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查詢(1 / 1)

A   奧爾施卡德氏族(Olschcard ):海王星域“辟域三家族”之一,專長於金融與工商領域,為海王星的經濟增長的貢獻相當卓越,但也具有一定的壟斷性質。   阿姆(Amum):海王星貴族間簽訂婚約後,由男方派出以陪侍女方婚約人,並教導其婚後具體事宜的已婚女性。   B   波塞冬計劃( Poseidon):海王星域為搶占柯伊伯帶資源而實施的計劃,其目的便是引發冥海戰爭,並最終成立海冥總協定,強製剝奪冥王星的矮行星附屬權。   C   創神星(Quaoar):音譯誇歐爾,冥王星域唯二保留的柯伊伯帶附屬矮行星之一,冥海戰爭之後被歸類為“三陲”,忠誠於第五期冥星元首林克維。   初陽(First Stars):太陽係內通用的去地心式恒星係統命名係列之一,但未得到絕大多其它住人恒星係的官方承認。“玄陽”一般為距太陽係較近且體量較小的主序星編號前綴。   初陽α星係(First-α):即南門二三星係統,或稱半人馬座α星係,昵稱“三體星係”。初陽α星係因距離太陽係最近,僅為4.2光年,是人類文明最早涉足的外恒星係。   初陽β星係(First-β):即魯坦726-8雙星係統,兩顆主序星均為閃光紅矮星。曾認為該星係極端的恒星活動致使文明難以在此生存,但初陽β星係的人類不僅在此擴張,還在本文明內首個宣布實施“戴森球計劃”,成為旨在改造並充分利用恒星的先驅。   穿梭星艦(Shuttle starship):一種機動性較強的星艦,廣泛配備於各種艦隊之中。   D   《獨立星域》(Star Independ):一款星際文明主題的電子競技類史詩級巨作,以遊戲時長分段計費,集人類文明特質於一身,融合多種文化元素,其虛擬文明總數甚至可超過發行時的總人口。因對玩家的知識層次要求相當高,《獨立星域》已成為選拔競技類或領導型人才的重要平臺。   獨立行星域(Independent ):太陽段紀元後正式形成的、具有國家意義的行政區域,去地心化主義的重要成果。太陽係中共有十個獨立行星域:八大行星域、小行星帶域以及冥王星域。   單穩躍遷(Singly steady ):由帕博雷爾·柳·慎主導研發,躍遷落點與預定狀態的限度小於5‰、動量誤差小於1%的一類非固定航道躍遷技術。   電弱星(Electroweak star):一種經重力崩潰,但由電弱燃燒產生的輻射壓力所支撐的特殊恒星,密度極高,介於中子星和黑洞之間。   戴森球計劃(Project Dyson Sphere):其他住人恒星係中,大多以紅矮星為主序星,而紅矮星對外產生的能量相當有限。為文明自身長遠發展考慮,相關星係開展此計劃以改造恒星,從而充分利用其能量。   大吳氏族(Great-Woo family):海王星域“辟域三家族”之一,專長於科研與應用領域。其在普羅秋斯(海衛八)的領地已成為海王星的學術中心,並負責管轄光矩製造基地。   F   泛地心主義(the Rampant Earth Centrism):各大獨立行星域的共同敵對概念,與太陽段紀元流行的“去地心化主義”相對立。原本指藍星母文明對外的一切霸權和壟斷行為,後逐漸發展成某種地理性歧視名詞。這種歧視尤其在外太陽係對內太陽係的外交中體現。   鳳池司(Secretariat):寒神星特有的權力機構名稱,級別為區級及以上。寒神星鳳池司在體製上下轄京兆區、馮翊區和扶風區三區鳳池司。   馮翊區(District Feng-Yi):寒神星三大輔區之一。   扶風區(District Fu-Feng):寒神星三大輔區之一。   G   光矩():海王星域研製的強相互作用材料動能武器,采用輻射狀的不完全強力結構,在冥海戰爭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基本可以說為海王星的勝利奠定基礎。   關係管道理論( pipeline theory):原本為藍星上一種為提高應試教育成績的調侃式比喻。在人類社會性能力的長期進化中,少數人天生對於人際關係極為敏感,相當於能察覺人際關係的“實體存在”,又稱“人際關係可視化”。基於這種現象,部分前沿社會學者發展出了全新的關係管道理論。   H   寒神星(Thenea):此處寒神星並非人類已發現的第77號小行星(Frigga),而是筆者所虛構的一顆位於柯伊伯帶的矮行星。寒神星是冥王星域的六顆附屬矮行星之一,主要產業為礦業,農業極度落後,冥海戰爭後被劃分於海王星域占領區。(ps:柯伊伯帶的矮行星數目不夠設定需求,隻好編一個啦~)   海王星(域)(Neptune):距離日心最遠的大行星獨立行星域,在太陽係中,綜合實力僅次於木星星域。海王星域實行君主立憲製,為高度化的男權社會,以蔚藍色偏心八芒星為其象征。海王星王庭從未掌握實權,實質先由“辟域三家族”權衡分治,後由新興的海王星軍事內閣逐漸取代。冥海戰爭後,海王星域的疆域急劇擴張。   海王星點(Neptunec):海王星域相關法律於第12太陽段起,指定的唯一通用貨幣。   海王星軍事內閣(the Military of Neptune):海王星新興貴族的集合體,也是海王星新興的高度集權中心。   海冥總協定(Nep-pluto ):冥海戰爭後,由海王星域主導的“柯伊伯帶聯合體”,實質上是以海王星為中心的傀儡體係。   寒神荒(the Famine of Thenea):海王星域的全麵封鎖以及寒神星自身內部的生產力不足,所共同導致的行星級饑荒,其造成的損失遠大於在此之前的任何一次動亂。   火星(星域)(Mars):太陽係中著名的文藝中心,絕大多著作以及文創作品的版權登記地。《獨立星域》的主體開發即由火星星域主持。   J   京兆尹(Mayor Jing-Zhao):寒神星三輔尹之首,由冥星總務司委任指派,掌管京兆區的一切事務,類似於遠古藍星上的節度使。   京兆區(District Jing-Zhao):寒神星三大輔區中最具戰略意義的一個分區,其包含寒神星礦區的主體部分,坐擁改星大部分工業產能。   金星(星域)(Venus):以其濃厚的金色大氣層著稱,太陽係的熱門景點之一。金星星域也是太陽係中固定人口最少的獨立行星域。由於金星地表居住條件極其惡劣,大多數居民定居在金星同步軌道上的太空城之中。   K   卡戎星(冥衛一)(Charon):冥王星的最大衛星,大小令人咋舌,以至於其引力影響使冥王星係統的質心位於冥王星之外,某種程度上可被視為冥王星的伴星。卡戎總要塞座落其上,為冥王星域的軍事重地,共有五支艦隊駐紮於此。   空間定序投影(Spatially ordered ):一種盛行於太陽段紀元的程序性電磁場技術,可發出三原光的微粒在人為設定的有序電磁場中高度規範運動,在宏觀視角下,組合成投影所需的立體圖像。   L   旅行者(Voyager I):原本為人類文明為探索星際而發射的原始型探測器,載有著名的黃金唱盤,象征著人類文明誠摯而友善的呼喚。太陽段紀元時期被偶然發現後,經歷兩次改造,轉變成無框架超級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一種與人類文明同源的機械生命,但與秉持“生存是第一要務”的人類不同,其本能為“記錄是第一要務”——這意味著傳說中“黑暗森林法則”的基礎假設“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並不完全正確。其著有記錄文學《循聲溯源》等。   藍星(隔離域)(the Restricted BLU):依《生態隔離條約》規定,地球隻能被稱作“藍星”,其他諸多相關概念與名稱均類同化改動。據《生態隔離條約》協約方稱,其目的是抵製“泛地心主義”的文化侵蝕。進入太陽段紀元後,藍星隔離域成為無人禁區,成為太陽係中最為神秘的角落。   M   木星(星域)(Jupiter):太陽係中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獨立行星域,擅長星際貿易和躍遷航行。這是太陽係中著名的中立地區,金融活動頻繁,盛產從木星大氣中提取的聚變燃料氚。   冥王星(域)(Pluto):TNO(海王星外天體)中最大的天體之一,屬矮行星,某種程度上與冥衛一卡戎共同構成雙星係統。太陽段紀元前約260太陽段伊始有人類居住,經歷約一個太陽紀的波折發展,冥王星在太陽段初爭取到獨立行星域的權利,盡管不完全,但象征著柯伊伯帶人類力量的崛起。   冥王星點():冥王星域相關法律於第8太陽段起,指定的唯一通用貨幣。   冥海戰爭(the Nep-Pluto War):由海王星域率先發起,以閃電戰為主,最終以冥王星的慘敗告終,其促使冥海總協定以及“三陲”局麵的產生。   冥星中心大學(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Pluto):冥王星域最高學府,綜合性大學,共設有16個學院以及89個學係,且為冥王星域中唯一的博士學位授權點。   民業司(Ministry of Civil):冥王星域管理民間事務的主要綜合性機構。   曼格蒂拉據點控製(the Control Tactics of Strongpoints by → CTSM):行星域獨立戰爭中,由海王星域將領曼格蒂拉所創的、依托緊急躍遷技術的分布式戰術,於機動性強、能有效規避過長戰線見長。   N   能量星艦(Energy-release starship):多艘能量星艦按某種特定的方式排列後,釋放的擴展式護罩便能融合,構築起大規模的能量防禦結界。   鳥神星(Makemake):原冥王星域六顆附屬矮行星之一,冥海戰爭後被劃分於天王星域占領區。   P   帕博雷爾氏族(Puporeal ):海王星域“辟域三家族”之一,專長於軍事與外交領域,曾是開辟星域的主力軍,但在海王星軍事內閣崛起之後逐漸衰落,僅剩往昔的名譽。   普羅秋斯(Proteus):即海衛八,海王星的最大內衛星,也是海王星域最為核心的戰略重地。   Q   歧視鏈( Chain):即“去地心化主義歧視鏈”,是指外層行星域向內層行星域逐層傳遞的外交歧視態度,去地心化主義極端化導致的現象之一。   去地心化主義(the Centrism):太陽段紀元中最為盛行的社會理念,其起源於對藍星母文明霸權與壟斷的抵抗,但此後走向極端化,實質上再度步入“泛地心主義”的模式之中,成為各獨立行星域的一番空頭口號。   翹曲點航道/線(Warping point channel):固定化躍遷技術的交通應用形式,通過超高密度質量點,人為定向連接空間兩端而建構的、可供星艦平穩躍遷的固定航線。   S   《生態隔離條約》( Treaty):行星域獨立戰爭後,針對藍星而頒行的條約,其對外宣布的目的是將藍星與外界隔離開來,防止泛地心主義的死灰復燃。在該條約的框架之下,人類設立了藍星隔離域。   三陲(Tri-border):冥海戰爭後所形成的柯伊伯帶新格局,其包含獨立性較強的三顆矮行星——鬩神星、創神星和寒神星(按初始綜合實力排序)。   時間凝結(Time Dead Lock):由帕博雷爾·柳·慎所領導的寒神星科學院團隊研發,是發展單穩躍遷技術的過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種高維技術,能從其他維度短暫地“鎖死”某物體或局部物體的時間。   水星(星域)(Mercury):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其向陽與背陽麵懸殊的溫差,導致除極地以外的行星表麵,均難以形成大規模的聚落,因此被戲稱為“極地穴居文明區”。同時也因為位於太陽係最內部,水星處於“去地心化主義歧視鏈”底端,受到的外交偏見相當嚴重。   T   體感艙( Capsule):專門為《獨立星域》設計的超仿真全感遊戲艙室,體積一般為半個普通家庭主臥,也可以用於其它多種媒體的沉浸式體驗。   通訊板( ):太陽段最為盛行的便攜式通訊工具,折疊狀態僅有指甲蓋大小,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擴展,一般最多能擴展至標準籃球框大小。   太陽段():2.5太陽段=1藍星年,在各獨立行星域中通用,但此等換算說法是被明令禁止的。因而從規定上與藍星時間單位不掛鉤,成為獨立意義的全新時間單位。   太陽時(Solhour):1太陽時=1藍星時,其它同上。   太陽紀(Solcentury):1太陽紀=300太陽段,其它同上。   太陽段紀元( Era):行星域獨立戰爭結束之際即為太陽段紀元伊始,去地心化主義的全盛時代。   體外孕育培養(In Vitro Technology→ IVIT):為無婚主義者以及同性戀群體特研的家庭延續技術。   土星(星域)(Saturn):亡神星附屬權的既得利益者。   天王星(域)(Uranus):鳥神星附屬權的既得利益者。   W   亡神星(Orcus):原冥王星域六顆附屬矮行星之一,冥海戰爭後被劃入土星星域占領區。   X   《循聲溯源》(Delve Into the Roots):專門研討太陽段紀元時人類文明發展的議論型記錄文學,由旅行者撰寫。文明更迭多代之後,其成為文學性史料中的吉光片羽。   星際服( suit):普及率最高的微縮生命循環服裝係統,因其輕巧而貼身,並可衍生出適應市場審美的多元個性化款式,無論是在官方還是民間,均受到一致好評。   行星域獨立戰爭(the ):以行星瘟疫為導火索,各大行星為脫離藍星掌控而發動的星際戰爭。因疫情已麵目瘡痍的人類文明,在其間再受重創,科技與文化嚴重倒退。與其稱該戰爭為去地心化主義與泛地心主義的終極搏鬥,不如將其視為太陽係人類沒落的開端。   鬩神星(Eris):音譯厄裡斯,冥王星域唯二保留的柯伊伯帶附屬矮行星之一,冥海戰爭之後被歸類為“三陲”,忠誠於第五期冥星元首林克維。其綜合實力是最為接近冥王星主星的一顆矮行星。   玄陽( Stars):太陽係內通用的去地心式恒星係統命名係列之一,但未得到絕大多其它住人恒星係的官方承認。“玄陽”一般為亮度較高的主序星編號前綴。高亮度意味著恒星對外釋放的能量不可勝數。   玄陽α星係(-α):即天狼星係,又稱大犬座α星,是一個主序星-白矮星雙星係統,常住人口較少。   玄陽β星係(-β):即河鼓二星係,或稱天鷹座α星係,昵稱“牛郎星”,距離太陽係16.7光年。截至第100太陽段,玄陽β星係是人類文明涉足最遠的成熟住人恒星係。   玄陽γ星係(-γ):即織女一星係,又稱天琴座α星係,昵稱“織女星”,距離太陽係25光年。此名稱為非官方稱呼。截至第100太陽段,是人類文明規劃中最遠的預住人恒星係。由於藍星遠古傳說“牛郎織女”的誤導,很多民眾認為玄陽β與玄陽γ星係是毗連關係,實則兩星係反向運動且距離甚遠。   行星瘟疫(the ):一場由宇宙射線引發的病原體相同但癥狀各異的全麵瘟疫,其規模空前絕後,因行星瘟疫的迅速傳播有失控人工智能的惡意參與,其直接引發行星域獨立戰爭和人工智能的全麵限用。   小行星帶(域)(Inner Asteroid Belt):最為特殊的一個獨立行星域,實行星際社會主義製度,聚居地呈多中心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其主權明確包含的天體共約12萬個。其域委首府位於灶神星(Vesta),經濟首府位於穀神星(Ceres),文教首府位於婚神星(Juno)。其中婚神星最為有名,是太陽係內情侶們的主要朝聖地。   Y   醫療艙(Medical capsule):行星瘟疫後逐漸發展起來的全自動醫療設備,能夠治愈大多數常規疾病,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類醫生。   引誘綠(Seductive emerald):一種富含多種同位素的復雜復合晶體,太陽係中儲量極為稀少,在前沿材料工程與電子領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光矩強力約束場的激發與旅行者內核的徹底升級改造,均使用了引誘綠。   右扶風(Mayer Fu-Feng):寒神星三輔尹之一,與京兆尹不同,由寒神星總督親自委任,掌管扶風區的主要事務。   Z   轉換點( Point):充當各大獨立行星域貨幣體係轉換的公共媒介物。據《獨立行星域協定》,轉換點具有貨幣體係數字基礎的作用,類同於藍星時代布雷頓森林體係中黃金的地位。太陽段紀元時,可開發的黃金儲量相當可觀,其單位價值遠不及藍星時代。   左馮翊(Mayor Feng-Yi):寒神星三輔尹之一,與京兆尹不同,由寒神星總督親自委任,掌管馮翊區的主要事務。   總務司(the State Council):管理冥王星域的最高權力機構。   (未更新完畢,詞條待續)