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能力邊界(1 / 1)

紅顏星痕 走過徘徊 2642 字 2024-03-17

當比鄰星係異常熱鬧時,有些資本的個人開始考慮更遠的地方,而他們的目標是其它星係。   他們在虞記定購發動機,當然虞記是不能賣給他們光速和曲速引擎,這些發動機已經是化學發動機的天花板,等離子技術歸根還是化學引擎,所以虞記很清楚他們會遇到的結果。   化學動力想出恒星係需要借助外力並有足夠的物資儲備,再有就是活的時間夠長,否則很難把握節點控製。   在宇宙中定位也是很麻煩的事,在有大氣的星球上,由於大氣對光線的影響,所以人才可以看到星光,脫離大氣層你不直視那個方位根本看不見那裡有星星,恒星在一定範圍外隻有重力在起作用,而在星際間行動對於光學及重力係統考驗非常高,而且一點誤差就可能是幾萬公裡,錯誤就是按光秒算。   目前出比鄰星探險的船隊可以跑到三光月的距離,這已經是推動比與載重最大比值,如果靠引力彈弓還可以多跑出半個光月,但是回來基本已經是耗盡所有能量。   運兵車上有曲速和光速引擎,最近苓還解開空間跳躍技術,這個其實就是穿越技術的降級版,那個機器本來就是在空間裡穿越,所以做物理穿越隻是基本功能,唯獨數據不知道靠譜不靠譜。   目前地球對來到比鄰星是比較不滿意的,這裡資源有本地人在折騰,所以地區已經開始收集物資,開始準備遷往其它地方,科學測繪還在進行,前期工作正在醞釀,行星發動機正在升級改造,這次采用新的核能技術,在虞記訂購四千套化學燃料發動機做機動,與行星發動機配合使用,整個地球已經變成一座飛船,隻不過推動比有些誇張。   比鄰星原有居民也開始學地球改造可以移動的星球,他們改造星球經驗更豐富,虞記的發動機生產線處於全功率組裝,訂單已經達到十八個月。   王僢每天在資料海洋裡潛泳,虞姬作為救生員有時要把他撈上來,與科學院那麵合作進行研究才是正確方向,在沒離開地球前,單人研發沒問題,知識量可以被貫穿學習,目前一級文明後期以不是某個人可以獨攬某一方麵,即使一個方麵有一個團隊都不過分。   誇克級機械加工精度需要的不是準確,重點是力場的控製。擺在你麵前的部件,長度是一萬個原子,那就是一萬個原子,對齊狀態沒有任何偏差,中間也不會多一個少一個,每個原子上帶的電子數都相同,原子間相互作用力相同,不會差一個誇克的直徑。   虞記有兩種資源循環體係,大型反應爐可以聚變,物質回收係統可以把任何物質變回氫,包括反物質,那玩意都是苓的作品,而苓現在隻在運兵車內研究,她的東西別人都伸不上手。   虞記也在為艦隊更換更為先進的光速引擎,曲速引擎隻安裝在較大的戰艦上,下一次旅行不知會遇到什麼困難,而且他們還在和地球方麵合作,遇到什麼危險也不可能不出手。   運兵車內那個超級反應堆比虞記號上大出好幾個規格,加速器因為不能在四維力場裡工作,所以以前那個加速器又被升級多次,目前管道直徑隻有一毫米,而加速管道長度可以和地球原來在太陽係中圍繞太陽係軌道那麼長,小於四分之一毫米的任何物質都能被加速到光速,而且是連續工作,平行加速,一秒鐘內即可進行千次對撞。   令科學進步的動力不止有研究,探索,和觀測,很重要一點就是哲學,當瓶頸出現時,沒有人帶領你,那隻有思考是最佳解決途徑。   五級科技前虞記還沒有這些煩惱,地球方麵也是摸著虞記過河,虞記外麵有什麼,他們就研究什麼,能買就買,不能買就賴,賴不了就近距離觀察,再回去分析。   王小華和李明珠為打發這些人通信請求不斷,還有甚者要拜她們做乾媽,王小華傾倒,李明珠氣倒,所以她們隻能拿王僢發泄,最後自己承擔些麻煩。   大喬和若若忙的手指停不下來,平板都快點出窟窿,訂單太火爆,以至於虞記派出一個運輸船隊去到處收集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幸運的是宇宙中最不缺的元素就是氫。   虞姬達到天域境界,運兵車上慶祝烤肉。據虞姬自己描述,她可以感受到宇宙能量的流動,還可以看到物質間的形態,甚至還可以了解到一些宇宙中的規律和能量的掌控。   這還是天域境一層,那以後不是科技都要被她超越。   苓說她們是兩個方麵,武者是個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而科技是運用與宇宙之間的關係,一個是自己的造詣,一個是物質的運用,都是再宇宙大道的理解,使用效果也不一樣,就像虞姬可以躲過鐳射武器攻擊,甚至抵擋,但是她隻能做到自己身上的應用,她可以輕鬆擊毀戰艦,卻不能戰勝改變戰艦。   但是虞姬的突破對苓和王僢的研究有幫助,因為她能感受到那些東西的不同,科學儀器監測不出的東西她能感覺得到。   她們還做了一個實驗,虞姬用她的域場輕鬆把虞記號帶入光速狀態而不需要蓄能,但是這個對她的消耗極大,喬幫主對這個能力相當感興趣,樊梨花也是眼饞。   蘇慧在哲學上解釋虞姬所在,她認為人本在宇宙中,對宇宙的了解是天然的,人因星球的阻礙,影響了本身與宇宙之間的關係,而武者對自身的提高使她對宇宙的了解越來越敏感,所以可以學習其中的道,甚至利用,宇宙使公平的,你得到多少,必須付出多少,而得到的途徑是隻有本人才可以感受到。   至於人在宇宙中的極限為這個宇宙的出生點,但是這個宇宙可能不是我們想象的那個樣子,而極限在哪裡,那就要時間來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