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幾堂小世界原理課上,Bill教授著重闡述了小世界人類可能的需求、宏觀世界對小世界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據小世界的特性來造福宏觀世界。 Bill教授解釋道:“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我們是小世界的居民,並且掌握了與宏觀世界聯係的技術,那麼我們必然會湧現出很多有趣的想法。比如,我們是否能到宏觀世界遊歷一番,或者通過宏觀世界作為中轉站,實現對其它平行小世界的探索呢?或者通過宏觀世界獲取其他平行小世界的信息呢?由於這些平行小世界可能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包括古代、現代、甚至未來,小世界的居民可以通過研究這些平行小世界,來獲取歷史真相,避免當前可能發生的災難,並提前獲取未來的高科技,加速社會發展。如果技術能更加發達一點,甚至可能實現像影視劇中描述的那樣,精神或者肉體穿越到平行小世界進行旅遊和娛樂。” “同時,如果宏觀世界能夠與小世界建立聯係,那麼根據‘小世界第一科技原理’,這些小世界的科技水平將會高於或等於宏觀世界。因此,宏觀世界可以從小世界獲取更高級的科技。根據‘小世界第二時間原理’,小世界的時間流速很快,如果將小世界沒有的科技傳給小世界,經過宏觀世界一年時間的發酵,也就是小世界經歷了一千年的變革,宏觀世界就有可能收獲小世界衍生的更高端科技。此外,由於小世界的時間流速特性,如果我們宏觀世界的科技人才進入小世界學習一年,那他們將會‘偷’到一千年的額外時間,用於專業學習和研究,無形中增長了科研人員的壽命,其科研速度將是指數級爆炸發展的,科研成果也將非常可觀。” 因此,除了開始的兩周在宏觀世界上小世界原理課,Bill教授將帶領所有學生進入模擬小世界進行實踐課學習。每周一次課,每次課宏觀世界時長一天,在小世界裡卻是相當於10天。 “為什麼我們不去真實的小世界上課,而是選擇模擬小世界呢?”王仲明曾經帶有疑惑地舉手問Bill教授。 “這是因為我們不希望由於我們在小世界上課的活動,改變小世界的某些人或事,進而由於尚未確認的‘小世界第三關聯原理’而改變我們自己的宏觀世界。此外,小世界的時間流速太快,有的小世界文明可能很快就湮滅在時間長河中,我們不能保證在上課的時候這個小世界仍然存在。”Bill教授耐心地解釋道。 “因此,我們建立了一個穩定的模擬小世界,雖然時間流速慢了點,被放緩到1比10,但仍然模擬了小世界可能出現的所有物理情況。而且,普通人可以承受的時間流速比例差不多也是1比10。你可以想象,如果時間流速是1比1000,現實世界的1天大約是小世界的3年。假如3年的記憶在一天之內湧入你們的腦海,大腦不能及時消化記憶,有可能會承受不住,導致記憶的缺失、順序紊亂甚至虛假臆想。當然,通過持續的腦力鍛煉,你們以後將會逐漸調整和適應這種後遺癥,並且慢慢適應更高的時間流速。” “在模擬小世界中,為了更好地輔助同學們的實踐課學習,我們為每一位同學都建造了一個對應的AI機器人,可以量子同步和反饋你的腦部思維。同時,我們在模擬小世界中精心設計了多樣的場景和環境,以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鍛煉你們的腦力和掌握的技能。”Bill教授在小世界裡對眾人說道。 ----------------- 小世界模擬實驗室,數百臺龐大的休眠倉依舊整齊的排列著,其中兩百臺泛著淡藍色的微光,內部的學生們正處於模擬小世界的量子同步狀態。 突然,靠門的一臺休眠倉的光芒轉換成淡淡的綠色,艙門打開,音樂幽幽響起,Bill教授從休眠倉坐起,戴上金絲眼鏡,站起走到監控區域。 “開始吧。”Bill教授對Elora助教毫無表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