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巴黎和約(1 / 1)

伏爾泰的死訊在巴黎普通民眾裡並未激起太多的波瀾,但是在第二等級和第三等級中卻是如同地震一樣,拉法耶特,米拉波,西哀耶斯,馬拉,羅蘭夫婦,布裡索,羅伯特,丹東......這些在第二等級和第三等級中頗具名望的人紛紛出麵籌備伏爾泰的葬禮。   因為伏爾泰生前長時間對教會的指責和諷刺,教會拒絕出席伏爾泰的葬禮,並嚴令主教,司鐸,神甫們不得進行禱告儀式,不過西哀耶斯卻冒著被教會譴責的風險參加了最後的告別,這點倒是令夏爾很欽佩。   王室則是出乎意料的沉默,伏爾泰生前除了反對教會,還抨擊過君主專製,對於他的的著作,王室一直是處於封禁的狀態,他的書一直被打散,夾雜在一些其他的書籍中才得以傳播。   但是現在伏爾泰已死,而且巴黎和約簽訂在即,英美兩國代表都到了巴黎,不能在這個時候發生鎮壓伏爾泰這種自由和平鬥士的事件,所以各方麵都默許了這場葬禮。   對於巴黎的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大多沒有完整地讀過伏爾泰的著作,或許在某些風俗雜誌,例如《卡米爾小姐的三則韻事》之類中看到過一些奇怪的書頁,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跟隨盛大的送葬隊伍一路前行。   伏爾泰的女兒沒有趕來,最後由羅伯特,夏爾,馬拉以及丹東,抬著他的半身銅像放入了巴黎的先賢祠中,銅像的底部寫著:“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   ......   1787聖誕節前一天。   整個歐洲,北美乃至世界的目光都注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今天不僅僅是聖誕節前一天,還是《巴黎條約》簽訂的日子。   夏爾早早就起來了,安娜去世後,瑪麗已經決定離開,但是她在鄉下的家裡已經沒有親戚,所以最後夏爾還是讓她去桑鬆三世那裡了,畢竟以後巴黎會很混亂,她能離開最好。   現在閣樓裡隻剩下他和老尼爾他們,頓時冷清了下來。   吃過早飯後,夏爾本來想去丹貝爾那裡轉轉,因為現在的香水產能已經上來,時尚之家的二樓顯然不夠用了,他準備和丹貝爾出去物色一個新店鋪。   就在他要出門時,一輛宮廷的馬車停在了家門口,卡洛斯中尉從馬車上跳了下來。   “夏爾,快跟我走,國王陛下叫你去見證歷史性時刻!”卡洛斯笑道,他現在和夏爾也算是熟人了。   “我?”夏爾一愣,他現在的身份好像不夠格出現在那裡吧.......   “對啊,趕快走,時間還來得及,陛下說他沒有忘記你這個朋友,要你見證他的榮光!”卡洛斯笑道。   “嗯,陛下能允許我去這種重要的場合,榮幸之至,走吧!”夏爾笑著上了馬車。   一路上到處都是歡欣鼓舞的市民們,他們也紛紛向著凡爾賽宮前進,臨近凡爾賽宮時,已經有近衛軍在維持秩序了,再往裡麵走的話,就看不到普通市民了,而夏爾的馬車卻沒有被阻攔,而是順利地進入了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平時空曠的花園廣場周圍已經停了許多馬車,每隔幾米就有近衛軍站崗,這裡雖然人很多,但是顯得井井有條,可見巴朗登的管理能力並不弱。   夏爾是沒有資格進入鏡廳的,他和其他一些觀禮的貴族,教士以及第三等級的一些名流們都隻能在鏡廳外兩側的空地上,透過巨大的玻璃窗戶觀看裡麵的儀式。   此時路易十六頭戴王冕,手握權杖,一身極其隆重的禮服端坐於王座之上,他的兩側侍立著十幾位親王和主教。   鏡廳的中央處是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木桌,三方代表已經站在各自的方位,法國居中,英國在左側,美國在右側,旁邊則是站著畫師,他們正在調色,準備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   法國的代表是司法兼內政部長奧爾良公爵,外交部長孔代親王,陸軍及海軍部長拉法耶特公爵,現在路易十六的內閣中,首相是空缺的,這位陛下看起來不想任命任何人擔任這一職位。   英國的代表是英軍總司令亨利·克林頓,外交大臣查爾斯·湯森。   美國的代表是外交特使富蘭克林,外交秘書約翰·傑伊以及享有“獨立三傑”之稱的約翰·亞當斯。   一切準備就緒後,路易十六對著巴朗登點了點頭,隨後一身盛裝的巴朗登優雅地走到了國王左側,大聲宣讀:“全法蘭西本土暨海外屬地的主人,全體法蘭西人民的國王,路易十六陛下,將在此見證法、美、英三國和平條約的締結,各位先生請就坐。”   隨著巴朗登的宣講,全體參會者以及外麵觀禮者都對路易十六彎腰行禮,隨後三方代表就坐,開始簽訂條約。   理論上現在的簽字儀式僅僅隻是個流程罷了,夏爾相信三方代表一定在私底下吵了很多輪才得到現在這個協議,他的關注點都放在了富蘭克林身上。   本傑明·富蘭克林,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還是美國政治家、作家、以及外交官。   身為美國開國元勛之一,支持獨立戰爭,參與起草了《獨立宣言》,還是美國製憲會議代表及《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簽署人之一。   而在科學上他的貢獻同樣突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發明了避雷針,並最早提出電荷守恒定律,對於電學方麵有著很深的造詣,發明了“富蘭克林爐”,又研究了液體蒸發熱學和鉛中毒效應,同時還去測量海流,研究改進航海技術,研究水聲學.......   對於這種人物,夏爾一向非常尊重,隻是現在沒機會結交,很可惜。   此時的富蘭克林體型略胖,穿著改良過後的灰色長袍和裙褲,灰白色的頭發略顯隨意地攏在了耳後。   英方代表亨利和查爾斯明顯看起來不太愉快,盡管這些條款是他們磋商後才決定的,但是在這種恥辱性條約上簽字,還是讓他們心情很沉重,遲遲沒有動筆。   不過富蘭克林倒是看出了氣氛的尷尬,利用他的高情商緩和了緊張的氣氛,最終三方還是完成了簽字儀式。   儀式結束後,近衛軍鳴放了小型禮炮,代表們本應就坐等待畫師完成記錄,但是英方代表拒絕入畫,提前離去,隻留下了半張畫像,不過這無傷大雅,合約簽訂完成後,凡爾賽宮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夏爾自然是早早就跟著人流出去了,因為他並沒有合適的身份參加這個宴會,國王陛下能想起讓他來觀禮,就足以說明路易十六是真的把他視作朋友的。   後來據說在宴會上,路易十六把自己一幅畫框四周嵌滿珍珠的肖像畫贈給了富蘭克林,以表彰他對兩個國家的貢獻,三天後,美方代表就乘船離開了,巴黎再次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同一時間,《巴黎條約》的內容也刊登在了各大報紙上。   北美正式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