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蒼垂憐,是我魏忠賢的兒子啊!(1 / 1)

魏長風的回答頓時讓魏忠賢愣住了,久久不能釋懷。   不過一切也就都能夠解釋通了。   難怪自己有了地位之後,不間斷派人在河間尋找這對母子,都沒有任何蹤跡,萬萬沒想到是逃難到了大名府。   這一下全都明白了。   魏忠賢接過魏長風遞來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   喝慣了平時人們孝敬的好茶,這茶水實在……不提也罷!   但是魏忠賢還是點點頭道:“好茶!”   魏長風則是微微搖頭。   “客官說笑了,就是普通的茶葉,不嫌棄就好!”   其實到了現在魏忠賢已經不用懷疑了,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線索全部對上了,隻要是再詢問幾句,確認一下便可。   將手中的茶杯放下,魏忠賢看著魏長風。   “小哥這才十六的年歲,便從大名府趕來京都做生意,倒是不限辛苦啊!”   “家中父母就不擔心嗎?”   魏長風也是閑來無事,倒是遇見一個可以倒心酸之人,聊聊天也好。   “實不相瞞,自我還未出生,父親為了母親能夠有口吃的便是來京都做事了,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聽到這話,魏忠賢心中更是愧疚不已,很難想象自己發妻是如何帶著年幼的魏長風逃難的。   “那……你母親呢?”   魏長風聞言搖搖頭道:“三個月前病逝了,臨終之前讓我來京都尋父,守孝期都未到,這不就前來京都了。”   魏忠賢聞言心中咯噔一下!   仿佛是自己心碎了一般。   頓時一股悲傷之色伏在心頭,眼淚險些翻湧而出。   雖然在打探到魏長風隻身一人之時,自己早有預料。   可是當從魏長風口中聽到發妻病逝的消息,還是忍不住難過起來。   十幾年前一別,沒想到已是陰陽兩隔。   即便是心狠手辣的大明九千歲,此時也是難掩悲傷之情。   “那你有何打算?”   魏長風則是搖搖頭道:“不知,走一步看一步吧,這偌大的京城想要找一個尚不知在不在世之人何其艱難?”   “母親臨終所囑不敢不從,無論如何也是要找上一找,就是想看看自己的父親長什麼樣子!”   此話一出,魏忠賢險些淚崩當場。   此時自己已經十分的確定,眼前之人就是自己的兒子,我魏忠賢的親兒子。   就是想看看自己的父親長什麼樣子。   這麼一句話,狠狠的戳進了魏忠賢的心窩子。   想想孤苦無依的母子二人,艱難的逃難生活,在這樣的世道之下又要生存下去,是何等的艱難。   母親病逝之後,尚且年幼的他獨自一人赴京尋親,千裡迢迢從大名府趕到京都,這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   甚至不得已要擋掉那玉佩來立足。   這是何等的可憐,這是何等的辛酸。   而自己這個當爹的卻是在孩子尚未出生之時,便離家而去,絲毫沒有做到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責任。   自己在皇宮之中享受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奢靡生活,他們母子卻過著艱難生活。   想至於此,魏忠賢甚至恨不得給自己幾巴掌。   人能辦出這事來嗎?   還好上蒼垂憐,自己找到了自己的親兒子。   雖遲但到,一切都還不晚!   自己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彌補這孩子所受的苦難,隻是可憐了自己的發妻。   ……   見到魏忠賢情緒波動這麼大,還有些要掉眼淚的趨勢,搞得魏長風有些不知所措!   大明之人感情都這麼豐富的嗎?   自己不過是將自己的生平講述了一下,便引得其這麼大的反應,自己要是寫本書還不得讓他哭死。   魏長風又是給魏忠賢的茶杯之中倒了一些茶水。   “客官不用這般,我現在不也挺好的嗎?”   “有了這茶館來往的人也多,我也可以打聽一些家父的消息。”   “至於能不能找到,盡人事聽天命吧!”   “能找到最好,找不到也無妨,人得往前看!”   聽到魏長風這話,魏忠賢才拉回思緒,笑著點點頭。   “你這短短十幾年倒是過的坎坷,總會苦盡甘來的!”   “說來也巧,我也是河間府肅寧的。”   “你說的那場災荒我可是親歷者,聽小哥你這麼一說,記憶倒是打開了,觸景生情啊!”   魏忠賢這話倒是讓魏長風一怔,沒想到自己這還遇見老鄉了。   “哎呀,你看這……真沒想到還能在他鄉遇到同鄉之人,緣分,確實是緣分!”   在這偌大的京城別說是同鄉之人,怕是同一個府州之人遇見都屬不易。   認識一下也好,自己也能了解了解當年河間的事情,或許還能得到些自己有用的消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見到魏長風欣喜的樣子,魏忠賢的愧疚之色更是濃鬱了幾分。   遇見一個同鄉便能讓這孩子如此欣喜,可見來了京都以後這孩子過得並不好。   自己這當爹的做的不好,太不好了。   連自己尋親的玉佩都當掉了,可見生活是如何的窘迫啊!   再想想自己每日錦衣玉食,自己太不負責任了!   “他鄉遇故知,也算是不錯,你也別叫我客官了,聽得生分。”   “我年長你幾近兩輪,你就叫一聲九伯吧!”   “你來京乃是尋親,正好我在這京城有些關係,你告訴我令尊名字,九伯幫你打聽打聽!”   “總比你兩眼一抹黑強些!”   魏忠賢言罷,魏長風便是眼前一亮。   二師兄,大師兄說的對啊!   自己要在這茫茫人海之中找尋生父無異於大海撈針。   聽這九伯的話,他在這京都之中還是有些人脈的,總是比自己一個人找強上一些。   “多謝九伯,家父姓魏單名一個通字,十六年前來京。”   “若是九伯能夠幫我尋得家父,小子感激不盡。”   魏通二字一出,魏忠賢便是徹徹底底的放下心來了。   他在河間時候的名字就叫魏通,進宮之後改了名字,為表忠心叫做李進忠。   新帝繼位之後賜名魏忠賢。   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人知道他的原名叫做什麼了,當年知道情況的太監現在墳頭草都不知道幾丈高了。   故而,知道這名字的也就剩下自己的妻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