅。   堅持到奧斯曼攻城的第十天,易卜拉欣軍團及加強給他們的火器部隊徹底彈盡糧絕。   關鍵時刻,米哈伊爾旗隊長帶領王子衛隊500人攜軍需糧草趕赴,這才穩住西半段城墻的防禦。   “易卜拉欣軍團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我部奉命接管西段防禦,你們從旁輔助就好。”   “對麵的奧斯曼軍隊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易卜拉欣軍團長的希臘語不怎麼樣,大概能聽懂,但是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奧斯曼軍隊人數眾多,但是同一時間能夠投放的數量有限,通常是一支部隊打光,再換另一隻,我懷疑是他們的糧食出了問題。”   一旁的梅赫梅特百夫長接過話題。   “你會說希臘語?”   “我給很多人當過奴隸,學過很多語言。”   米哈伊爾點點頭。   “你是說奧斯曼的糧食出了問題?”   “是,這也多虧了我們之前堅壁清野的計劃,現在整個雅典和底比斯地區糧草都嚴重不足,要從大後方轉運,這就導致奧斯曼無法同時將所有可用兵力全部投放。”   “再者,我們之前遷雅典地區民眾南下,使得奧斯曼短期內在當地難以征集足夠的炮灰,隻能自己上。”   “這也是我們能支撐這麼久,還給奧斯曼造成接近兩千人傷亡的原因。”   米哈伊爾沉默一下。   “那要是奧斯曼海軍直接通過科林西亞灣運送糧食到地峽北麵,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大家對視一眼,無人敢回答。   真有那一天,恐怕奧斯曼靠人數優勢都能活活堆死東羅馬一方。   到那時,之前以撒做的一切努力全部白費了。   “唯有死戰而已。”   米哈伊爾戴好頭盔,鉆出營帳。   他看著遠方和煦平靜上海麵,目光充滿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