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1447年9月2日,斯坎德培率領大軍鉆出克魯耶山穀,在伊什米城短暫休整後,突襲威尼斯駐紮在海岸的雇傭兵團。 威尼斯剛剛登陸的兩千雇傭兵還沒有與主力匯合,倉皇交戰之下,損傷慘重,剩餘的殘兵向德拉奇要塞潰逃。 斯坎德培追至德拉奇要塞之下,見城堡堅固,留下少量遊騎監視後,領兵而去。 馬蒂河畔,澤爾尼村。 斯坎德培在完成對於威尼斯軍隊的第一輪突襲之後,前來此處紮營。 大營戒備森嚴,哨塔林立,遊騎儼然。 士兵們有些帶著傷疤,有些帶著哀慟。 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戰爭,雖然獲得勝利,但是代價也是慘痛的。 老兵們滿不在乎,大口喝著從威尼斯人那裡搶來的好酒,叫嚷著令新兵們為自己穿上繳獲的鎧甲。 新兵們也從最初的青澀逐漸變得成熟,再經歷幾次這樣的戰爭,他們也會變得像老兵們一樣滿不在乎。 斯坎德培坐在大營中,看著手上的傷亡名錄發愣。 斯坎德培憑借自己優秀的軍事素養以優勢兵力打了敵軍一個猝不及防,但是傷亡比並不好看。 敵軍有著優良戰馬,有著火槍和鐵甲。 我軍除了一腔熱血,隻有對地形的熟悉。 縱使自己能夠野戰製敵,但是沒有相應的火炮和攻城器械,根本沒辦法將威尼斯人從海邊的城堡內趕走。 如果段時間內不能速戰速決,東部邊境上的奧斯曼人會不會趁虛而入? “統帥!馬魯納男爵求見!” “讓他進來。” 營帳打開,馬魯納走進來。 “統帥閣下,很高興知道您又打了勝仗。” “多虧了你們的情報。” 馬魯納不以為意笑了笑。 “這是我們的誠意,不知您是否願意繼續接下來的談判?” “說吧,你們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馬魯納翻開地圖,找到阿爾巴尼亞聯盟,指向西南角的一座城市。 斯坎德培湊近一看。 奧隆城。 “我們希望獲得這座城市及附近地區的宗主權。” 馬魯納畫了一個圈,圍住奧隆城和附近的半島。 “這不可能。” 斯坎德培直截了當地說。 阿爾巴尼亞是斯坎德培聯合各城城主,王公組成的聯盟,旨在保障阿爾巴尼亞的獨立地位。 如果斯坎德培如此輕易將一座港口城市割讓給他人,自己的大義名分就會蕩然無存,即使能夠憑借威望暫時壓下反對的聲音,他的地位也勢必受到挑戰。 “你這樣和威尼斯人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威尼斯人實力強勁,得到一座城後,會想得到另一座。” “我們沒有那個實力,僅僅需要一個亞德裡亞海的海港,用以溝通意大利到巴爾乾的商路。” 斯坎德培冷笑,一聲不吭。 馬魯納遺憾地搖搖頭。 “那麼,我們的交易就這麼結束了。” 接著,似乎像是想起什麼事情一般,他一拍腦門。 “噢,對了,” 馬魯納眼含笑意地將一封信件遞給斯坎德培。 “這是我通過在北意大利的老關係得出的情報,我認為您應當看看。” 斯坎德培接過信,臉色立刻變得難看許多。 洋洋灑灑一大篇,核心主旨就一個: 威尼斯總督福斯卡裡對先前的失利很不滿意,已經派人聯絡奧斯曼,邀請他們共同進軍,平分阿爾巴尼亞。 斯坎德培知道,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威尼斯人什麼都做得出來。 況且,就算威尼斯人不邀請,兇殘的奧斯曼人也會在戰爭的關鍵時刻投身戰場,坐收漁翁之利。 “我的軍隊和人民會保衛他們的祖國,不用你們操心!” “那就不好意思了,我聽說威尼斯總督正在招攬傭兵團,甚至可以用土地來作為報酬,也許我該去那裡碰碰運氣。” 砰—— 斯坎德培一拳砸在桌子上,震翻了幾個杯子。 他怒氣沖沖地盯著馬魯納,眼中噴出的火焰似乎要將馬魯納吞噬。 馬魯納漫不經心地將杯子扶正,為自己和斯坎德培分別倒上一杯酒。 “悠著點兒,親愛的閣下,” 馬魯納喝口酒,咂咂嘴。 “整個聯盟的安危可都寄托在您身上,您要是不在了,這個脆弱的聯盟隻是奧斯曼碗裡的肉罷了。” 半晌,斯坎德培又恢復了嚴肅的神態,從憤怒的中年重新成為一個奸詐的政治家。 “不夠。” “您覺得怎麼才算夠?” “幫我奪回都拉斯城,奧隆城就是你們的。” 都拉斯,威尼斯尊貴共和國在阿爾巴尼亞最大的海港城市,統治中心。 馬魯納搖搖頭。 “我不是來幫助您做夢的。” “我可以保證幫助您收復達尼雅城,並協助您抵抗奧斯曼人的入侵。” “這是我們的底線。” 馬魯納戴上帽子,拿起佩刀,準備離開。 “站住。” “我對南邊城市的控製力不強,你得自己說服奧隆城的城主。” 在他身後,斯坎德培抬起頭,緩緩地說。 “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有這樣的信心?” “我自己都沒有把握抵擋住奧斯曼和威尼斯的進攻,同時還能收復達尼雅城。” 乃乃的,知道連達尼雅都難以收復,還非要提一嘴都拉斯是吧? 馬魯納沒有回答,走出營帳。 他望著西北角陰沉的天空。 為何有把握? 意大利要亂了。 …… “意大利要亂了。” 蒙費拉托侯國,巴列奧略城堡中,約翰四世侯爵自言自語地說。 公歷1447年8月,米蘭公爵菲力波·馬裡亞·維斯孔蒂與世長辭,沒有留下合法子嗣,維斯孔蒂家族對於米蘭的統治到此為止。 唯一的私生女嫁給了傭兵頭子斯福爾紮,後者借此宣稱米蘭公國。 米蘭國內勢力對斯福爾紮的宣稱不予承認,成立了安布羅西亞共和國。 斯福爾紮聯合米蘭的宿敵威尼斯,對新生的安布羅西亞共和國展開了戰爭,並且邀請意大利地區各諸侯加入作戰,維護自己的合法繼承權。 約翰四世看著手中的信件。 意大利地區目前有著四大強權。 教宗冕下,威尼斯尊貴共和國,米蘭公國和新興的薩伏伊公國。 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國還在阿拉貢的手中,暫時不計入。 四個強權各有各的優勢,至於米蘭公國,純粹是因為土地肥沃。 波河平原極其適合農耕,豐富的水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其成為意大利的糧倉。 糧食產量大,人口就多,加之基礎設施完善,商業也就更加繁榮。 如果能夠從米蘭身上咬下一塊肉,蒙費拉托的窘境能否緩解? 約翰想起以撒臨走前的話。 乾了! 他下定決心。 周圍強敵環伺,不為獵手,即為獵物,日益衰落的比薩就是最好的例證。 “約翰殿下,” 約翰回頭一看,是自己的管家。 “以撒大公回來了。” “快隨我迎接!” 公歷1447年9月4日,以撒結束了西巡海外的旅程,回到蒙費拉托。 一到熱那亞港,以撒就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徘徊在整個北意大利的戰爭陰雲。 各個酒館中,傭兵們粗豪地笑著,大聲議論著米蘭的戰事。 市麵上,盔甲和武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價,鐵匠區的鐵匠們開足馬力,為傭兵們生產出他們需要的殺人利器。 在與約翰交談後,以撒頓時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目前,自己將要同時麵臨兩場戰爭。 這對自己和蘇爾特大公國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不過,如果這兩場戰爭都能夠取得預想中的成果,自己的勢力會有很大提升。 一個亞德裡亞海岸的港口,附近山脈河流相隔,人口不少,易守難攻。 一個在北意大利有一定話語權的盟友,可以提供穩定的糧食來源,必要時可以引以為援。 “蒙費拉托侯國剛剛獨立,國內的戰爭潛力並不大。” “我們領地的稅收加上貿易公司的分紅,勉勉強強可以拉出一支6000人的大軍,其中4000人是征召的農民。” “我的騎士可以組成一支大概100人的精銳騎士團,他們的仆從也能夠組成一支300人的騎兵隊。” “再加上封臣的少量軍隊,全國軍隊總人數不會超過8000。” “這8000人中,我們還得留守各個關卡和城堡,防備薩伏伊的偷襲。” “其實,真正能拉上戰場的軍隊遠遠不足以支撐我們進行一場持久戰。” 約翰仔細盤算著自己的實力,越說越沒信心。 “所以我們……” “所以我們一開始,就不能將奪取米蘭公爵之位作為目標。” 以撒打斷他。 “我們這次的首要目標就是奪回米蘭在此之前占領的蒙費拉托領土。” “大城市一概避開,邊境城市,小型城堡,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目標。” “占領之後,盡快消化,增強實力之後,再作其他打算。” “至於公爵之位和幾座大城市,就讓威尼斯和斯福爾紮去爭鬥吧。” 下午,約翰邀請以撒檢閱了蒙費拉托的騎士團和新軍。 騎士們訓練有素,裝備有些破舊,但是對巴列奧略家族忠心耿耿。 封臣們也響應了約翰的號召,將自己的騎士和征召兵送到蒙費拉托的宮廷。 這個時候,約翰平時的恩澤就有了大用。 換成一個不稱職的領主,封臣和騎士們壓根不會鳥他。 守土有責,但是參與領主的軍事冒險可不是封臣的責任。 一時間,各種顏色,各式各樣的族徽和旗幟眼花繚亂,濟濟一堂。 接下來,約翰還向以撒展示了自己編練的新軍。 這是幾年前約翰在以撒的建議下,招募強壯農民和失地騎士組成的新式步兵,身披鎧甲,手持長柄武器,有些還裝備火槍。 共計500人,專門應對周邊勢力都愛玩兒的騎兵。 約翰給他們起名“大侯爵衛隊”,用以紀念曾經給蒙費拉托帶來輝煌的那位先祖。 連續幾天,封臣們聚在一起,白天打獵,晚上宴席。 這是常有的事,大家好不容易聚聚,自然要增進一下感情。 大家都是蒙費拉托貿易公司的股東,近幾年掙了不少錢,因此對以撒非常和善,沒有排斥他這個“外來者”。 公歷1447年9月10日,蒙費拉托侯爵約翰四世發布聲明,要求安布羅西亞共和國交還維斯孔蒂時期侵占蒙費拉托的領地,遭到拒絕。 9月12日,約翰四世帶領蒙費拉托軍隊渡過波河,抵達洛梅利納地區。 9月18日,約翰四世占領邊境的兩個小型城鎮,擊潰當地守軍,兵鋒直抵帕維亞。 米蘭援軍及時趕到,與蒙費拉托軍對峙。 9月21日,約翰四世成功說服米蘭的兩個傭兵隊長倒戈,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在帕維亞城下擊退敵軍,使其龜縮墻內,不敢出城。 隨後,在以撒的建議下,約翰四世退後至洛梅利納地區,在一處要道上修築城堡,設卡攔截。 同時派出遊騎掃蕩四周,打劫商隊,強征民夫,搶掠糧食。 同日,以撒見約翰四世站穩腳跟,立馬致信蘇爾特港。 “阿爾巴尼亞方向,任命切爾勒男爵馬魯納為總指揮,負責一切軍事事務和談判事宜,間諜總管阿爾伯特勛爵和外交大臣安德爾森負責派人協助談判。” “阿爾巴尼亞戰事以快為主,威尼斯人的目光現在被米蘭繼承戰爭吸走大半,正是反攻的好時機。” “通知馬魯納男爵,可從匈牙利方麵購買火炮,用以攻克沿海堡壘。” “時刻警惕奧斯曼的動向,爭取盡快逼和威尼斯,從而全力阻擊穆拉德二世。” 以撒蘸蘸墨水,繼續在信紙上寫到。 “米蘭方麵,約翰侯爵已經搞定了熱那亞人,他們同意我軍通過他們的領地。” “令近衛軍第一軍團迅速渡海前來,協助作戰。” “令艾爾多什率領斯拉托斯軍團一部渡海前來奉命。” “令附屬部落和多布羅加人提供仆從步兵,前來奉命。” “令近衛軍第二軍團前往北非,接替第一軍團的防務。” 以撒想了想,繼續寫到。 “要求皇家騎士學院第一批學員在帝林教官的帶領下前往米蘭,進行實戰觀摩。” 嘭—— 以撒狠狠蓋上紫色雙頭鷹的印鑒。
第四十一章 米蘭繼承戰爭(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