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趙恒:朕有1萬句麻麻皮不知能不能講?(1 / 1)

【……至道三年,趙光義因箭傷復發病逝於萬歲殿,享年五十九。   而後,其因長兄發瘋、次兄暴斃而立為太子的三子趙恒於同年繼位為帝,並於次年改元鹹平,史稱宋真宗。   而在其本人繼位之初,大宋皇室還發生過一件鮮有人知的宮闈之亂。   當時,趙光義病危,已經不省人事,宦官王繼恩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知製誥胡旦、文士潘閬等人便試圖謀立其長兄趙元佐為帝,卻被宰相呂端所阻。   而在趙光義病故,趙恒繼位後,其人並沒有因此大肆株連,除了宦官王繼恩外,其餘參與政變的朝臣在下罪後沒多久就被趙恒找理由赦免了。   並且上位後重新處理了秦王趙廷美的後事,不僅重新追認趙廷美官爵,還按照較高規格將其改葬。   此外,給趙廷美的二個兒子加官進爵,在事實上抹去了他爹趙光義強加在趙廷美頭上的一些罪名。   他的這一行為,不僅幫他成功穩住了朝堂,也在極大程度上緩和了自他二伯趙匡胤離奇暴斃,他爹趙光義詭異上位後,他家這一脈跟他趙家其它旁親隱隱對立的關係。   因此,他在位的這一段時期被後人冠上了一個‘鹹平之治’的稱號。   可惜,他爹趙光義那個坑貨給他留下的窟窿,尤其是軍事上的窟窿實在太大。   他在勉強給他爹擦了宗親朝政這方麵的屁股後,已經無力再去修補軍中的那個大坑。   最終導致其人在位後期淪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笑柄,在後世更是有人將其比作唐朝的李隆基,甚至略有不如。】   李隆基:“???”   趙恒:“……”   …   【鹹平二年,經過多年的韜光養晦,遼聖宗耶律隆緒正式下詔伐宋,試圖一戰滅宋,從而問鼎中原。   消息傳回,一心想要為自家老爹報仇雪恨的趙恒親自率軍禦駕親征,可惜用人不明,導致大軍先勝後敗。   鹹平四年,遼軍再度入侵,趙恒再次禦駕親征,結果因誤信諜報而錯失圍殺良機,最終隻是大勝一場,斬敵數萬。   隨後數年,遼朝南下數次,雖未能滅宋,但卻讓宋朝邊境苦不堪言,最終在景德元年收到遼軍再次南下的消息後,忍無可忍的趙恒再次率軍北上,試圖一舉殲滅率軍南下的遼帝遼聖宗與承天太後蕭綽。   結果在首戰射殺遼軍主帥蕭撻凜,趁遼軍上下軍心渙散時,其人詭異的收到了遼朝皇帝與太後的議和國書。   而也許是前後數次的功虧一簣讓他的信心收到了打擊,又或許在經過數次‘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詭異敗北後,意識到了大宋邊軍中存在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弊病。   所以,在形勢大好時,他突然放棄了與遼朝決戰的先絕計劃,轉而與遼朝歃血為盟,以每年貢遼數十萬歲幣,效遼朝蕭太後為叔母為條件與遼朝結為兄弟之邦。   這一盟約,史稱‘檀淵之盟’。   其本人則在與遼朝達成盟約後,自詡有大功於天下,最終於數年後前往泰山封禪昭告天下以彰其德。   他的這一行為,也讓自始皇帝嬴政以來,被天下各朝帝王視為皇家盛事的泰山封禪變成了如孩童過家家般的玩笑。   最終被後世帝王徹底拋棄,永遠成為歷史傳說。   而這位因為給異族送錢稱臣而達成和解,自詡功蓋五帝,德批三皇的皇帝,也成了歷史上最後一任泰山封禪的帝王。】   嬴政:“……”   李世民:“……”   諸天帝王:“……”   “混賬!”   “簡直混賬!”   景德五年,正準備去泰山封禪的趙恒聽著天空光幕中帶著某種諷刺意味的話語,捏著拳頭破口大罵。   “朕去泰山封禪怎麼了,秦皇漢武去得,難道朕就去不得?”   “當時滿朝上下皆與遼帝互通款曲,甚至不少人已經背著朕私自議和,朕若不答應,朕連汴京都回不來,你叫朕如何行事?”   “更何況朕拿一個虛名,九牛一毛的銅臭之物就活人無數,使得兩國停戰數十年,這不是功蓋五帝德批三皇的功績又是什麼?如此功績,朕為何不能去泰山封禪?”   “簡直豈有此理,真真是豈有此理……”   咣當!   嘩啦啦——砰!   猛地掀翻麵前的禦案,看著天空光幕中自己舉著黃金聖杯撅著屁股懟天懟地的畫麵,這一刻,趙恒感覺自己受到了莫大羞辱。   媽個蛋的,朕也委屈啊。   你們都說朕軟弱,可誰又知道朕心中的苦楚。   第一次好不容易紮了個口袋捉住了遼軍的尾巴,結果傅潛那爛卵子的囊貨硬是給朕裝烏龜躲在高陽關不出來,導致錯失良機,讓遼朝大軍逃出包圍圈。   等第二次好不容易守株待兔逮了個正著,有機會將遼軍一舉殲滅呀,結果又碰上周瑩、王繼忠那倆傻蛋,一個不聽號令拖拖拉拉貽誤戰機,一個毛毛躁躁一頭撞進了人家懷裡,導致最後圍剿時包圍圈缺了一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又讓遼軍跳了出去。   等第三次朕按住遼軍的四肢,脫了褲子準備硬上時,特麼王繼忠那個早就該死了的狗東西又不知從哪兒蹦了出來,暗戳戳的跟朕身邊的朝臣遞信要求和解。   當時除了朕,隨軍的大臣都收到了遼朝的賀禮與求降信,尤其是寇準跟王旦那倆混蛋,為了促成求和,不惜毒死了朕留守汴梁的趙元份,讓王旦那狗東西回去監國。   兩人甚至都準備好朕若不同意議和,就讓朕死在檀淵,立趙受益(北宋第四個皇帝宋仁宗趙幀)那個小娃娃為帝了。   你們說,朕當時能怎麼辦?   朕也很絕望啊。   朕也想一戰打到高梁河,給朕那個不成器的爹洗刷恥辱,可朕手底下這群扯蛋玩意他……   他們不讓哇。   所以,趙恒現在很憤怒,異常憤怒,本來因為發現自己手下大臣跟遼朝虛與委蛇而破罐子破摔的他在光幕中那帶著明顯諷刺意味的調侃下,有種提刀砍人的沖動。   不過話又說了回來,造成眼下這種局麵又能怪誰呢。   要不是他爹當初架著驢車逃跑,遼朝早滅了,哪還有這種事。   甚至於要不是他家是武將篡國起家,因為自己的疑心病而導致麾下兵將跟他家離心離德,還能讓遼朝數次跳出包圍圈跟他玩養寇自重?   縱觀歷史,各朝各代前人種因後人得果的事多如牛毛,有些事你今天做了,未來總會有一天找上你的,就算你不在了,也會找上你的後輩子孫。   所以呀,因果報應有時候是真的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