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向前一步跨檻出門,但文武百官並未立刻跟上,而是默默地等待另外兩個人出現。 自八月二十二日第一次乾清門朝會之後,皇長子和皇五子屏後聽政已經成了默認的事情。果然,一高一矮的兩位皇子從寶座後方的雕龍金屏後走出,分別從須彌座左右兩側的階梯緩步而下。下陛後,侍從太監為皇子穿上合身的紅領織金加絨大氅以及白色的皮毛暖耳冬帽。 朱由校看了朱由檢一眼,然後快步跟上父皇,朱由檢亦步亦趨走在皇兄身後,卻被皇兄小聲地斥了一句:“跟著我乾什麼,去父皇的右手邊兒。” “......”朱由檢連忙點頭,他小跑了兩步,竟躥到了皇兄的前麵,這給朱由校整無語了。但他害怕皇弟被父皇斥責,所以也沒再說什麼,隻是加快腳步走到與朱由檢平齊的位置。 這時,百官才從皇極殿的兩側偏門魚貫而出。 出殿後,他們驚訝地發現,原本空曠的丹陛、丹墀林立著兩列著甲擎旗的大漢將軍,他們肅穆地守衛在丹陛道兩側,從皇極殿一路延伸至皇極門。 禦道中央的一條連著丹陛與丹墀的雲龍階石。雲龍階石是從不走人的,皇帝從中穿行也是由轎夫用肩輿抬著從雲龍階石正上方浮過。 但朱常洛就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理所應當地腳踩雲龍階石緩步下陛,而兩位皇子則侍立左右,從雲龍階石兩側的漢白玉石階趨步同行下陛。 為了防滑以及彰顯中軸的特殊性,雲龍階石上已然鋪就了一條乍望不見盡頭的紅毯。 除非聖令特許,否則無論是雲龍階石還是漢白玉石階都不是官員們能走的。所以文武百官隻能隔著五步一崗的人墻武左文右地跟在三龍之後。 皇帝從中門徑直進入皇極門,兩位皇子則自覺地從左右側門趨入。 “請入武成閣。”魏忠賢指揮武官隊列進入武成閣。 “請入文昭閣。”魏朝則指揮文官隊列進入文昭閣。 百官不解,但仍然照做。分入兩閣後,群臣發現閣內已經按品級準備好了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等節慶專用的朝服。這時候,官員們才知道,皇上是要將承天門行刑改成一場類似於凱旋獻俘的莊肅典禮。 在近百名宦官的幫助下,官員們很快就完成了更換冠服的程序。之後,兩名司禮監秉筆太監便分別引著文武官列繼續前進。 當百官通過皇極門左右兩側的廂房時,他們發現皇帝及兩位皇子也正好離開皇極門正殿。 這時,皇帝已將袞冕褪下而改著武弁服。 祖製:皇帝皮弁服,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皆服之。 而武弁服則是在明初親征或遣將時服之。 皮弁服與武弁服在形製上大同小異。不同者唯:弁上銳,色用赤,上十二縫,中綴五采玉,落落如星狀。 除身著武弁服外,皇帝還以雙手持握著刻有“討罪安民”的玉圭。 不僅如此,官員們還注意到,跟在皇帝及皇子側後方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彎臂捧持著一把飾以金玉的寬厚雙手禮劍。 五步一崗的人墻繼續延伸,從皇極門過金水橋一直連接到午門。 午門三洞已然打開,但門墻上無人把守。直到皇帝獨過中門,皇子過左右王門,群聚在登樓道口的衛兵才跑步登樓入崗。 出了午門便離開了紫禁城而進入皇城。到此,距承天門就隻有一道端門了。端門和午門之間有一條長長的直道,直道的左右兩側是六科直房。直房外則分別是社稷壇和太廟。 端門未至,嘈雜之聲已現。群聚在皇城凸字角的百姓越來越多,已經遠超出了左右兩道長安門之間的空地所能容納的極限。 為了維持秩序,駱思恭調來了五百名披甲持刀的錦衣衛在大明門口嚴陣以待。並且命令中城兵馬司調集同樣多的人手巡防皇城凸角。 上午巳時四刻,一聲長號吹響。緊接著,大明門左右兩個門洞緩緩打開。 雖然皇城凸角有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及大明門三個入口,但為了保證安全並顯示皇家威儀今日隻會打開大明門。 在開門之前,錦衣衛已經在大明門前十五丈方的位置放好了拒馬,並在拒馬後麵設置了弩手及銃手,一旦有人妄圖借此機會沖擊皇城,那錦衣衛會在第一時間驅散人群並鎮壓騷動。 見到這個陣仗,原本準備擁進去看熱鬧的百姓開始打起了退堂鼓。始終沒有人鼓起勇氣做第一個踏進大明門的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升陸文昭為錦衣衛百戶的條子,在麵聖的第二天就被一個小黃門送到了錦衣衛指揮使司。當日,駱思恭在本部衙門的正堂裡,當眾把百戶的牌子遞給陸文昭,陸文昭也非常識趣地單膝下跪雙手捧接腰牌。 陸文昭並沒有向駱思恭匯報自己的推測,而是繼續執行著“監視澳門來人”的任務。 耶穌會使團隻在徐光啟的家裡住了一夜。耶穌會財大氣粗,他們第二天就在琉璃廠和正陽門之間的正西坊全款置辦了一間能容納整個使團的宅子。 耶穌會使團置辦的房產離正陽門很近,而正陽門和大明門之間隻隔了一個被民間稱為“棋盤街”的小型廣場。所以包括龍華民、郭居靜在內的一眾耶穌會士和澳門海商很早就在錦衣衛設置的拒馬方陣前候著了。 “他們為什麼不把中間的門也打開?”澳門商人迪尼什·若昂問道。 “那是皇帝陛下才能走的。”郭居靜回答道。 “皇帝不用就一直關著?”商人瓦迪斯瓦夫·阿馬托追問道。 “這是規矩。”作為與耶穌會的領袖,龍華民一路上都在跟大明的官員打交道,聽過最多的詞就是“規矩”。 “我們不進去嗎?”商人哈拉爾德·布蘭特不關心規矩,他隻想快點進去。 “槍打出頭鳥,還是先看看吧,咱們畢竟是外國人。”龍華民搖搖頭。 因為耶穌會沒有進去,所以身著便服尾隨跟蹤的陸文昭小隊也就繼續站在拒馬後麵等著。 顧盼間,陸文昭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