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邊祁連,還在為了快速解決回家路上突然出現的攔路虎,邢國封山遺民的封鎖,而不得不兵行險招時,殊不知他的麻煩,可不僅僅是忌憚自己旁邊突然冒出來一個強大鄰居的而被人說動的封山。 世事如棋,牽一發而動全身,祁連所不知道的是他一些過於激進的策略和暴露的野心,比他想象的更早地使他的後路也開始出現了變數。 “嗚嗚嗚~”的三聲號角響過,祁連安放在營中央校場上的泥盤日晷竹針的影子正好落在了正下方的午時。 這是營中奴隸們可以準備開飯了的信號,奴隸們習慣了的同時,也趕緊地加快了手下的動作,爭取在監工和一群叫做羽林衛的“清點官”來前,多乾些,因為這樣就能從那些清點官手上換更深顏色和記號的木籌,然後領到裝了更大分量晌食的竹筒。 而奴隸們雜七雜八的活計不少,包括且不限於上交編好的草繩草鞋、洗衣服、舂糧、挖營寨壕溝、用石斧加上繩索伐木、加高永遠都嫌矮的營寨寨墻和工事、上繳指定粗細竹條、按照一群小孩子給的樣品到處搜集的各種草木、挖沙、燒草木灰… 做了那個公子連的奴隸,永遠有乾不完的新活,哪怕奴隸們私下裡完全不知道自己乾的大多數活有什麼意義,可是那個身材矮小、心狠手辣還愛看著人笑的中夏公子總能一拍腦袋,就想出一大堆折磨人的勞動項目,並且通常還會煞有其事地製定一個標準。 當然,祁連“折磨”的不僅僅是奴隸,以使其經過一天充實的勞動,傍晚收工後隻想著睡覺,沒時間胡思亂想。 同樣飽受祁連折磨的,還有被編入羽林衛的孩子們,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吃完早飯,然後去被祁連拿捏住把柄強迫教書的絞國左史左崧那裡,上一個時辰的識字晨讀課,然後就會被拉到校場,被一個赤狄啞巴教官逼著學一個時辰弓術、劍術和騎術。 午飯前的一個時辰,除掉八歲以下的孩子會回去繼續讀書識字外,剩下的一百出頭的羽林衛會抽簽分成兩半,一半人要和他們的百將竹汲出去,跟在大部隊後麵遊獵采集,順便練習騎術。 另一半則會被安排和祁連的侍女英子學習算術,然後在監工和押運兵卒的保護下,被派過來做奴隸考勤工作的“清點官”。 奴隸們按照工種活計劃分,二十五人為一組,由五十人的清點官,兩人共同負責一個奴隸,一齊清點其勞動成果,然後一輪輪地參考祁連製定的標準,給出評價並發放算籌。 規則是隻要兩個清點官分歧不大,就取平均給算籌,分歧很大,換一組清點官重判,並記錄下來。 一千兩百多奴隸,羽林清點官們判的快的話,半個時辰,慢的話一個時辰,排在後麵的奴隸雖然在一旁注視和保護的兵卒的凝視下,不敢發怒或者頂嘴,但是私下口口相傳某某“清點官”不公正,某某速度慢之類的碎嘴卻是常事。 而清點官們也不能隨便給籌子,因為晌食完畢收回籌子後,英子、汲和易川會對賬。 一旦今日支出的奴隸食物超支過多或者過少,當日下午的那批清點官就要被取消下午跟著兵卒和其家屬們外出遊獵采集玩耍的活動安排,留營罰抄寫,對於這群活潑半大孩子們來說,沒有比這更無聊和嚴重的懲罰了… 以小見大,在祁連眼中這一整個將近兩千多人,像一個“遷徙民團”,更多過像一隻軍隊的隊伍中,包括斥候、輪值、看守俘虜、出營遊獵采集、宵禁、就餐等等作戰衍生事務安排中,充斥著祁連很多實驗性質,在易川、柳鞅等人看起來“小題大做”的不必要行政操作。 對於那些確實會加重兵卒疲憊和厭煩情緒的措施,祁連改進甚至慢慢刪除掉的有很多。 但是其他一些長期來看很有好處的,隻是短期會加大物資消耗的行動,比如培養羽林衛這些孤兒質子的額外花費,祁連從不吝嗇,甚至有時已經算是他唯一的堅持了。 於是乎,在祁連看別的大陸澤部落那粗放儉省到近乎沒有管理,完全看心情和運氣獲取食物和其他物資,“清靜無為”的管理模式直搖頭的時候,別的大陸澤大族,也看著祁連組織起來的,每天變著法折騰奴隸和部民,卻又好似食物吃不完一樣荒謬地提高奴隸和部民食物配給,隨便一算就知道入不敷出的“新部族”像個憨憨。 不過好在敵人的不理解,今日倒反過來成了掩飾祁連兵力調動的保護色。 由於祁連每天都會藏著一半的兵卒,躲在深溝高墻的營中輪休和訓練,所以大部分進不去布防嚴密的營寨的探子,都隻慣性地粗略估算了一波祁連營寨出獵和寨墻四周輪值的兵卒數目正常,便當無事發生。 當然其實這一切的平靜都隻是表象,大陸澤中那些三四百人以上堪稱大族的東夷部落們,針對祁連的憤怒在有心人的挑撥下,正在暗潮湧動。 因為比起那個越傳越玄,甚至打敗東澤氏後,都快被傳成是一個下凡之神而不是人的公子連可能會使用的軍事手段,大陸澤中的大族們在某五峰山少司命的提點下,開始更害怕其對澤中小部族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擴張。 本來盟會後還上門的五峰山說的這些“危言聳聽”的話,澤中東夷大族都當笑話看。 直到最近真的有不少本來應該和他們站在一起,對抗排斥那個外族人統治的奇怪部族的一些大陸澤本地小部落和獨戶遊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竟然真的絡繹不絕前去主動投靠,大族們才慌了神。 本來一開始隻是些原本就被排擠,和長期被持續性掠奪的一些諸夏人逃民小聚落,隻是投靠的人中偶爾會出現一些世代居住在澤中的雜夷。 這還是好事,因為他們不走,要維護獵區和漁區純凈的大部族們也要趕他們走。 然而從昨天開始,一些原本就被邊緣化的十幾二十幾人規模的數個東夷小部族也開始義無反顧地投靠祁連,而那扇營門也確實像一個不挑食的巨口鼉龍(鱷魚),將那些人吞進去就再也沒放出來時,這就很可怕了! 那些大陸澤大族也許不懂什麼生產力、什麼區域性生態,但是那些春夏季節暫時用不上的那些小部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等到了大陸澤中秋冬季節,遍地的野稻成熟之際,可就是他們這些大族盡可能擴大搶收範圍時重要的天然“長工”了呀! 再者,澤中大族之間每天搶獵區、捕魚區的沖突,應對蛇蟲虎豹的威脅,哪天不死人?大族們隻是吊著那些想加入的散人,想要優中選優,想要給個低價,不是不要他們呀! 雖然可以肯定祁連的“新部族”不可能無限製地吸收完像野稻一樣割了一茬,又會不知道從哪長出一茬的小部族們,但是各個大族勢力範圍內那些吊著的小部落有了相對應的遷徙跡象和流言愈演愈烈卻是不爭的事實。 本來一個新崛起的部族會更吸引人這點,大家咬咬牙都還能接受,因為大家都知道那不會長久,可是流言中隻要當上那個公子連的衛仆,就能一天吃三頓乾的,還保證至少兩日有一頓肉食? 乾的呀,意味著實打實的糧食,不是野菜呀,還是三頓呀? 按這個標準,這不是嚴重破壞大陸澤中的“人才市場秩序”嗎?大族們平常部民可隻有一日兩餐,一乾一稀,族長和其他貴人的核心圈族人才一日兩頓乾的。 大陸澤中的大族們到了這個地步,大部分已經不想知道祁連哪來的糧食,也不想知道祁連是不是在搞什麼不可持續、寅吃卯糧的“龐氏騙局”了,這個先例不能開,也許五峰山的一些提議是可以盡快考慮的… 而已經出發了的祁連肯定也是想不到一張針對他的無形大網輕易就被人羅織了起來。 說到底,敵人送的最好的禮物,就是他的錯誤,反之亦然。
第95章 過猶不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