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得?”朱標忍不住確認道,“這科技發展竟然和工匠領工錢有聯係?” 朱海軍聽了,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那是當然了!” 得到確認,朱標才趕緊給他父皇把話給傳了。 朱元璋聽了,露出感興趣的樣子道:“哦,這是個什麼說法?” 朱海軍聽到問話,便詳細解釋道:“科技是發現客觀世界的客觀規律,然後利用這個客觀規律為人類所用。之前我應該已經說過,科技是要迭代發展的。就比如說紙,如果發明出來之後沒有改進,那紙必然不會那麼普及,也不可能讓知識傳播的成本更低。” “同樣的道理,可以用在任何方麵。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工匠這個群體,是動手實際做事的一批人。如果他們能領工錢,並且根據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和貢獻領不同的工錢;普通工匠、熟練工匠和能改進技藝的工匠、甚至能發明創造的工匠,依次能領到更多的工錢,那他們是不是會更有動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術,去研究創造從而領更多工錢?” “我這個時代的官商,民間的商人,他們所養的工匠中都有這種等級差距,甚至專門有一批人去想著怎麼改進工藝,或者更節省成本,或者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就是這樣的環境下,科技才會不斷發展!” 朱海軍一口氣說到這裡,又聯係現實說道:“就比如說我之前給你們的水泥,後來又發展出了能在水中迅速凝固的水泥,用於修建大橋。你們不是定都南京麼,長江上沒有大橋不方便吧,我們就有很多座長江大橋了,這便是技術不斷改進,也就是科技發展的結果!” 朱標聽得那是兩眼放光,長江上竟然都有大橋,這簡直是難以想象! 興奮之餘,他給他父皇傳話的聲音都大了一些,透著激動。 朱元璋相對他兒子來說,卻是穩重了一點,不過聽到這裡還是很詫異道:“長江這麼寬,水這麼深的地方也能修橋?” 他更能明白,如果長江上能修橋,那對他的統治便利性會有多大的提高,這就意味著軍隊南北調動都會非常快捷!長江都能修橋,那黃河和其他河流都將不成問題了! 朱海軍一聽,卻是一笑說道:“長江上修橋算什麼,我們這個時代,就連大海上都能修橋了。等下次的時候,我讓你們見見深中通道吧!” 朱標和朱海軍聽了,更是震驚,大海上能修橋,這是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甚至是無法能想象的。 一時之間,哪怕朱標是相信朱海軍所說,他還是忍不住想見見,連忙說道:“好啊,這大海上修橋,真得是想見識下!” 說完之後,他又有點遺憾道:“可惜我父皇、母後看不到,相信那大橋肯定非常壯觀!” 馬皇後聽到這話,也是露出神往的表情,就算她是一個婦道人家,對於這種奇跡,也是想見識下的。就更不用說朱元璋了,看不到朱海軍這邊,也讓他有些遺憾。 朱海軍聽到朱標的感慨,下意識地便說道:“其實天塹變通途的奇跡有很多,等以後我去西部,我讓你看看,雲貴地區的高山深穀有大橋,西域的大漠戈壁也有大橋,總之,隻要我們想修大橋,基本上任何地方都能修,這便是科技的力量!” 不要說朱標、朱元璋這些古人了,就連朱海軍自己,第一次看到那些大橋的時候,那也是相當震撼的! 震驚了一會之後,朱元璋有點感慨地說道:“你們那個時代的工匠都有學問,因此他們發展科技的能力就更強一些,對吧?” 朱海軍有點佩服他的一針見血,當即點頭回答道:“是的。” 朱元璋似乎是想了一會,然後才說道:“叔知道了,這事兒會好好考慮的。但一旦給他們發工錢,那其他匠人也都要發工錢,甚至包括你說得,以後不能用征召民夫,而改為雇傭民夫,這是相當大的變動。目前來說,叔還沒這個錢!” 說到這裡,他忽然想起什麼,便試探著問道:“海軍啊,叔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看看你能不能給叔解惑下?” 朱海軍聽了,想也不想便回答道:“叔,你說!” 古代的問題,就算他不能回答,回頭用搜索便是,他不相信沒有回答不了的問題。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傳話之後,便麵露凝重之色問道:“你應該知道,叔是有發大明通行寶鈔來當錢使,但是叔想不明白的是,叔已經規定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可是,如今這大明寶鈔一貫,據錦衣衛上報,隻相當於八百文了。叔擔心再往後,這大明寶鈔會更不值錢!” 不得不說,他雖然不懂金融,不明白發行紙幣的知識,但是對未來紙幣的敏感還是有的。 朱海軍聽了,當即就笑了,馬上就說道:“當然會更不值錢了,我查下啊!” 說完之後,他迅速切換軟件,查了下大明寶鈔的情況,然後就切換回時空通訊軟件,對朱元璋說道:“根據歷史記載,洪武二十三年,一貫寶鈔隻能折銅錢250文,四年後為160文。再到後來,哪怕皇帝規定不用大明寶鈔要治罪,也一樣讓大明寶鈔變得一文不值。因此,大明朝的絕大部分歷史,最終是以白銀銅錢作為貨幣的。” 朱元璋聽了,不由得愣了會,回過神來之後,有點疑惑地說道:“不對啊,如果是白銀銅錢作為錢的話,該是沒有那麼多的白銀銅錢的啊!” 他在開國之初定貨幣的時候,其實是有考慮過用什麼來當貨幣。因為中國一直缺銀缺銅,朱元璋更是極度缺,這才讓他最終決定用宋元開始出現的紙幣作為大明朝的貨幣。 因此,他一聽朱海軍這話,就能立刻提出這個疑惑。 朱海軍聽了,剛好有了解這些知識,便馬上回答道:“因為我們華夏地大物博,好東西多,和外國做買賣,因此流入大明朝的銀子就多,等到以後,朝廷實施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白銀由此正式成為明朝法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