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朕是永樂大帝(1 / 1)

連日大雨終於停歇下來,原本沙塵滾滾的邊關荒野,已是滿腳泥濘。大明堡宗,後世被稱一代戰神的朱祁鎮,躺在禦塌上,雙目緊閉。   數日前的朱祁鎮,領著大軍在出了宣府,拚了命地往居庸關走,誰知道趕路太急,朱祁鎮就淋了雨,高燒了一個晚上,太監王振跪在榻前伺候寸步不離。   在乘著高燒說了一夜旁人沒法聽清的胡話後,原本的大明戰神朱祁鎮在睜開眼睛的時候,那副肉身的主人,已經換成大明真正的戰神:朱棣。   同樣是禦駕親征,同樣也是歸程途中,隻是在二十五年前,大明永樂天子重病彌留,禦帳內燭火明亮,從他眼裡已經看不見生機,英國公張輔領著文武眾臣,已是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哭聲甚至蓋過了宣讀遺詔的聲音。   二十五年後,朱棣的重孫朱祁鎮的大帳內也是燭火明亮,亮光刺眼,朱棣隻好把睜開的眼睛又瞇縫起來,細細掃視著左右。這帳內除了幾個守候的宮女,就是一個太監跪在床榻前,手上端著藥碗,正用勺子撥弄驅散著碗裡的熱氣。   這時候在朱棣腦海的虛空中,朱祁鎮隻感到恍恍惚惚,隻曉得不斷叫喚:“這是哪裡?朕在哪裡?”   可是朱棣口中說的卻是:“這是哪裡,朕是誰?”   這時的朱棣頭痛欲裂,腦子裡無數的記憶碎片在飛舞,重組,可一時間思緒混亂,隻記得自己是皇帝,駕崩前也是在一座營帳內,可卻想不起自己是誰。   “皇上醒了,來人傳禦醫。”那太監尖起嗓子,刺耳的聲響讓朱棣不由得打了個冷戰。   “皇上,這裡出了宣府幾天了,離居庸關就沒多遠啦。”   “居庸關?那朕,朕是——”又是一陣頭痛,讓朱棣不由得坐起身子,雙手用力揉著太陽穴。   “皇上龍體抱恙,病迷糊了,皇上是大明的正統天子啊,受萬民敬仰,百族共尊的正統天子啊!”王振心中發笑,既然自稱為朕,卻又不知自己是誰。   “朕,朕當然是大明正統!”喘過幾口粗氣的朱棣,誤解了正統的含義,大明皇帝朱祁鎮,也就是現在他魂穿的著一副皮囊,就是朱棣的重孫,正統就是他的年號。不過這時候開始緩過氣的朱棣,也終於記起自己的身份:大明永樂大帝,威名遠播西洋萬裡,五次北伐讓蒙古大傷元氣,修書永樂大典讓文治顯赫一時。   “朕是永樂大帝!”朱棣心神稍定的同時,腦海虛空中的朱祁鎮也開始緩過神來,抬頭張望周圍的虛空,一不留神,差點就被頭頂掉落的幾個金色大字砸中。   被嚇得摔了一屁股的朱祁鎮來不及爬起,就被這幾個不知道從何而來的金色大字給嚇了一跳:“朕是永樂大帝!”   楷體大字比朱祁鎮的人還要高大,厚度將近一人寬,抬頭看看掉落大字的高處虛空,朱祁鎮的額頭冒出了幾滴冷汗。   “這是哪裡——誰來救朕啊——”   這一刻的朱棣,扶著還在發疼的額頭,掙紮著坐起了身子,絲毫沒有發現這一副皮囊的原主人,居然留在自己腦海中。   在禦塌跟前侍奉的正是太監王振,此時他見皇帝要坐起來,連忙上前兩步,攙扶著朱棣的胳膊。   想起之前自己閉眼之前哭的死去活來的張輔,便高聲叫喚道:“叫張輔來見朕!”剛才動了怒意,出了一身的汗,之前這一副皮囊受的風寒隨著那汗水也排出了體外,朱棣終於感覺腦袋的脹痛得到了一些舒緩。   朱棣召見軍中重臣,習慣性地揮手示意賬內其餘人等退下,那王振卻絲毫沒有離開大帳的意思。   幾案上的茶杯,就在王振習慣性的諂笑中,砸在了他的腦門上,同時響起的還有朱棣的一聲暴喝:“滾遠了去!”   “老臣張輔,磕見皇上。”滿頭銀發,手捧櫻盔,身穿亮銀山紋甲的老將,帶著甲胄摩擦的金屬聲,單膝跪在朱棣跟前。張輔,堡宗年間的四朝元老,永樂時已經因為軍功受封英國公,隨朱棣多次北伐,在那一年朱棣駕崩時,他正在左右。   “張輔?你是張輔?怎麼是這個樣子,誰在戲弄朕,難道不怕死麼?”朱棣被這已經白發蒼蒼的老者,嚇了一跳,若不是他麵容與當年張輔的父親張玉十分相似,他早已命人把這冒名戲弄自己的老頭拖出去砍了。   “皇上,莫不是昨晚風寒未退?認不得老臣了?”   “風寒?”又是一陣頭疼襲來,腦海中飛出一段段往日的記憶碎片。   那時北征,從蒙古歸來,大軍在草原上已經停留了三天,自己在禦帳中,用最後的力氣交待著後事,他怕軍中漢王造反,怕身後瓦剌反撲,也怕京中太子身弱,不能擔此大任。   “皇上,是不是龍體欠安,老臣這便去找禦醫來。”   “不,英國公先莫急。”朱棣暗暗用指甲掐了一下手背,是疼的,這所有的場景都是真實的,那眼前這一位精神利索的老者,除了多了些皺紋和白發,也確實是當年張輔的摸樣不差。   那時張輔還是壯年,聲若洪鐘,隻是跪在病榻前涕淚橫流。   終於想到問題所在,朱棣雙手不由自主地往自己臉上摸去。這雙手手,白皙且瘦弱,臉上胡子很少,也沒有了皺紋。   “我,我沒死?我這是又活過來了?這是第二世嗎?可我這還是大明皇帝?這英國公還在,難道我在朱瞻基那小子身上重生了?不對,年齡對不上,當年在蒙古回程,張輔已經五十,現在看他樣子,應該是七旬左右,二十餘年光陰,朱瞻基的身子不可能這麼年輕。”   “英國公,朕有個事情問你,永樂天子駕崩前,你說了一句什麼話?”朱棣不知道這一世,到底曾經發生了什麼事,甚至這一世到底曾經有沒有永樂皇帝,他也不知道。   “皇上這是?”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讓張輔滿臉問號,不過既然皇帝發話,作為臣子自然要如實道來,“當年太宗北征歸途中駕崩,我在禦榻前心亂如麻,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我父子都是受了太宗隆恩,那晚上天子歸去,我把頭都快磕破,嘴裡隻懂念叨著皇上萬安,天下無恙。”   “那天你磕頭磕破了頭皮,血流到左邊眼睛裡了。不過朕問的不是這一句話。”皇帝居然說出那天晚上自己磕破頭皮後的血流進了自己的左眼,這事連張輔自己也記不清楚,皇上怎麼會知曉呢,張輔頓時愣了愣。再回頭一想,可能是當時永樂天子身邊的起居注記錄下來了。   見張輔的眼神呆滯了一下,又恢復了神采,朱棣才又繼續說:“朕問的是你伏在永樂天子耳畔說的那一句。”   張輔一聽這話,渾身一震,也顧不得君臣有別,眼睛直勾勾盯著在前麵坐得大馬金刀的天子。那時候朱棣身旁的秉筆太監,正宣讀著皇帝遺旨,自己跪在靠前的位置,一時間心情激動,更是趴到了禦榻邊上,湊在皇帝的耳根旁細聲說:“皇上放心,我張輔必定殫精竭慮——”   “殫精竭慮,護皇家血脈周全,護大明天下安穩!是這樣嗎?”   “皇上,怎麼會知道,這話,我當年說的輕,周遭嘈雜,負責起居注的太監也不可能聽得見。”張輔驚疑不定,甚至眼中還帶著一絲惶恐。   “你在永樂五年初封英國公,朕在武英殿親手賜你免死鐵券,在你耳邊也說了一句話:鐵券不鐵,前車可鑒。”朱棣確定了這一個白發老者,就是自己認識的張輔,便下了決心要跟他交底。   “皇上——”張輔立時跪在地上,他知道自己心中現在想到的事情,如果說出口,必定掀出無盡風浪,“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