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蘇魯鈍愣住了,連隱藏起來的幕後黑手都看楞了,這是什麼情況? 一時間,整個皇宮大殿前落葉有聲。 有人能收買皇宮開門的機構已經夠讓人出乎意料,這豈不是說敵人要是有惡意,隨時可以無視皇城的防守,一路長驅直入? 但是相比起大地主宰這種直接中門而入的行為--就更讓人震驚了,好端端的大地主宰怎麼就要反了? 而且造反就造反,連和自己人溝通下的行為都不做,就這麼大大咧咧的突然宣布了? 是的,他的這種行為在政治上已經是圖窮匕見的行為了,就好像權相指鹿為馬,那不是生物課,是政治場上的立場宣誓書。 若是正常情況接下來,就是政治上的站臺了。 是選擇駁斥走中門的大將軍呢?還是選擇支持大將軍的這做法? 這是政治生態,除了極少數人可以穩坐釣魚臺,大部分人必須支持一方。 問題是,現在所有人都搞不懂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表態是表態度,不是分對錯,如果隻是這樣,還是可以下注的。然後,就看到大佬把門收起來了。 、、、、、、 所有人都淩亂了,大佬,你這是在乾什麼? 忠君的、看熱鬧的、支持的,哪派人都看傻了。 皇宮大殿的門是護城大陣的一部分,一般人不要說破壞,就是留個痕跡都做不到。 當然這還是能理解的,作為帝國最強的大地主宰能不動聲色的把門拿起來,這還是能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是,大佬把門拿走在政治上要怎麼解讀? 歷來權臣擅自走皇宮正門是企圖宣布要謀權篡位,但直接把皇宮的門都拿走了,那算什麼?奪門之變? 這完全看不懂的時候,自然是鴉雀無聲,然後就看著大佬晃悠悠得慢吞吞的走了。 蘇魯鈍看了一會,突然也是嘿嘿一笑,牽著娘子慢悠悠跟上。 娘子給了他一個疑惑的眼神。 他回了一個確認的眼神。 然後,又聰明又傻的娘子也就跟著他成竹在胸的,在一群帝國重臣的眼裡,昂首闊步的跟著夫君走。 不闊步不行啊,別忘了大地主宰的塊頭有多大,一步有常人幾步遠。 蘇魯鈍邊走邊感嘆,這大概就是劫數的連帶。 雖然壓根看不懂大地主宰的做法,但若是今天大地主宰就要造反,那他也隻能跟上了,連帶著原本和這無關的娘子也要參與到這事來了。 不過,這皇宮好菜啊。 連看宮門的人都會被收買--原本應該除了皇帝就位、出殯、或者是祭天之外,絕不會開的正門(連皇帝自己偶然出門都不會走正門),突然在大地主宰到來之時就這麼大開,這到底是什麼人做的? 其他人不曉得這是不是大地主宰安排人做的,但蘇魯鈍卻是肯定這不是--之前不確定,看他拆門就明白了。 他這是被冤枉生氣了--很多人以為上位者就都是喜怒不形於色,能冷靜的處理一切事務,但這不是大地主宰,這位的脾氣,嗯,高情商的說,有點天真。 任性的很,被冤枉了,那是一定要把委屈說出來。 不讓說,他就用自己山一樣大的拳頭,讓別人也委屈! 這就是蘇魯鈍也跟著跑的原因,其他地方也就算了,大地主宰的拳頭就是最好的說服器。 但是皇宮,嗯,雖然裡麵的那位在一年期見過一麵,是個溫厚長者。可權力這東西,有毒,誰知道裡麵那位溫厚長者會不會殺了大地主宰--最強者又不是無敵,作為人族最強勢力的帝國,它的老巢裡要是沒有弄死聖階的手段,那蘇魯鈍是不信的,哪怕這個聖階有點超綱。 “軌道轟炸已經就緒!” 係統冰冷的機械音,卻讓人心頭一安。 武德充沛,有的時候就是安全感。 所謂的軌道轟炸,和常規轟炸最大的區別,不隻是發起攻擊的高度不一樣,最重要的是堆當量的困難度很低很低,比如現在準備的軌道轟炸--流星雨。 一百二十六顆直徑兩百公裡的小行星,每顆小行星後麵都有十五枚行星發動機,而隻要五枚,就能提供正常的加速度。 隻要他這裡一聲令下,或者是到時間還沒發布停止命令,小行星就會在行星發動機的推動下,以自身能承受的最大速度,向目標發起沖擊! 重力,加上發動機的推進,這可巨神的手指威力還大多了,就好像一個普通人的力量比一發子彈要大,但速度飛快的子彈能打出的傷害可不是拳頭能比。 一百二十六連發,應該能在最極限的情況下,打亂皇宮的部署,然後溜出去吧--雖然說這樣的小行星一發就足以滅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在高武世界,別個不曉得,但是直接命中大地主宰肯定、、、、、、能打個烏青? 聖階,真尼瑪離譜! 最離譜的是,這農耕社會一樣的世界居然還有能針對他們的武器。 蘇魯鈍默默地把娘子的手握緊,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護盾啊,真要是大戰,娘子才是這環節裡最脆的那個。 對於自己可能接下來要弒君,蘇魯鈍是沒什麼心態不好的。 又沒接受古典世界的三觀,可沒什麼君王不能殺的心態。 何況,按照這裡的習慣,分封製下,大貴族和皇帝本就是股份製國家的老板,無非就是股東和董事長的區別。 納盾牌稅什麼的相當於小弟給老大交的保護費,但是老大來小弟家做客吃飯,人多了都是要交夥食費的! 權力和義務都在大憲章裡寫著呢,更不存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這時候君王要是無緣無故弄死手下大貴族,其他人是敢也能光明正大的舉旗討伐君王的! 隻不過和蘇魯鈍不一樣的是,這裡的大貴族也不敢直接沖君王本人下手--小弟砍老大,這拜得是哪位關二爺,還講不講義氣了? 哪怕是小弟實力和勢力比之前的大哥還強了,受了委屈,也隻能是分道揚鑣,而不能弄死老大。 也就是實封貴族地位這麼高,所以哪位君王都不大願意分封貴族--分了可就是真少了。 像是帝國,那更是從分封向著封建轉變,很多新封的貴族,都是拿年金,封地最多就是個莊園,而不是真的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