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4王女的決斷(1 / 1)

四王女聽了徐安的言論,抿了抿嘴沒有說話,將目光投向了張昌。“老師,您是如何看待的?”   “唔,老臣認為,羅華縣長此言不無道理,以工代賑若是能成,不失為一個恢復民生的好辦法。”   張昌老邁的聲音還是一如既往沉穩,“此舉不僅可以讓百姓自食其力,還能修建基礎設施,一舉多得。”   徐安聽得心不住下沉,鼓起勇氣開口道:“國相,恕臣下失禮,我認為李晉仁此人隻是個空談之輩,這以工代賑之法很有可能隻是他用來斂財的借口而已。”   他是萬萬不能讓李晉仁得到國相賞識的,自打此人逮捕女婿,還揭開了盜賣官倉的事情後,兩人已然是不死不休的仇敵了。   “當然,這一點也是有可能的。”   出乎意料的是,張昌點頭承認了徐安的觀點。   “老師,您的意思是這以工代賑的方法不錯,有利於恢復民生,但李晉仁能不能辦好就不敢保證了對嗎?”   楊珩終於聽明白了張昌的意思,這位國相並不在乎方案是誰做出來的,隻要有利於百姓,那就可以實施。   若是李晉仁在羅華縣隻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旗號貪汙糧食還苛待百姓,那就該法辦就法辦,也不用因為一個好的政策方案就對其網開一麵。   “沒錯,老臣認為以工代賑之法雖好,可畢竟沒有先例,實施起來會遇到怎樣的問題尚未可知。”   張昌很認真的看著楊珩,“殿下,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因為一個政策看上去不錯就直接施行,要知道我們下達的每一個政令,都是會影響到千萬人的生活。”   “故此,老臣認為與其在這裡爭論不休,何不派人去羅華縣看看呢?   既然李晉仁已經開始施行以工代賑,那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羅華縣總能給我們一些經驗和啟發,不是嗎?”   張昌經歷兩朝為官,宦海沉浮多年,見過太多看似好的政策被下發後成了害民的政策,故此他執政期間,每一條政令都謹慎至極。   唯恐因為自己一條政令害的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楊珩聞言陷入了沉思,旋即正色認真的朝著張昌施了一禮,“孤受教了,多謝老師教誨。”   “不知殿下準備如何去做?”   張昌溫和醇厚的目光看著楊珩。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處理完當前奏章後,孤準備親自去一趟羅華縣,去看看百姓過得如何,是否因為以工代賑的政策得到受益。”   楊珩正色端坐在案牘前,“倘若李晉仁做的好,孤不吝封賞,務必不使功臣寒心。   但如果他隻是打著幌子殘害百姓,孤也容不得這等奸臣逍遙!”   徐安聞言大喜,隻覺大事已定。   羅華縣偏僻貧苦,絕大多數田地被城內大戶把持,窮鬼榨不出油水,大戶不給孝敬,自家女婿往日可是沒少抱怨,一直鼓噪著要換地方,足此可見一斑。   李晉仁閹黨出身,愛財如命,又到了羅華縣這種鬼地方,不抓緊搜刮油水以圖升遷,能放著女婿等人家財不動一分,把它們換成糧食分給泥腿子賑災?   開什麼玩笑,這和貓不偷腥,鼠不盜糧,狼不吃羊一樣荒誕離譜。   李晉仁真能做到,他都願意把頭拿下來給他當球踢。   “殿下,羅華縣偏僻,百姓好勇鬥狠,唯恐不測,臣請一同前往。”   徐安高呼一聲,順勢請求道。   “準了,待幾日後,請老師給安排數十軍士隨行。”   楊珩點頭,將目光看向張昌,“在孤離開的這段時間,國內諸事就托付給老師了。”   “殿下放心,一切交給老臣便是。”   張昌笑著點頭應允。   。。。。。。。。。。。   羅華縣內。   還不知道四王女就要下來視察工作的李晉仁心情就沒有那麼美麗了。   “你是說,又有五百戶流民到了羅華縣,現在還聚集在城墻附近?”   李晉仁坐在官帽椅上,一條腿不雅的翹起,手上端著一碗熱茶,斜瞥著張紹傑。   “沒錯,他們有兩千多人,不知道從哪聽說咱們這招人,就一窩蜂拖家帶口過來了。”   張紹傑頗有些焦頭爛額之態。   畢竟你不能指望一群逃難而來的難民能有什麼道德觀,這些流民沒有正經營生度日,短短幾日就帶來了不少問題,偷盜,乞討,鬥毆....等事件層出不窮。   班頭錢明已經兩天沒有著家了,帶著兩隊差役奔走在難民區無法脫身,已經開始派人來訴苦了。   並且可以預料,如果羅華縣一直沒有做出安置行為,這些難民和原住民勢必會爆發更大的沖突,可能會死很多人,造成很嚴重的惡性事件。   而這些對於一心求穩的李晉仁來說,就是絕對無法接受的情況了。   “真是混賬,為何不派人去勸說難民上別的地方看看?”   李晉仁生氣的一放茶盞,“往南有應縣和朔縣,都是比我羅華發展更好的大縣,來我這裡作甚?”   這群該死的刁民,就知道添麻煩,不知道這年頭縣長家也沒有餘糧嗎!   “老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說了啊,還派人去做了!”   張紹傑攤手,頗有些無可奈何。   這麼缺德的方法他早就想到了,並且派衙役去驅趕遊說這些難民,想讓他們去禍害別的縣。   “可問題是,這些難民就是不走啊!他們都是附近鄉裡的百姓,羅華縣內有親戚在,知道縣內招募民夫。他們說可以不要工錢,隻求用苦力為妻兒老小換一頓粥飯即可。”   “什麼,不要工錢?”   李晉仁大驚,該說不說這幫該死的刁民,啊不,這幫可憐的難民確實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竟願意為了家人多吃一碗粥而放棄工錢。   實在是淳樸良善,讓他都忍不住動了惻隱之心。   “對,就求一頓飯!”   張紹傑看著麵露心動之色的李晉仁,靠近兩步,附耳過去道:“老爺,縣衙官倉糧食不多了,咱們何不把這個消息放出去呢?   就明著告訴百姓,難民也願意修城墻,種小麥,還不要工錢。   然後宣布要重新招募民夫,如此一來,矛盾就轉接到了難民和百姓身上。誰出價低,咱們就用誰嘛,能省一些是一些。”   “可萬一百姓鬧起來怎麼辦?”   李晉仁頗有些躊躇,長嘆一聲。“本官到底是羅華縣的父母官,豈能偏向外人呢?”   “唉,老爺此言差矣。搶他們活計的是這些難民,和您有什麼關係呢?”   張紹傑微微一笑,很是貼心勸說道:“若是縣內百姓願意接受同樣的條件,我們也可以多用縣裡百姓啊,如此一來,這件事情不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