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剝繭抽絲,魏忠賢悟了!(1 / 1)

“其餘兩樁暫且不論,單單就紅丸案為例。”   “這在近幾年來成為了東林黨打擊宦官勢力的有利武器,每每要針對宦官勢力的時候,這都是強有力的理由。”   “畢竟先帝乃是服錯了藥才離奇駕崩的,在其身伺候左右的宮女太監,首當其沖!”   “但是依我之見,這幕後推動此事的最大黑手並非是宦官勢力。”   “而恰恰相反,正是這群自詡清流的東林黨!”   “他們看似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但卻做著狼狽之事。”   一點一點的剖析,不斷地轉折,頗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最後得出的結論竟然是東林黨才是這紅丸案的幕後真兇。   震撼!   這是魏忠賢的直觀感受!   魏忠賢其實與朱由校不僅一次論及此事,想在其中得出一些可能性。   但是世人皆知,宦權依附於皇權,無論宦官的權力有多大,隻要皇帝駕崩,全都煙消雲散。   尤其是侍奉左右的宮女太監,皇帝駕崩,他們可是要全部殉葬的。   如若不然也不會對皇甫下黑手,除非是這太監一心求死。   而文臣,自土木堡之變以來,失去了武將的製衡,越發的壯大,日益囂張。   若是真的毒殺皇帝,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畢竟武宗不就死的稀裡糊塗嗎?   朱由校為何每日在宮中擺弄木匠活,要說其喜歡,那之前確實是喜歡。   但現在隻不過是掩飾的手段,這歸根結底都是紅丸案帶來的負麵影響。   讓這位年幼的皇帝時刻覺得自己也會死於非命,隻有無心朝政,才會活的長久。   故而每日不得不被迫沉浸於奇淫巧技之中。   此刻聽魏長風如此分析,魏忠賢倒是覺得之前說的沒錯,甚至和自己之前的一些猜測都能對上。   不過,現在卻是沒有東林黨動手的動機,以及最重要的……證據!   現在魏忠賢再看魏長風的眼神都變了。   自己的兒子,了不起!   單單就時局必能分析出這麼多來,若是入了朝堂那還了得?   起初自己並未對魏長風所謂的高見抱有太大的期望。   畢竟魏長風自幼就是在躲避災荒,甚至連個啟蒙老師都沒有,更沒在這天子腳下生活過,見識這塊是短板,定然是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不過是想和魏長風多聊聊天而已,想要做兒子的聆聽者。   可是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從魏長風的口中聽到了如此驚世駭俗的結論,甚至此結論與自己與皇帝陛下得出來的結論一致!   難道我兒他已經夠推斷出來了什麼?   ……   此時的魏忠賢內心止不住的狂喜,整個人險些失態。   魏忠賢身子微傾大有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既然小哥你說東林黨才是謀陷先帝的幕後黑手,那你可曾聽聞國本之爭?”   “當年,萬歷年間陛下皇帝陛下想要立福王為儲君,朝野上上下下數百官員席卷進了這場鬥爭之中,更甚者數百人遭到了貶罷!”   “東林黨在此番爭鬥之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離開朝堂的實權人物不知幾何,這方才換的光宗皇帝包裝了儲君之位。”   “可他們並不覺得光宗皇帝能夠勝任天子之位的話,為何當初又要花這麼大的心思呢?”   這也是朱由校和魏忠賢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來的結論。   若是不滿光宗皇帝的話,當初大可將儲君換成福王,如此大費周章之後又要毒害光宗皇帝,何必如此呢?   魏長風聞言笑著搖搖頭,提著茶壺起身放在了熱爐上麵,而後又是坐了下來。   不過此時的魏長風卻是略帶嘲諷。   “嗨,這有什麼,無非是當初他們看走眼了唄。”   “跟福王比起來,光宗皇帝更加的軟弱,當然這也意味著更加的好控製啊!”   “於東林黨而言,若是皇帝厲害了,哪裡有他們說話的地方。”   “但是選個性子懦弱的皇帝,那這皇帝就成了他們東林黨能夠隨意控製的傀儡而已。”   “所以,即便是當初付出巨大的代價,也要將光宗皇帝的儲君之位保住。”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隻有將縱觀全局,才能在朝堂之上保住他們的地位,那些損失不值一提。”   ……   魏長風言罷倒是沒有再說什麼,而是獨自喝起了茶。   “哈哈,明白了,現在全明白了!”   “東林黨拚著損失巨大代價,堅定的扶持一個相對更容易控製的皇帝,待光宗皇帝繼位大統以後能夠得以回報。”   “可是他們看走眼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光宗皇帝外表看似懦弱,但內心卻擁有著遠大抱負,甚至其手腕更加的鐵血。”   “登基一月之內,大展手腳,取消礦稅,增加江南的土地稅,甚至是大量的提拔非東林黨一脈的官員進入朝堂。”   “這樣的舉動深深的刺痛了東林黨那些人,因為他們付出巨大的代價卻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   “這尚且隻是一月之內作為,若是有幾年的時間,東林黨怕是要徹底的從朝堂之上消失。”   “故而他們不得不采取措施,及時止損,做出了紅丸案這樣的忤逆之事!”   以點破麵,魏忠賢和朱由校二人看的太寬了,但是沒有任何的深度。   魏忠賢不是傻子,不然也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上麵。   以往自己和朱由校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沒有想到關鍵的點上麵。   現在被魏長風這麼一說,倒是瞬間通透了許多,甚至可以說是完全通了。   如此呆滯了許久之後,魏忠賢才又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看向了魏長風。   剝繭抽絲,但絲絲入扣,就這樣一點點的將多年來未曾得到的答案完美破解。   這是需要什麼樣的眼界和嗅覺才能發現這其中的奧秘。   自己在宮中多年,與魏長風比起來,自愧不如!   畢竟母子二人一直都生活在民間,而自己每日立於朝堂,這完全是天差地別的環境。   如此天資,若是入朝為官定能有一番大的作為!   看向魏長風的目光變得更加的欣慰!   我兒就是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